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以大夏大学(1924年)与光华大学(1925年)为主要基础,在大夏大学原址上正式成立,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现存历史建筑有群贤堂、思群堂、三馆(即物理馆、地理馆和生物馆)、办公楼,其中,思群堂及办公楼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今天是华东师范大学成立70周年的日子!下面,就请跟随住建君的脚步,一起来阅读藏在这所大学里的历史建筑,了解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
一、群贤堂
(建议在wifi情况下观看)
群贤堂是华东师范大学最古老的一栋建筑,是1930年由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斥资建造。
30年代群贤堂
大夏大学是1924年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师生,在同盟会元老王伯群等捐资下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办学初期,大夏大学在胶州路租地自建了一栋方形三层大楼作为临时校舍。到了1929年,由于学校影响日巨,全国学生慕名投报,注册人数足足超过1200余人,校舍、教室和宿舍等均不敷应用。时任校长王伯群募集巨资,于1929年3月在中山路梵王渡一带购地200余亩建设新校园。
按照规划,大夏大学新校园一期工程包括1座三层西式大讲堂、3座学生宿舍。其中大讲堂由苏生洋行工程师、美国人费力伯和董大酉设计,辛丰记营造公司承担施工。1930年1月5日,大夏新校址开工典礼,全体师生出席,场面盛前空旷。3月大讲堂正式奠基,基石内置铜箱一只,内贮有王伯群题“树人之基”四字和校秘书长王毓祥作《第一座建筑奠基记》等纪念物。5月,大讲堂正式定名为“群贤堂”,寓意大夏“师生合作”群策群力办学的理念和荟集群贤的期望,群贤堂于8月落成。在上海,群贤堂是私立大学中少有的宏伟建筑。作为大夏大学最中心建筑,群贤堂占地12715平方尺,系三层钢骨水泥混合框架结构,面阔21米,宽6米,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入口门廊通高两层,以并列四根爱奥尼亚式立柱支承。群贤堂内有大小教室及办公室32间,厕所6间。
整个群贤堂可同时容纳2500名学生在内上课,内教室最大的一间可容纳学生190人。最初,大夏大学图书馆、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附设于群贤堂内,后逐渐迁出,群贤堂遂主要供学校校部与文、法、商、教育各学院使用。
群贤堂底楼大厅
群贤堂前为四块呈“田”字布局的草坪,在四块草坪中央筑有一座方台,竖立大夏大学校旗,在方台四周砌大理石四块,上刻“师生合作”、“自强不息”的校训、校旗跋和捐赠者题名。现在华东师大群贤堂前的四块小草坪已变为一整块大草坪。师生同学在草坪上席地而坐,谈论道德文章的风气80余年始终未变。
抗战期间,大夏大学因临近战区,校园内科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群策斋、群英斋等大批建筑遭日寇炸毁,群贤堂未能幸免,屋顶东北角被日寇投炸三个大洞,堂前四根爱奥尼亚式立柱外侧两根被毁,只有内侧两根勉强支撑整体建筑。1937年9月,大夏大学整体西迁,在庐山、贵阳、赤水等地辗转办学。上海的校舍被日军侵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被充当关押欧美侨民的集中营,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仍尚关押570多名英荷侨民。1945年下半年,大夏大学收回校舍,继续在此办学。
“群贤堂”一度改称“文史楼”。建校初期,群贤堂同时作为教育、中文、历史、政教、外语等系的教学场所,临时图书馆也设在文史楼内。随着华东师大校园建设日新月异,外语、教育等系陆续迁出,群贤堂主要供中文、历史、政教等学科使用。群贤堂高壮直挺,美轮美奂,给一代代师大学子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成为丽娃文化的重要象征。
50年代文史楼
20世纪90年代,华东师大决定“修旧如旧”,对文史楼进行保护性的修缮与恢复。2001年,华东师大在大厅中摆放了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学家孟宪承的胸像。2004年,群贤堂被列为普陀区首批不可移动文物。2010年恢复旧名,根据档案资料,学校在原位置复原了由王伯群校长题写的“群贤堂”匾额。
文史楼全景
如今,当你走进群贤堂,随便地坐在任何一间教室,你都会深深地被师大文脉传承赓续的漫长历史,以及那段人皆称颂的光辉岁月所感染,所陶醉,所迷恋。
群贤堂(文史楼)全景
二、思群堂
思群堂建于1946年12月20日,是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为纪念学校创始人兼校长王伯群而命名。
1946年思群堂
如今的思群堂
思群堂落成后,著名书法家、大夏大学校友马公愚为思群堂手书了《思群堂记》碑。碑曰:“大夏师生于聚首庆叙之余,感悼先生不已,乃建一堂,颜曰思群,庶登斯堂者,瞻其轮奂恢祟,如见先生之风范焉。”《思群堂记》碑历经六十余载风云变幻,已被损坏,不知所终。直至2012年上海图书馆古籍部在整理修补馆藏碑帖时,才发现了《思群堂记》碑的拓片。2013年 6月1日,学校举行《思群堂记》碑重镌落成仪式。《思群堂记》碑才得以再次出现在思群堂里。
思群堂和碑文拓片
