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哲》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原创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中国文明起源与变迁中华民族一体化过程中若干重要认识问题晁福林 / 5身体与国政:黄老学说影响下的战国秦汉政治曲柄睿 / 16社会科学视野下

原创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中国文明起源与变迁

中华民族一体化过程中若干重要认识问题

晁福林 / 5

身体与国政:黄老学说影响下的战国秦汉政治

曲柄睿 / 16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德本论:华夏道德仁义礼体系的一个经济学视角梳理

杨春雷 / 31

儒家自由主义与自由儒学

——论儒西文明对话的两种思想形态

郭 萍 / 49

文史新考

汉始皇帝考

——天子君权与天师教权之源

姜 生 / 57

唐代的“交河”与“西州”

刘子凡 / 96

元明之际平江文坛的构成与文学生态

左东岭 / 104

中国哲学研究

化解“推爱困境”

——原始儒家“信友论”阐发

林雄洲 / 119

道德是可以推扩的吗?

——孟子“推恩”思想的阐释与启示

王开元 / 129

海外中国学研究

论语》诠释与本土契合性:儒学在近世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

张士杰 / 136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汉学复兴”热潮

西山尚志 / 152

哲文史药类_文史哲经_哲文史药类从事工作怎么样

中华民族一体化过程中若干重要认识问题

摘 要:春秋时期的“王道”与“王化”理念表现了周人的文化自信。“王道”即周人所强调的圣王之道。“王化”即以王道来教化和治理天下。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即《逸周书》所言“王化虽弛,天命方永,四夷八蛮,攸尊王政”。作为爵称的“子”与《春秋》的褒贬无关,而是“王化”普及的结果,称蛮夷诸国君主为“子”爵,乃是春秋大一统观念的一个表现。董仲舒所言“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强调的是诸国“王化”先后的问题,与“夷夏大防”说无涉,用董仲舒的话来说,就是“王化”要“自近者始”。

关键词:春秋;夷夏;王道;王化;中华民族形成

作 者: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教授

身体与国政:黄老学说影响下的战国秦汉政治

摘 要:战国时期,黄老学说将养生与治国并重,强调治国始于治身。齐威王、齐宣王和齐湣王均喜隐喻,且重视形貌之美与此不无关联。明显体现黄老色彩的《吕氏春秋》,为秦国统一天下设计的政治蓝图,同样将养生与治国相关联。《吕氏春秋》提倡虚君政治,初步弥合了养生与治国之间的缝隙。秦始皇误读《吕氏春秋》之意,他的求仙活动背离了养生的初衷,反而将黄老学说庸俗化。汉初刘邦集团信奉黄老,特别是陆贾《新语》在君主养生和国家大治之间补充了民众仰慕的环节,最终完成养生与治国相关联的论证。黄老是战国秦汉政治摆动所围绕的轴线,也影响了后代的政治文化。

关键词:养生;治国;黄老;《吕氏春秋》;《新语》;政治文化

作 者:曲柄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德本论:华夏道德仁义礼体系的一个经济学视角梳理

摘 要:道德仁义礼是理解华夏思想传统的纲目,核心是德。德本义之“内得于己”者可以是物事之得,儒、道与经济及其他现代科学在实用、生存理性路径上可一体贯通。德本体系是一个内在一致、以社会结果为导向的、关于个人修身及社会治理的完整思想体系;民本是其治理原则的必然引申;而个人德行的底线要求是先公后私。广义之德内涵丰富,礼、义是预制模块式或境遇性更强些的局部行为优化解,粗略逼近社会组织问题之理想德解。仁,可以视为德之涉及社会人际互动的投影,系孔子凝练出来用作礼义之纲领原则者,其应用也是结果导向。道、中庸则是修德方法论。在生产力和社会网络爆炸式发展的当下,回归德本有助于融通古今中外,与世推移,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关键词:道德仁义礼;中庸;民本;效率;社会效益;实用理性

