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顶级学府,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中传发布了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从招生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1、中传今年招生计划1011人,较2022增加116人。扩招来源两个新增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主持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2、报名时间:2022年11月25日中午12:00-12月12日中午12:00;报名地址:
3、考试时间:初试2022年12月30日19:00-21:00、复试2023年1月8日-13日、三试2023年2月中下旬;
4、成绩查询时间:初试2023年1月4日-6日、2022年1月下旬查询复试结果并办理三试手续、三试于2022年4月上旬查询。
5、“绿色通道”作品提交时间:2022年11月28日中午12:00-12月12日中午12:00
6、作品评定结果公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12月30日
7、考试形式:分为初试、复试、三试,初试复试为线上考试、三试为线下;
8、报考考生在考试时间不冲突以及专业(含招考方向)间未做兼报限制说明的可选择兼报,但最多只能兼报 3 个专业(含招考方向,兼报的高职专业计算在总报考专业数量内);
9、综合分排名录取专业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主持方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传的初试。
中传初试,也就是文史哲考试是报考中传的艺考生必须要过的第一关。 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共四本书,因此也称“文史哲”考试。 中传初试每年的报考人数大概在5万人以上,但是通过率却只有不到50%,因为中传文史哲所考内容都是高中所学知识的拓展。
现在距离中传初试考试时间12月30日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同学又开始着急忙慌。关于中传的文史哲,小编今天帮你划划重点,助你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从中传招生简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初试的考试方式为线上考试。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文史哲考试内容文学、历史、哲学三科分值为:
满分100分。文学50分、历史30分、哲学20分。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文史哲考察范围、重点:
在招生简章中,中传给出了文史哲各科目考察内容及参考书目,但就近两年中传考试真题来看,各科目考察重点分别如下:
01.文学
近两年中传文史哲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为主,同时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文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1)作品细节考察
在考查内容上,古代文学部分近两年来逐渐加大了对于作品细节的考查。例如,连续两年考到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细节。现当代文学在2021年才进入初试考查范围内,以知识点记忆掌握为主。
2)抽象知识点考察
其次,考题也越来越多地以抽象知识点的形式出现,即不再过多地考查具体的某一位诗人或某一篇作品,而是注重综合性抽象知识点。
建议重点复习:
(1)连续两年考查明清小说的细节,无疑释放了一种信号,因此要对四大名著加强学习,如《儒林外史》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等也应多加了解。
(2)在2021及2022年的现当代文学真题中,连续两年出现的考点有鲁迅、莫言、影视文学、《边城》、《雷雨》、《平凡的世界》。不仅要了解鲁迅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他的重点篇目也要有一定了解和阅读量。
此外,茅盾、巴金、曹禺、张爱玲需要掌握他们的主要风格和主要作品,熟悉主要人物及情节。
02.历史
历史所考查的内容仅次于文学。考查的内容与高中所学历史不同的地方在于,中传教材又额外加入了对外交流的部分。仅凭高中所学的历史不足以完全应对。
近几年,中传的历史考查变得更加细化、加深。不仅考查考系统运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也考查考生的试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1)近代史所占比重上升:
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考点越来越细。2019年和2020年的真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史部分,范围相对狭窄;而从2021年开始,近代史所占比重上升,会考一些比较细节地方。
2)重点重复出现:
不会回避热点,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像宋代经济发展、明清君主集权强化等知识点是科目中的重点,这些考点会在真题中反复出现,反复考到。
3)题干出现长、难句:
题干不再是简单句子,题干变长、变多,并且出现图表、图文等,更注重考查考生对题干的阅读理解,以及与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03.哲学
高中政治课本中涉及的哲学部分实际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中传的哲学科目则是由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和近代哲学两部分内容组成。
虽然在文史哲三科中,哲学的分值是占比最少的,但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内容不少考生在之前都没有接触,因此这部分想要得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后,小编送上中传2022年的文史哲初试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祝大家考试一切顺利!
艺考生,祝你高分通过考试!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