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母机、战略安全的底牌、民族复兴的血脉。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基础学科研究人才。2023年9月26日,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文史哲经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推动形成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培养新时代文科拔尖创新人才,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讲话。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浩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等主持会议。
武世兴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推进基础学科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文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是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做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落实中央要求、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来;要坚持目标导向,做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助力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明确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任务。要全力实施好文科领域“101计划”,加快构建文科基础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的放矢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科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探索文科基础学科协同育人模式;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变革,以数字化构建文科基础学科教育新形态。三是聚焦要素,积极推动新时代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变革新发展。要着眼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把握课程这个关键要素,建设一批基础学科领域核心课程;把握教材这个一剧之本,建设一批基础学科领域核心教材;把握教师这个关键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教师队伍;把握实践这个最大短板,建设一批基础学科领域优秀实践项目;以基础要素的强化或重构牵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做好“掰手腕”关键少数人才的培养。
王浩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教育部有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要求,全方位强化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全链条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全周期加强研究实践,持续加大文史哲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力度。未来,将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大力推动省属高校实施地方高校“101计划”,力争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构建形成了以“六堂一院”为引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拓展选拔视野、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支撑保障,努力选拔培养更多“顶天立地”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来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的代表,围绕核心课程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等关键要素建设,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及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主题,交流和分享拔尖基地建设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哲学+”跨学科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厚重基础、瞄准前沿、注重个性、强化研究”的培养理念,深化哲学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本研一体化培养改革,不断提高哲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以“哲学+”教育理念,创新哲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哲学内部的专业边界,打通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边界,以“哲学+”的思路推动哲学与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2015年创办PPE本科专业,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自信的领导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引领哲学课程思政建设。在讲好全校思政课的基础上,依托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加强哲学课程思政建设,开设研究生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推进哲学课程思政“三覆盖”,使哲学课程思政“必修课所在必有”“选修课应有尽有”。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打造本研一体化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在本硕博三个培养层次分阶段、分程度、分重点、分领域衔接课程设置,建设特色选修课程,形成厚重、贯通、多样的哲学学生培养路径,优化哲学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完善全程导师、协同育人机制,配备新生导师、科研导师、学业导师“三重导师”,形成“院系—书院—班级—社团—导师—朋辈”六位一体的多层次贯通培养机制。
以教学形式的创新,提升哲学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传统课程转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创新打造本科生“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系列课程”,博士生“哲学的星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前沿系列课程”。实施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拓展师资队伍学缘结构,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打造高质量哲学教学团队。开设国际小学期哲学课程,建设系列全英文哲学课程,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与联合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清华大学推进四个特色建设
培养全方位哲学人才
清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托“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开办哲学学堂班,强调“厚基础、广交叉、国际化、探前沿、尊个性”,深入推进四个特色建设,构筑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特区。
开设特色研讨班,培养学生学术思维。诚邀国内外相关顶级研究专家或者以“问题”为中心开设专题研讨班,呈现中西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脉络,切入国内和国际学界的前沿问题;或者以“文献”为中心开设经典文献研讨班,带领学生逐句精读中西哲学的代表性经典文献,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技能。
制定特色培养方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计划不仅包含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涵盖文理交叉领域的课程。通过文理交叉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关联,提出全新的问题,促进跨学科的创新。
推行特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展名师讲坛、学堂论辩、水木哲学论坛、交叉学科论坛、学堂·师说系列、学堂·悦读·沙龙系列、国际化交流等多样化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