作 者:杨春雷,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儒家自由主义与自由儒学

——论儒西文明对话的两种思想形态

摘 要:全球文明对话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基于“多元共存、和谐共生、未来共享”的对话愿景,儒家形成了两种不乏共识,但理路有别的思想形态:一是以“兼取融通”为思想进路的儒家自由主义,即通过调和传统儒学与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思想学说,其实质是解答传统儒学与自由主义如何并存的问题;一是以“溯源重建”为思想进路的自由儒学,即尝试通过追溯现代自由的大本大源,创发一种现代性的儒学理论来解释现代自由问题,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型,以期在此基础上与既有的自由主义理论展开平等对话。这两种思想形态相互补充,为儒西对话的现实展开提供了多种可能。但是在共同回应现代社会问题的意义上,儒西对话还没有真正展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学尚未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在此局面下,自由儒学是一个亟待推进的理论方向。

关键词:文明对话;儒家自由主义;自由儒学;现代转型

作 者:郭萍,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汉始皇帝考——天子君权与天师教权之源

摘 要:“汉始皇帝”是基于汉家和高祖之神化渐次演变形成的汉代思想史概念,然至今不为人知。西汉完成了汉高祖“配上帝”的神化,形成了皇帝谒高庙受命乃合法化为真天子的国家祠庙官礼传统。在此基础上,“赤精子之谶”产生于民间并长期作用于两汉。以不同概念出现的汉高祖在天之神,在汉魏重大政治变迁中被奉为君权更替天命转移之合法性的终极认定者;王莽依之而从“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获其代汉之据;继之东汉出现以汉高祖为“汉始皇帝”取代“秦始皇帝”的新“始皇帝”概念,并被赋予超越赤刘汉室利益的“万世帝祖”内涵,超越了秦始皇预设的“始皇帝”思想结构。其概念形态虽于两汉历经演变,而轨迹清晰,内涵终无大别。从西汉《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到东汉《太平经》,作为道教教团之最重要宗教政治与信仰基础,以“汉始皇帝”在天之“王神气”为法统依据的“天师”神权辩护话语建构完成。太平道首张角、五斗米道首张修皆依《太平经》而自号“天师”,以“天师”之道布化天下。雅安高颐阙、芦山樊敏阙、绵阳杨府君阙等汉阙画像保存了张修天师道(五斗米道)教团在益州刺史部(益州牧)区域的传播接受史迹,及“从汉始皇帝王神气受道”为教权依据的图像化宗教叙事;其呈现“汉师张良”与“汉始皇帝”比肩同列天宫,至为神圣。借此可望揭示“汉始皇帝”概念演化形成史、太平道及天师道东西两大教团史及汉民族早期形成史的千年“隐史”图景。

关键词:汉高祖;王莽代汉;“汉始皇帝”;汉代天师道;五斗米道文物;《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太平经》

作 者:姜生,四川大学文化科技中心教授

唐代的“交河”与“西州”

摘 要:唐代的“交河”与“西州”既是真实存在的州县名,又是具有特殊地域含义的文学意象。唐贞观年间设立的西州都督府与交河县,是位于唐朝疆域最西端的州县,都是非常确定的地名,但在唐人的诗文与碑铭中,“交河”与“西州”作为描述西部边疆的语汇实际上是具有超越固定地名的更为宽泛的含义。“交河”更多的是代指西北边塞,而虚化了具体地理指向,这大致是沿袭了南朝以来的文学传统。“西州”则是代表着西土,随着汉代以来疆域的变迁,“西州”所指地域也发生着变化,唐代的“西州”除了传统的河西意象外,甚至可以指代安西、北庭或更远的西域。这一组语汇的虚实交映,折射出唐人边疆观念的多样性。

关键词:交河;西州;西域;边塞;文学意象

作 者:刘子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元明之际平江文坛的构成与文学生态

摘 要:元明之际的平江文坛由退隐官员、张吴新贵与避难文人等三个群体所构成。以周伯奇、苏大年为代表的退隐官员具有较高的诗文书画素养,虽对元末乱局心存忧虑而感叹悲伤,但受到平江山水审美与诗酒雅集求乐风气的影响,逐渐成为文坛的重要角色。以谢节与马玉麟为代表的张吴新贵则以追求事功与向往闲逸的双重取向,迅速融入平江文坛;以北郭文人群体为代表的避难文人则以隐居自适的生活,相濡以沫的友情,诗酒雅集的好尚,超然脱俗的境界,成为平江文坛的核心;饶介以其曾入翰林的文名、浙省参政的地位、诗歌书法的造诣,成为联结三个文人群体的强力纽带,从而营造起平江文坛既有凝聚力又能展现其各自个性的独特地域生态。

