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字挺岫,号听涛,浙江浦江人,兼作家、记者、学者、教授于一身。抗战时期,他持笔从戎,担任战地记者,抗战胜利后与舒宗侨合著《中国抗战画史》,力求公正、真实,留下珍贵的抗日史料。上海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5号正是这部作品的诞生地。
图说:溧阳路1335弄5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 晶 摄
从讲台奔赴战场
1900年6月26日,曹聚仁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蒋畈村(今属浙江省兰溪市)。童年,他在父亲曹梦岐创办的育才学堂度过,曾逐篇逐句地阅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打下了良好的史学根底。
1916年,曹聚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师承单不庵,学问大有长进。由于父亲开办的是公益性学校,家境并不宽裕。为赚取零花钱,曹聚仁通过单不庵的介绍接触了新闻事业,每月靠写稿收入四到五元。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们自发建立起学生自治会,要求变革学校制度,曹聚仁正是其中一员。1921年毕业后,他先后任教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暨南大学等校。教书之余,他活跃于新闻出版界,在1931年创办《涛声》周刊,对时局作“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讽刺。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突袭上海闸北,发动了著名的一二八事变。暨南大学所在的真如地区为战区,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曹聚仁被迫迁往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园坊107号居住。战乱并没有浇灭他的革命热情,他一边在复旦、大夏等大学执教,一边坚持挥笔呐喊,与徐懋庸创办《芒种》半月刊,并为《申报·自由谈》《立报》等刊物撰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曹聚仁决心离开讲台,奔赴炮火连天的前线。他曾目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残酷,也曾率先向海内外发出台儿庄之战的捷报。同年10月3日,当29架日本战斗机轰炸闸北时,敌方发言人向各国散布中国军队即将溃退的假消息。面对这一情报,曹聚仁并没有选用激烈的言辞加以驳斥,而是通过描写师部士兵们真实生活的新闻稿让谣言不攻自破。
旧居位于溧阳路
图说:溧阳路1335弄5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 晶 摄
溧阳路是上海虹口区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始建于1889年,南起黄浦江畔虹口港,北达四川北路,中段被四平路隔开。在溧阳路街头漫步,两侧是古色古香的里弄洋房宁静雅致,与热闹繁华的四川北路商圈判若两界。
曹聚仁旧居位于溧阳路北端的长春小区,近长山路和四川北路。今从小区大门直入左拐,便可看到1335弄5号,曹聚仁曾居住在底楼。这幢房子坐北朝南,为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与4号赵家璧旧居毗邻,为双拼联体别墅。二层砖木结构,三角式屋檐,外墙原为黑色,在窗檐处添红色修饰。一楼采用几何形拱门,上端为梯形,饰有花纹浮雕,工艺精致。二楼的露台设在一楼住房的房顶,有田字窗,白砖墙面和木质窗框相映,带有浓浓的怀旧风情。
抗战中期,曹聚仁萌生了为抗战作史的念头,为此多年搜集材料,立志要还原战争的真实面貌。1946年夏,曹聚仁结束战地记者的工作回到上海,在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5号底楼的寓所埋头赶写《中国抗战画史》。据说,他每日能写五六千字,坚持奋斗六个月后,这部巨作终告完成。1947年5月,40万字、1200张照片的《中国抗战画史》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同年6月再版,更是成为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物证。曹聚仁用稿费加盖了一间书房,那间书房成为儿子曹景行童年时最爱的去处,他总躲在书房角落看书。曹聚仁在溧阳路居住了3年,直至1950年8月离沪前往香港。2017年6月9日,曹聚仁旧居被公布为虹口区文物保护点。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实习生 范久清
周边漫步
中共四大纪念馆
地址:四川北路1468号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后毁于淞沪会战。
中共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文件。1987年,中共四大遗址被公布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2011年择址四川北路1468号筹建中共四大纪念馆,2012年9月7日正式开馆。
沈尹默故居
地址:海伦路504号
1946年,沈尹默自重庆来沪,定居于此,直至1971年病逝。上海解放第三天,陈毅市长即来此访问沈尹默,他也是市长访问的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沈尹默在此筹组上海中国画院,倡议成立市书法篆刻研究会,被聘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任1959年、1963年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
故居为沿街庭院式洋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底层入口处凹入,三层后退,有阁楼,红瓦木门窗。故居底楼是陈列室,橱里陈列着沈尹默生前用过的眼镜、笔筒等遗物和书法集、诗词集、书法理论著作等。二楼是书房和卧室。1988年7月15日,沈尹默故居被公布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4日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3老场坊
地址:沙泾路10、29号
1933老场坊是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的作品,体现了古典英式建筑特质和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元素的完美结合,是历史保护建筑中的瑰宝。1933老场坊的前身是远东第一屠宰场,主体建筑呈“内圆外方”的格局,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依据功能要求设计,流线复杂,室内主空间采用无梁楼板结构。蜿蜒的沙泾港与虹口港两条河流交汇于这幢建于1933年的建筑脚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