建立特色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学术公共化能力。结合时代发展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建立了哲学戏剧社,制作哲学广播剧,试图以跨学科美誉教育为基础,引领学生以更贴近当下时代、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此外,哲学学堂班还积极利用现代数字媒介,如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分享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观点,与广大公众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术传播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构建中国语言文学基地
“1主+3辅”立体培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更新育人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优化课程教材体系,着力构建中国语言文学基地“1主+3辅”的立体培养模式。
创新育人理念,打造立体培养模式。构建中国语言文学基地“1主+3辅”的立体培养模式,即以“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创新实践+协同科研”为主线;辅以全方位导师制度,鼓励课题申请,导师伴随辅导,提升学生科研素养;辅以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鼓励合作创新,倡导反思质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辅以国际联合培养、短期学习考察,开拓跨学科视野,融合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开展前沿跟踪和交叉融合研究的能力。
完善课程设置,巩固专业理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实践课程;邀请外聘导师开设“小学期”课程,加大研究性教学比例;建立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机制,鼓励学生跨院校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自主修读国外名校在线课程;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引导学生关注前沿学术问题。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学习模式。
实行四位一体导师制,强化学生全面培养。实施“首席导师、新生导师、学业导师和人文导师”四位一体导师制。聘请学术大师担任首席导师;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新生导师;遴选专任教师、聘请国内外学者,组建学业导师团队;选聘人文导师,进行读书指导与座谈交流,提高学生人文情怀和艺术修养。四类导师发挥各自优势,立体全程陪伴,提升学生“做人”与“做事”的素养。
创新实践项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建设集国内外高校、政府、科研单位等多机构于一体的拔尖学生培养实践平台,创建兼具“科研培训·创新培养”功能的科研实验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科教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双向交流。加强拔尖学生国际游学、境外交流项目建设,拓展专业实习基地,提供多领域专业实习场景。
完善科研训练系统,联合基地协同培养。打造人文学科专业联盟,汇聚国内外高校人文学科专业资源,举办科研学术年会与论坛;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科交叉平台、科研平台开设学术讲座,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现校院多单位协同培养,提高拔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山东大学强基础、重实训
着力培养中文拔尖人才
山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冷门绝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华典籍整理出版,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托学校特殊的文化地缘优势,强基础、重实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骨干课程和原典课程建设“强基础”。加大骨干课的课程建设和投入力度,建设六门核心骨干课,帮助学生筑牢学科基础。出台《关于原典课程开课办法草案》,建设32门原典课程,聘请校内外32名深耕原典古籍的教授讲授,并将其在专业选修课的占比从12%提升至40%,加固学生文化根底、培养文化原创力。原典课程突破了学生依赖“二手资料”的恶性循环,对于现有大学教育中被条分缕析的专业分割成相互分离乃至相互隔绝的“学科知识”而言,是极为必要的纠偏和补充。
注重学术实训与实践“促创新”。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平台育人、项目育人,加强学术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永乐大典综合整理重大研究项目”、文艺学美学教育部基地、山东大学语言科学实验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在古典文献、文艺美学、网络文学、语言科学等方向加强定向人才的培育。学生持续为中华书局审校书稿,先后完成庞朴《儒家学案》八卷、饶宗颐《古史辨》第八卷、饶宗颐《港大授课笔记》等整理工作。集体完成《林安梧访谈录》三十万字,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4名同学曾赴重庆校勘传世孤本明代永乐刻本《毛诗注疏》四十册。出台《山东大学文学院学生科研项目暂行办法》,鼓励学生形成研究小组,实现拔尖学生科研立项的全覆盖。实行论文报告会制度,大二和大三学年每年举行一次学术论文报告会,全体学生参加。坚持专家指导,学术引领,学生上报论文选题后,学院根据选题聘请指导教师。出台《文学院学年论文报告会打分办法》,以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或对相关疑难问题的研究是否有所推进为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部分本科生学年论文发表于《文艺争鸣》《国学季刊》《四川图书馆学报》等期刊。
中山大学坚持通专结合、拔尖引领
构筑历史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科学统筹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格局,专注教育,涵养学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扎实史学专业基础、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优秀研究潜质的卓越历史学人才。
加强基础,重视交叉,明确拔尖培养目标。强化基础支撑,以“拓围、增量、提质、创新”为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目标,优化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交叉融合,凝练自身学科特色,保持学科传统优势,同时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推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和理论创新。坚持卓越引领,有效整合传统书院制与现代大学制度,注重大师引领,形成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成长链。
选优培优,导学奖学,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优化人才选拔模式,建立科学化、多阶段动态进出机制,科学分流,奖优黜劣。加强和优化人才培养、深造取向和学术科研训练,设置科研选题立项,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建设。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优化全程导师制,建立系统化学生发展和学业指导体系,创设良好育人氛围。
继承传统,守正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术传承,不断完善“通专结合”的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书院制育人模式,将学科、专业与书院分斋相结合。构建史学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强调“文献—田野”互动解读的培养,构建全国多元坐标的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开创历史学人才培养“外外模式”,培养学生选修第二外语,奠定拓展学术文献阅读、国外访学交流和学术发表的外语基础。
文明互鉴,探索超越,面向国家战略关键。面向国家战略关键,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原则,积极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着重培养推动文明体深层次对话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中山大学博雅模式”基础上,重塑以中西古典文明及现代转型为内容、结合科学素养和前沿引导、文理渗透的培养方案,探索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基础拔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中大方案。
吉林大学传承创新
理实融通培养新时代考古人才
吉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搭建综合教学平台、创新基地教学模式、探索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形成考古学实践教学模式传承创新的“吉大方案”。