关键词:退隐官员;张吴新贵;避难文人;文坛纽带;独特生态

作 者:左东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

化解“推爱困境”

——原始儒家“信友论”阐发

摘 要:依循“亲亲仁民爱物”序列之“推爱”乃是儒家学说的根本特质,却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存有障碍,使得“亲亲”难以直接推向“仁民”“爱物”。实际上,在原始儒家那里,“亲亲”与“仁民”之间还有一个潜在的连接环节,即“信友”。“信友”的连接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借助“朋友”的古今两义——血缘之同与道术之同,基于血缘的排他性之爱得以被延伸;第二,借助“朋友”的跨地域性——非乡党之人,基于血缘的地缘关系得以被突破;第三,借助“朋友”的对待原则——基于特定关系之劝善,亲疏对待的迥然差异得以被理顺;第四,借助“朋友”的信义属性——应然性之道德考量,道德关怀的感性限制得以被超越。这四个方面分别体现了“信友”的过渡性、开放性、利他性与理知性,至少在学理上保证了推爱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通过与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比较,“信友”的上述四点性质可以进一步得到显明的呈现。

关键词:推爱;信友;原始儒家;道德形态;友爱

作 者:林雄洲,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道德是可以推扩的吗?

——孟子“推恩”思想的阐释与启示

摘 要:推恩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维度,也是其仁政思想的组成部分,而孟子推恩思想在今天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课题,不仅是源于其当下意义,更主要是由其自身理论的重要性引起的。推恩涉及道德是否可以推扩这一问题,关于此问题的三种阐释路径各有自身的特色与限度。推理说揭示出孟子的论辩逻辑,但缺少对推本身的关注;推移说关注内心情感的对象转化与内外转变,但难以在转化中找到合理路径;推扩说的形上之思虽有其圆融性,但也不免有叠床架屋之嫌而与孟子本意相违背。道德的推扩问题不在于为道德行为寻求何种动机,而在于推的工夫本身所创生的意义。推恩于他人或对公德的遵从,并不主要从主体动机中寻求意义,而是从行为本身所开显的世界中获得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推恩;孟子;性善论;仁政思想

作 者:王开元,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论语》诠释与本土契合性:

儒学在近世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

摘 要:近世日本儒学者借由《论语》诠释,探寻本土契合性因素与在地化阐释路向,致思于儒学可普遍化价值的发现、阐发与化用。其主要向度有三:其一,在朱子学的辐射中,展开《论语》的多元再阐释,汲取儒学思想智慧;其二,在反思朱熹《论语集注》与回归元典的张力中,聚焦于人本伦理意蕴,推进《论语》的在地化即日本化学理阐释;其三,通过有意误读或变异性阐释,推演和阐发孔子之道在日本传播与接受的必然性,寻求政治儒学与本土文化语境之间的逻辑接榫点。其内在逻辑是,在日本学术文化框架之内,重新探究《论语》在地化诠释路向,以发掘并阐发其主旨要义的可普遍化价值,将儒学内在化于本土学术范畴。就中日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文明互鉴而言,其实质意义在于确证儒学的超时空普遍性价值,亦可资于探寻儒学之于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

关键词:日本儒学;《论语集注》;人本伦理;政治儒学;文化接受优胜观

作 者:张士杰,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汉学复兴”热潮

摘 要: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开始出现“汉学复兴”热潮,它并不仅是由政治家、学者、宗教人士、教育家等自上而下创造的,也是学生和大众等自下而上掀起的。也就是说,“汉学”符合时代需求。当时的日本人认为,提升其热潮的主要原因有:日俄战争获胜后取得的自信;对曾经过于轻视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反动;对于西方文化急剧流入的警惕与批判等。但与此同时,也有对其热潮的批判与反对意见,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此后,特别是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为对抗西方文明,并强化凝聚力,集中国家权力而加强国民道德教育,日本政府也开始承认汉学、儒学教育的重要性。

上一篇: 高校文史哲课走红网络
下一篇: 印度的语言文化,文字发展历史:梵文是如何演变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