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中国旅行社”在上海创办《旅行杂志》,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本旅游类刊物。《旅行杂志》由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策划和创办,“中国旅行社”经理朱成章负总责,聘请《申报》赵君豪主编务,画家张振宇负责美术。《旅行杂志》从1927年创刊至1954年7月停刊,共出版28卷316期,2600多万字。
据统计,《旅行杂志》中关于贵州的文章有122篇,其中1937年以前有11篇,1937年至1945年有91篇,1946年至1949年有20篇,1950年至1954年没有;作者约有79位,有政府官员、科学家、农学家、记者,也有普通民众,身份差异较大。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西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旅行杂志》更是空前地关注西南地区,广泛刊载描述西南历史与现状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根据亲身经历所写,有的是受政府委派到黔进行民族调查、考察少数民族民俗民风的,有的则是途经贵州的所见所闻,对贵州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矿产物产、民族风俗、风景名胜、市政建设、农业改良、工商业状况等方面都有较多的记录,客观宣传与主观内容相结合,共同构成民国时期的贵州印象。
《旅行杂志》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记载较多,观点各有不同。公职人员曹鉴庭在《旅行杂志》上发表《黔行纪略》一文中描述苗族同胞“性质强悍异常”“性喜战斗”等,而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副主任、民族学家、教育家陈国钧在《贵州的短裙黑苗》和《贵州安顺苗夷丧祭习俗》中也偏重于记载苗族的“无知”。
▲1933年《旅行杂志》第七卷第九期中的苗妇形象
而记者伯时在《旅行杂志》第4卷第8期发表《滇黔苗语》一文中指出,姬家宋家蔡家三苗,以他们的婚丧风俗礼节来观察,翁媳不语,居丧三日内不进粱肉,婚姻有纳采亲迎的规矩。新娘清晨必须巾栉(盥洗)、拜见姑嫜(丈夫的父母),似乎还有些华夏的古风;白苗的妇女体格强壮,很有些西洋女子的态度等。张季勤经过苗区,了解到“苗人不吃大烟,亦不种烟”,勤劳耐苦,得出“苗族实为贵州最优秀之人民”的不同结论。
《旅行杂志》对苗族婚俗有不同的描述。民族学家孙诞先在《旅行杂志》第17卷第2期《西南民族的婚姻习俗》中记录了贵州苗族的婚姻习俗不同于粤桂两省的瑶民,“他们必由父母之命,媒妁之合,惟其中约有四分之一则由双方情投意合,再经正式手续而完婚者”。
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但也有作者在文章中记录不同于以上者。民族学家陈志良在《旅行杂志》第17卷第11期《奇俗志——西南采风录之一》中记载了贵州苗族结婚的年龄一般都比较早,“苗民妇女因新婚后不常与丈夫同房,而且有跳月等自由恋爱的机会……男女离婚很自由,无所谓法律手续”。我们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是从采风的角度来记载奇风异俗的。
《旅行杂志》对于贵州交通多有记载。除介绍黔桂铁路、乌江水道外,对西南公路的记载尤为详细。记者陈家修在《渝汉纪行》中指出,在抗战期间担负起国家交通运输的最大任务,“西南公路对于输送部队,抢运器材、物资、疏散人们,发挥了最大效能”。
记者丹治在《从高原到盆地》一文中对西南公路也有记载,称其为“西南的大动脉”,西南公路筑渝段地处山区,峰峦叠嶂,在这种地区开辟公路工程是相当艰巨的,全路盘旋迤回,翻山越岭,危险万状。还有西南公路最为险要的一段“七十二弯”,因上山下岭一共七十二个急弯而得名。
▲1938年《旅行杂志》第十二卷第六期中的贵州西南盘山公路
《旅行杂志》对贵州矿产资源的描述。记者顾梦五在《旅行杂志》第14卷第11期《西征剪影》中说:“穿过黔省的西南公路上,很显著的煤层是随处可以见到的,据说贵州民众每家有一个煤窑,以供薪炭之需,用不着邻县或邻区的接济。你想除了贵州,世界上找得到第二个燃料丰富到这么境地的去处吗?”
