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

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

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引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字珠玑、情真意切,是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也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鼓舞。

有信心有能力回答好重大理论课题

“期待已久的回信终于到来了!”这几天,《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一样,语气中按捺不住激动与喜悦。

在王学典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立意高远。“总书记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的研究力量必须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集中,向研究中国道路集中,向研究中国经验集中,向研究中华文明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提出了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曙光表示,这关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关乎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关乎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权衡研究员同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看到了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要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世界解释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就十分深刻地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目标和功能价值。”

“我们相信,新时代中国史学有能力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杨艳秋信心满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中国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中国崛起和中国道路业已展现出的世界意义,给新时代的中国史学研究带来新的宏阔视野,激发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学术创造的活力,奠定了中国史学立足当代、走向世界的理论与现实根基。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

以学术创新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5年来,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在学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生动实践证明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

围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一要求,刘致福亮出了山东的做法——狠抓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社科人才培养、培育优质社科期刊群等“四个重点”,为坚定“四个自信”贡献智慧力量。

“引领学术创新,首先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这样形容,“这包括书本上的、地下出土的、地上遗存的,还有口耳相传的,要读明白、看清楚。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来深入阐释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结合现实,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变成当前与今后发展进步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凝练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力军。北京市社科联常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将目光更多投向这里:“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新时代需要思想的创新,需要以坚实的学术为基础的原创性思想出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认为,文明创造力的内核就在于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这个时代之所以特别需要思想的原创,是因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在全球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用高品质学术期刊推动优秀学术人才建设

高品质学术期刊是优秀学术人才的孵化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新中国率先创办的大学学术期刊《文史哲》给予充分肯定,也为我国学术期刊如何办成高品质学术期刊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表示,希望学术界、期刊界以及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把期刊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努力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办刊人员的实际待遇,携手共进,早日建成更多世界一流期刊。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一扇重要窗口。”韩宪洲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载体和阵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不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通过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彭玉平表示,自己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工作人员一样,感到重任在肩。“我们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组织讨论,从学术的角度系统整理中国文化,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支持造就优秀学术人才的使命,尤其要注重培养青年学术人才,努力发现和扶植小人物,为小人物成长为大人物创造机会,不单纯以资历职称论高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陈峰格外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学术期刊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工作者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优秀学术人才的孵化器,进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赋能助力。”

“学术期刊必须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具体说,就是理解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就是坚守初心,守正创新,引领创新;就是坚持高品质、高品位,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繁荣学术研究。”面对殷殷重托,王学典以三个“就是”表明了决心。(本报综合各地5月11日电 记者刘梦、赵秋丽、冯帆、张景华、董城、曹继军、颜维琦、曹建文、户华为、杜羽 本报见习记者王潇)

上一篇: 耿安辉 简历
下一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