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继续推进艺考改革丨廖祥忠校长赴北大问道文史哲教育名家

继续推进艺考改革丨廖祥忠校长赴北大问道文史哲教育名家

继续推进艺考改革丨廖祥忠校长赴北大问道文史哲教育名家艺考改革我们共期待~

教育文史哲_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文史哲培训

还记得吗?

作为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考改革

首次将文史哲作为文化课考试选考科目

允许考生在语数英与文史哲两类科目中

自主选择一类科目参加考试

尽管是首次

依然有将近一半的考生欣然选考文史哲

今天,学校在这里重磅宣布

2020年中传艺考文化课考试

将由2019年的语数英、文史哲两类科目

调整为只有文史哲一个类别

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

艺考文化课考试只考文史哲科目

广大考生们一定要记住呦!

当前,学校正在延请文史哲名师名家

领衔编写出版一流的文史哲通识教材

以阳明书院为依托、以融媒体为手段

引导大学生用人文素养修身

厚实传统文化底蕴

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面落实文史哲通识教育

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

共识:文史哲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文史哲通识教育如何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新文科建设如何落地落实?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何夯实提高?

6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副组长廖祥忠教授带队赴北京大学,专程拜访了我国文史哲教育方面的著名学者李中华、温儒敏、张帆等教授,畅谈对新文科建设的设想,交流对文史哲通识教育的心得与思考。

教育文史哲_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文史哲培训

廖祥忠校长(左三)和李中华(右二)、温儒敏(右一)、张帆(左二)等教授座谈

廖校长详细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先行先试,在全国启动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的情况。2019年报考传媒大学的艺考生约10万人次,近一半学生在文化课考试中选择了文史哲科目,在全国引起积极的反响,得到了广大考生的普遍认可和支持。以此为契机,中国传媒大学正在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文史哲艺考这个牛鼻子,切实提高广大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养。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将对文史哲艺术考试全面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只考文史哲。因此要在推广力度和范围上下功夫,在通识教材建设上下功夫。要集中全国文史哲的名师名家,打造中国一流的文史哲通识教材,为全国艺术类考生指明学习的导向和路径。

专家学者们对艺考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为一些文艺作品非常肤浅,缺少深刻的内涵。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创作、生产文艺作品的人缺少足够的文史哲素养。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开放的世界观,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很难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把脉:通识教育首要在“通”,关键在教材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中华先生强调,文史哲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熏陶和传承。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自己放进去,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正如《论语》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通识教材的文史哲内容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概论上。现在讲国学,核心是要解决我们内在的思想、修为和精神,这是文史哲通识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教育文史哲_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文史哲培训

廖祥忠校长和李中华教授

温儒敏教授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他强调了文史哲通识教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传媒大学从艺考生的文化素养入手,以文史哲通识教材为切入点,是看到了现实问题,抓到了关键环节。通识教材要在“通”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要打破专业的局限和条条框框,把通识教育和经典原著学习结合起来,使文史哲成为不同学科都能融会贯通的基础知识教育。优秀的文艺人才、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了解世界,与世界接轨和同步。他建议,文史哲不仅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要有世界文化的精华。

教育文史哲_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文史哲培训

廖祥忠校长和温儒敏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育部九五规划教材《中国古代简史》著者张帆教授认为,通识教材要有大历史观。要在结构和体例上有创新和突破。以时间和朝代为经线,通过概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有机组成部分,使历史能够全景、重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文史哲培训_教育文史哲

廖祥忠校长和张帆教授

点赞:中国传媒大学带了个好头

中国传媒大学正在创建阳明书院。廖祥忠校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将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启动“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建设工程;改进招考方式,推动一流生源遴选;出台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完善一流教材建设机制。廖校长把中国传媒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归纳为三大步:一是五湖四海,聘请名师名家,打造一流的文史哲通识教材;二是组建通识教育中心,以阳明书院为依托,以融媒体为手段,用人文素养修身,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三是以落地、落实新文科建设为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本科教育的文史哲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模块。

教授们对此给予高度的认同和支持。温儒敏教授表示,廖校长能够直接抓文史哲教材,考虑具体的事情,很难、也很难得,他积极支持。他认为考试是个指挥棒,这么多艺考生,如果传媒大学能带个头,带好这个头,寻找一种可行的模式,把基础教育、文化考试和思想教育、文化素养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他表示一定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领学生通读、精读传统文化和世界经典原著。要先开设课程,让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走向经典阅读的提高过程。张帆教授建议有条件的时候要逐步精读中国传统文化原著,要提高艺考生文史哲学习的自觉性,从中有意识地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李中华教授建议以此为契机,首先打造和完善一套优质的文史哲教材,建立一个真正的文史哲知识体系模型;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高质量的文史哲教材是提高艺考生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廖祥忠校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坚持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的文艺和传媒人才。艺考生是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水平,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会影响我们的未来。艺考的导向有问题,教材、参考书不好,会误大事、出大问题。要站在新文科建设的高度,为提升艺考生的文化素养而努力,真正为国家民族做点事儿。

文史哲包括教育类吗_教育文史哲_文史哲培训

廖祥忠校长和李中华、温儒敏、张帆等教授

廖祥忠校长热情邀请在座的名师名家出山,为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站台助阵,为传媒人传道授业解惑。教授们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当前

中国传媒大学正在全力推进

由李中华、温儒敏、张帆、葛晓音等教授领衔主编的

艺考通识教材、教辅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为艺考生以及大学生打造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史哲通识教材

你是不是很期待!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上一篇: “宴席上的中国史”
下一篇: 深刻理解“树立大历史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