红叶山人在《旅行杂志》第17卷第12期《贵州煤山》中如此描述贵州煤矿资源的丰富:“黔山到处露煤矿,无限资源尽蕴藏。”“贵州除煤矿资源丰富外,其他如梵净山及清水江流域的金,水城、威宁、平越的铁,盘县、大定、丹寨的铜,省溪、丹寨、务川的汞,独山、榕江、三都的锑,修文、贵筑的铝等,不仅蕴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
《旅行杂志》对贵州旅游资源的描述。曹鉴庭在《黔行纪略》一文中,对以上风景佳地都有描述。作者指出,黔灵山虽不大,但非常秀丽,在山顶可以看到全贵阳市。
▲1938年第12卷第9期的《旅行杂志》封面
黔灵山在贵阳西北角,出威清门北折约三里便到山麓,麓有小涧,绕山西流,潺潺若环佩鸣,山路盘曲而上,遍山种树,或由岩隙间出,浓荫蔽天,山上建有黔灵寺,屋宇甚多,古木参天,山鸟引吭而歌,境地清幽。下山沿坡而行,至麒麟洞,洞口有乳石,垂下如麒麟,故以此为名。
栖霞岭和东门的文昌阁相对峙,山前悬崖削壁,攀登甚难;扶风山与栖霞岭并列。山形上削而下阔,岩石盘旋如螺,所以又称为螺丝山;相宝山是横蔽会垣的屏障,故名称为照壁山。
经济学家朱家桢在《簇新的贵阳》中详细地描述了秀丽的花溪十二景,不禁发出“花溪是云贵高原上的西子湖”的感叹。
最著名的还数黄果树瀑布。“中国旅行社贵阳招待所”主任刘述康在《贵州镇宁三大名胜记》中描写黄果树瀑布从上倾倒下注,声惊于天,击水成雾,可及对岸,瀑布“怒落狂涌,直泻潭底”。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画家陈树人在游览黄果树瀑布后,曾赋诗赞美:“尼加拉瀑甲全球,廿五年前记旧游。不分又观黄果树,寰中双美大龙湫。分明有幸证三生,天外飞流不世情。赏览休嫌几片刻,廿年尘土已消清。”意思是:加拿大的尼加拉瀑布号称全世界第一,记得二十五年前我曾经游览过,想不到今天又看到黄果树瀑布,她可以和尼加拉瀑布媲美,是世界最壮美的两大瀑布。
真幸运来此参悟前世今生,看着这像从天外飞来的水流,令人有超脱尘世之感。千万不要嫌弃在此游览的片刻时光,身上二十多年来沾染的凡尘俗气已一扫而光。
同时,1938年第12卷第9期的《旅行杂志》还以黄果树瀑布为封面,向世人推介。
其他诸如镇宁的火牛洞、修文的阳明洞、毕节的灵峰寺、铜仁梵净山以及安顺红岩古刻等风景名胜,《旅行杂志》都有所描述。
1942年8月30日,“中国旅行社贵阳分社”与贵州省公路局联合举办阳明洞及三潮水游览团,公职人员姜尚义在《旅行杂志》第16卷第12期《阳明洞三潮水记游》中描述阳明洞旁古木参天,松柏苍伟。“中国旅行社贵阳分社”经理叶苹生负责此次游览相关事宜,并撰文《朝圣别记》,详细介绍了修文三潮水。
南洋公学交通大学毕业的柴骋陆在《旅行杂志》第19卷第2期上发表《旅黔杂缀》,作者在文中对红岩古刻的来源、古刻的字体等进行了考证,认为红岩古刻是“苗民古书”。
《旅行杂志》对贵州科教文卫事业的描述。总的印象是比较落后的。如,公职人员江凌在《旅行杂志》第19卷第6期《西南两千五百里(下篇)》中指出:“虽然我们并没有和科学文明离开太远,但是一踏入广大的农村,便可以发现到处都是贫穷、饥饿、羸弱、无知!”经济学家朱家桢在《踏进苗夷的寨子》中指出,贵筑私塾“其教授的方式和内容,和清代的私塾完全一样”。
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都是贵州非常落后。“中国旅行社”负责人顾胜钟《我怎样来贵阳》一文中认为,贵州之所以落后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造成的,在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些作者在评价贵州时往往以发达地区为参照物,没有考虑到贵州发展的基础情况。
事实上,民国以来,贵州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还是非常显著的。公职人员曹鉴庭在《黔行纪略》中写道:“据教育界统计,留学英美德日法学生年有增加,全省普及教育渐著成效”,结果,“人民的知识,全境的文化,确有一日千里的进步。”记者航僧在《毕节小记》中记述毕节教育情形:“此地中学生,都是男女同学的,这在京沪等地,不易看到,但闻同学中因此发奋用心者,亦不乏其人呢!”
《旅行杂志》对贵州图书馆事业及报刊事业进行了描述。朱家桢在《簇新的贵阳》一文中以“西南的文化摇篮”为题,记载了贵阳医学院、贵州大学和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并指出贵阳医学院的图书设备较贵大、贵阳师院为充实,大约有中西文书籍杂志6000余册,一般学科上的参考书,都已俱全。
曹鉴庭在《黔行纪略》中描述贵州报刊事业的发展时写道:“输入的典籍和各省的报纸,日见增加。”《旅行杂志》的主要撰稿人潘泰封在《沪渝长征记》中也指出,贵州“在内地城市中,已是称消息灵通者”。贵州的省立科学馆、艺术馆、陈列馆、图书馆、贵阳市立体育馆等环境都很清静。
从以上记述来看,这一时期贵州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并不都是如顾胜钟在《我怎样来贵阳》中说的贵州“知识技术落后”。我们在考查这一时期贵州的科教文卫事业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忽视贵州本身的发展基础。
虽然不同的作者对于贵州科教文卫事业的记载不尽相同,但有的作者亲历贵州后,认识到贵州居民贫困、知识闭塞、居处不洁等现象正在逐渐改善,陈志良在《西南旅行记》中目睹贵州的可喜变化,不由发出贵州“正在新生之中”的感叹。
《旅行杂志》自创刊以来,由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真可谓老少皆宜,因此拥有的读者群非常广泛。杂志中有关贵州方方面面的记载,成为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生活的生动缩影。《旅行杂志》涉黔文章对贵州见闻直抒胸臆的“实话实说”,为读者尤其是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后人了解研究这一时期的贵州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同时,发表在《旅行杂志》中的涉黔文章有的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作者在贵州只是作短暂的停留,或者是路过贵州而奔赴不同的目的地,这些作者大多来自东部发达地区,难免从自身条件出发来看贵州,对贵州的记述也就难免带有主观感情,从而客观记载与主观臆想共同组成了这一时期的贵州印象。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2年第4期」
「黄江华,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史学博士」
微编:一丹/刘丽
统筹:姚胜祥 审核:罗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