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范围宽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有前途的人,读书有两个特点:喜欢跨学科读书、喜欢读学科内的经典好书。”这是一位拥有40多年图书借阅经验的管理员,总结出来的读书感悟。
读书,是选自己喜欢的类型,还是跨学科多专业阅读?如果只在一个领域研读,知识的宽度、理论的视野都会有局限,建议大家按照个人喜欢类图书7成、其他学科图书3成的比例搭配。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不妨尝试先从哲学类开始。
今天,为读者朋友们推荐好书《中国哲学简史》#头条品书团# ,豆瓣最高评分9.6分,人文学科类必读书目,哲学殿堂入门书籍。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简史》
说到中国哲学,冯友兰是绕不开的人物,他被称为中国哲学泰斗、中国哲学第一人。冯友兰曾自拟“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一联,总结自己得意之作。三史是《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三套中国哲学史著作。六书是“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珍藏版
《中国哲学简史》系冯友兰于 20世纪 40 年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授课时的英文讲义翻译而成。能把中国哲学如此深奥复杂的学科,以英语口语讲授给美国学生,并以英文著作而成,此人聪慧程度可想而知。
此书亮点在于,不以其他哲学史时间轴为标准大纲,而以哲学宗派为归纳,创新性地讲述中国哲学的演变进程,脉络清晰、叙事流畅,读者能够十分明了的看懂古代先贤们的思维碰撞。对各家的观点主张,既能够单独深究某一学派,也能够整体把握思想变化。
“总分总”结构讲史,故事与哲理的有机统一
在叙事讲授方式上,冯友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总:前三章可以看作是概论,对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诸子百家”分类等,做了概括简析。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本质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中国哲学的使命是让人具备“内圣外王”的品格,“内圣”是心灵的修养,或者理解为心灵的强大;“外王”并不是成为君王,而是社会活动像君王一样,具备与心灵一致的行为。此外,还有农业商业、出世入世、海洋陆地对中国哲学产生的影响。读罢有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有利于读者理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发展历程。
分:中间分叙部分,第4章一直到第26章,也是本书核心组成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儒家、道家、新儒家、新道家、阴阳家、法家等的哲学观点主张。
儒家孔子的观点为“正名、仁、义、知命”等;孟子宣扬“人性善”、“浩然之气”;墨子则反对儒家孔子观点,认为实行兼爱才能创造理想世界。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讨论挑战就已有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并不是完全彻底的抵制反对,他也经常提到“仁、义”,与儒家观点大同小异。后期的其他哲学宗派,也是如此,在新旧交替、挑战对峙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出新立异、大放光彩。
从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哲学的演绎道路仍归属为“儒家”和“道家”两派之间,后期出现的“新儒家”、“新道家”,主张多样又各成体系,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先贤们理性思想的极限挑战。
在社会功用来看,哲学史的发展进程,就是政治思想的主张交替。因为各种观点的产生,均与“诸子”的生活现状、历史语境、社会制度有关联影响。比如汉初刘邦的“约法三章”政策,实际是道家的思想“黄老之术”,做事越少越好。想把前朝的陋习全部除掉,得到民心。这仿佛又与“出世入世”的主张暗合,也真奇妙。
在普世价值来看,冯友兰还是支持儒家的观点,他晚年曾以“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来总结人生,其中的“新命”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扬光大出来,投身于实际工作和事业。又能以儒家“中庸”的姿态明哲保身,不偏不倚,不卑不亢。
总:结语部分。最后的两章,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心智。提出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与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层比一层高,对个人的修养道德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维导图
普通人为什么读哲学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是机械地增加知识、提高控制自然的能力 ,而是向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统—的过程。#新生#
作家周国平说:“如果你希望自己或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那么,哲学恰恰最有用。”
哲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个宗派的观点主张,最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的方法、解读社会世事的观点。这些需要日积月累的思维敏感判断,也亟需“内心”与“世界”的磨合对话。对于普通人来讲,以思考的姿态,处理日常生活事务,解决人生烦恼,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读哲学,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更是超越世俗的情怀。智慧之人,定能将“思想”与“实践”结合,在修行进步之中,达成自己的哲学主张。
结语
相比而言,@华章同人《中国哲学简史》是初学者易读书籍,比《中国哲学史》简单得多。能够阐明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和学派主张,显示其基本面貌。此外,趣味性、故事性兼有,使读者宏观把握思想辩证的过程。
我是头条品书官@自华堂文史,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读一本书开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