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焕礼,男,1971年11月生,山东沂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宋史、学术思想史。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1.9—1995.7,山东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
1995.7—2000.11,莱阳农学院社会科学系,助教。
1997.9—2003.6,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博士。
2003.7—2012.9,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讲师(2003.9)、副教授(2005.9)、硕士生导师(2007.6)。
2008.8—2009.8,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0.5—2015.12,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后。
2012.9—2019.5,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教授(2014.9)、博士生导师(2017.6)。
2019.5—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宋辽西夏金史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9)。
主持科研项目:
1.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道教与唐宋思想文化的转型”,2003—2006。
2.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经学的转型: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新春秋学’”,2007.7-2010.3。
3.山东大学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宋学术思想转型研究”,2009-2012。
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庙堂和江湖之间:晚唐五代宋初的儒士与道流——社会史视野中两者的生存状态及相互关系”,2010.11—2013.12。
5.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一般项目:“南宋《春秋》学研究”。
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庙堂和江湖之间:晚唐五代宋初的儒士与道流”。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1批面上资助项目(二等):“《左传》礼制研究”。
8.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春秋》学史”,2015-2020。
9.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后期资助项目:“唐宋学术思想转型论稿”(2015年9月获批)。
著作:
1.《尊经重义: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新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古籍整理:
点校《却扫编》、《石林燕语》、《续墨客挥犀》,收入车吉心、王育济主编《中华野史》(宋朝卷),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
学术论文:
1.《晚唐五代小说中的“仙境”:文士与道士构建之比较》,《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2.《学与纪事本末体之源起》,《文史哲》2017年第4期。
3.《孙复生平事迹考辨》,《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6期。
4.《啖助、赵匡和陆淳学著作考辨》,《西部学刊》2015年第4期。
5.《论刘敞在北宋的学术地位》,《史学月刊》2013年第8期。
6.《易类书前提要优长处举证》,《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4期。
7.《纪事本末体创始说辨正》,《文史哲》2012年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2期“史学精粹”栏目摘要、河南大学《历史与社会》2012年第2期摘编。
8.《唐宋思想文化转型:国内不同学科范式下的研究与认知》,《云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论李荣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关联》,《船山学刊》2011年第4期。
10.《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论与道家道教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1.《汉宋学的异同——基于朱彝尊所载条目及相关典籍文本的研究》,《人文杂志》2011年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特点与思想:论程颐的学》,《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12月。
13.《伪说“古学”说驳证——基于疏议诏奏所引义出处的考定》,《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4期。
14.《刘敞的〈春秋〉学》,《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五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5.《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论与道教科技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6.《崔子方的〈春秋〉学》,《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7.《论苏辙〈春秋〉学的特点》,《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18.《论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文史哲》2005年第5期。
19.《孙觉〈春秋经解〉四库本讹误考析》,《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20.《士建中生平及思想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21.《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权的变动》,《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22.《石介儒学思想析论》,《东岳论丛》2003年第3期。
23.《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及其理学精神》,收入《国学举要·史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排名第二。
其他文章:
1.《思想与思想史——土田健次郎评介》,《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十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第175-181页。
2.《是非与话题:冯友兰两卷本》(导论、整理),《中国历史评论》(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8月。
3.《经学的转型: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新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第325-328页。
4.《历史世界中的儒家与儒学——田浩(Hoyt C.Tillman)教授访谈录》,《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排名第二;又收入《国际汉学》第二十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月,第16-24页。
5.《人文精神与当代史学》,《长风》(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内刊)总第7期(1998年5月)。
获奖:
1.学位论文《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初的“新学”》获2004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专著《尊经重义: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新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获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3年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论文《纪事本末体创始说辨正》(《文史哲》2012年第2期)获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