搭建综合教学平台,引领田野考古发展。创建全新“吉大考古山西夏县基地”,着力解决了“飞速发展的教学需求与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条件艰苦、创新不足的现状严重脱节”的问题。选择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的山西夏县建成了我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创新性强、整合度高的教学基地。
创新基地教学模式,深化理论实践融通。全面形成“考古基地教学新模式”,着力解决了“迅猛提升的技术规范与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紧密衔接的要求契合不足”的问题。采用传统考古发掘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形式,将GPS、GIS、遥感等前沿科技应用到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效果。率先引入虚拟仿真平台,与考古发掘实践操作相结合,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大力推行“素质考试”,推行过程式考核方法,创新考古实践考核办法,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探索协同发展机制,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全面强化“考古+多学科的新方法”,着力解决了“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与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合的矛盾日益凸显”的问题。全面开展学科交叉探索,研发面向考古发掘的智能运输系统,联合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与考古科研单位展开合作。面向校内考古学专业学生和兄弟院校学生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全媒体教学实践,加强成果传播,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发掘出土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等重要考古发现,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同时,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举办“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培养了来自中国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数十名学员。
北京大学坚持自主理论创新
加快推进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构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秉承“道正、术高、业精、实求、事达”的理念,推动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
坚持自主理论创新,构建经济学学科体系。新结构经济学学生培养以自主知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现有经济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引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视角,将二维现代经济学拓展成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有不同结构的三维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构建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国家需求的一流经济学学科体系。
成立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培养经济学本科拔尖人才。成立新结构经济学本科实验班,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切入点,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新结构经济学系列课程体系,打造“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特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学术思想、结构视角和研究方法。增设“新结构智库实践”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牵头教育部经济学“101计划”,着力实现拔尖人才培养强突破。经济学“101计划”提出“道正、术高、业精、实求、事达”的课程设计理念,并借助虚拟教研室平台等新型组织方式,共享优质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资源,联合优秀出版社协作推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系列教材。
组成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共同推进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国内外近30家著名高校成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于2019年组成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另有约30家机构正在积极筹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蔚然成风。联盟单位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相继推出新结构经济学本科实验班。
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2022年,新结构经济学虚拟教研室正式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目前,新结构产业经济学虚拟教研室等六个新结构经济学子领域的专业虚拟教研室正式从教育部获批成立,将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化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复旦大学“五优并举”
全面塑造经济学拔尖人才成长空间
复旦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完善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体系,以“本科荣誉项目”为着力点,以优势学科、优秀师资、优质生源、优质培养、优质国际资源等五方面优势资源为基础,五优并举,全面塑造经济学拔尖人才成长空间。
立足百年学科优势。复旦大学经济学科有百年的辉煌历史,学科专业优势明显,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经济学为A+学科;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现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1名,其中正教授51名;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各专业培养项目及经济学(数量方向)、UIPE(全英文国际项目)等多个特色培养项目,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3000人。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4个教研室,根据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组建了当代中国经济等教学团队,对标国家一流教材、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水平课程要求和高层次人才要求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组建结构合理的拔尖学生导师组,以学业指导和科研实践为主要内容,引领拔尖学生成长。
选拔优质顶尖生源。优化学生选录办法,以经济学(数理方向)和UIPE(全英文国际项目)两个特色培养项目为基础,结合项目特色分别制定拔尖学生选拔方案,综合选拔优秀学生,同时吸纳其他学院学生转专业进入拔尖计划。此外,允许顶尖学生自主申请,增补进入拔尖计划。
构建优质培养机制。设立“本科荣誉项目”,贯彻拔尖学生培养的高开放度和学术训练高挑战度的要求,经济学(数理方向)项目设立9门荣誉课程,UIPE项目设立7门荣誉课程(全英文课程),并为学生设立科研实践项目。构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学生多元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指标和毕业生“拔尖学生”评选指标,对学生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本博贯通绿色通道。拔尖学生在获得直博或卓博资格后,可在大四选择本博课程,所选课程既可作为本科专业选修课程,又可作为研究生阶段课程。
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以海外学者授课和各类学术讲座为平台,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授课讲学,助力拔尖学生接触学术专业前沿,拔尖学生选修“海外学者专题”课程,最高可获8个学分。基地支持拔尖学生国际交流,推荐拔尖学生到海外名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访学交流,并提供条件支持。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 杨晴雯陈诗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