思群堂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重要会议以及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有“沪上高校礼堂之最”的美称,也是校内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见证了华东师范大学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目前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并与东西办公楼作为大夏大学旧址整体的一部分被列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三、三馆
“三馆”,即物理馆、地理馆和生物馆,为华东师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4年12月落成,总面积11865平方米。由华东建筑工程局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孙自健建筑师主持设计,华东第一建筑公司承建。
1950年“三馆”全景
三馆老照片
“三馆”老照片
“三馆”位于中北校区中轴线的西端,平面呈“H”型,为三层(对称中心四层)混合结构,两座翼楼拱卫着主楼,气势恢弘,采用歇山顶青平瓦,显得端庄稳重。整幢建筑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受到当时苏联建筑风格的影响,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1959年,物理系迁往新建的物理楼,但师生仍惯称为“三馆”。1977—1979年,政教系曾迁入此馆上课。因此,“三馆”不仅是华东师大物理、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华东师大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祥之地,见证了物理学家陈涵奎,地理学家胡焕庸、李春芬、陈吉余,生物学家张作人、郑勉,哲学家冯契,经济学家陈彪如等诸多名师的大师风范和莘莘学子的追梦步伐。2013年8月,“三馆”完成了新一轮的修缮,上海纽约大学在此办学,“三馆”成为他们的第一个课堂。
“三馆”高处远视角
“三馆”特写
四、办公楼
中北校区办公楼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办公楼的东、西、北楼始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亦即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成立初期。1934年,东、西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分别作为大夏附中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建筑群成品字型,采用红砖清水墙、灰色机平瓦坡屋面,而门窗多以钢制为主。材料质量好、建筑装饰较少、施工工艺精湛,整个建筑群呈现出较为简化的西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与学校建立初期建筑作为教室使用的功能以及实用、节俭的建筑宗旨是密切相关的。1946年,大夏大学由赤水回迁上海,东楼成为化学馆,而西楼为土木馆,为理工学院使用。
1934年建成的办公楼
办公楼东楼老生物馆
办公楼历史照片
中楼则由于抗战期间被炸毁,重建于物资匮乏、厉行节约的50年代,于1951年建成。简洁的外观与东西楼相像,但用材较为普通,做法也较为简单。外窗采用杉木制作,与东西楼的钢制不同,具有较为鲜明的现代特征。
办公楼建筑群(鸟瞰图)
东、西楼和思群堂一起于2011年被列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中楼和北楼(丽娃舍)一起是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
因中北校区办公楼建筑构件普遍出现了老化现象:红砖清水墙面出现潮湿、水渍、微生物滋生病害,严重处出现砖体返碱及酥碱风化;屋面渗漏较为普遍。为了维持文物建筑的原状、突显文物建筑的价值、保证文物建筑的合理使用、提升文物建筑的整体景观效果,华东师范大学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作为根本宗旨,按照确保文物建筑本体的安全性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尊重传统、保护建筑文化多样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传承与延续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原则,于2016年4月13日对办公楼文物建筑实施修缮工程。
此次修缮以文物建筑外观原貌修缮为重点,主要包括外墙面的修缮、屋面的修缮以及外门窗的原状更换。在修缮外墙面时,严格按照外墙的原有砌法形式对风化进行修补,同时对后期修补的砖缝进行人工割除,按照原有砖缝的形式进行重新勾缝;修缮屋面的过程中,施工队除了对屋面瓦件按照原有形式进行铺设之外,还对屋面檐沟、通风孔进行原状修缮,甚至根据老照片落水管的形式,对东、西楼落水管也进行了复原;而室内以统一建筑建成的时代风格为主,木质墙板、线脚和灯具等细节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的时代特征。
经过260天的修缮,办公楼于2016年12月29日通过了普陀区质监站竣工验收,并于2017年1月17日通过了普陀区文化局组织的文物保护验收。参与文物保护验收的专家也对本次修缮工程在“尊重历史、保护风貌、尊重传统、修旧如旧”中所作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修葺一新的办公楼外景
修缮后的办公楼特写
这片建筑在校园中几经风雨,彰显出校园的历史文化与底蕴,也让无数学子怀揣梦想而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