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梅(1895—1992),祖籍安徽歙县,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史掌故作家,早在辛亥革命之初,即以文章闻名于世,他一生笔耕不辍,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其著述广涉博采,蔚为大观,尤擅长人物传记、名人轶事、文史掌故,在南社研究、旧派文学研究、近现代报刊研究等领域均卓有建树,出版有《梅瓣》《人物品藻录》《南社丛谈》《艺林散叶》等数十种专著,在海上享有“补白大王”美誉。他阅历丰富,交友广泛,酷爱集藏。建国后,在晋元中学任教,任副校长。生前加入农工民主党。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起,每年从事写作、编撰50万字左右。
从1913年起,他就给报刊写文章,一直到98岁去世。临终的那天上午,老人刚完成了《画家潘天寿》的几千字长文,去世时还收到两本刊物,上面有他撰写的文章,不过他已看不到所发表的文章了。郑老80多年笔耕不辍,可以说是我国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家。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郑老历来被视作中期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但他与早期的李涵秋、徐枕亚,中期的周瘦鹃、张恨水和后期的秦瘦鸥等位有所不同,不是以小说见长,而是以散文小品取胜。假如我们要举出鸳鸯蝴蝶派散文创作的代表人物,恐怕就非郑老莫属了,尽管周瘦鹃、张恨水等人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
先生以擅写补白文章闻名于海内外,一时有“无白无郑补”之称。郑逸梅的散文多以文言出之,中后期则是文白相济,并逐渐过渡到以白话为主。这自然与他身处中国近、现代文学之交有关,如详加分析,不难把握他的散文创作历程清晰地显示了文学转型的轨迹。虽然如此,由于郑老具有丰厚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他的散文创作不由自主的沿袭古代“小品”的传统,带有浓郁的“笔记”气息。早期是这样,后期仍然是这样,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改变罢了。这点在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补白”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艺林散叶》和《艺林散叶续编》两书奠定了郑老作为“补白大王”在现当代文坛独一无二的地位,难怪不存偏见的新文学作家楼适夷也曾给予充分的肯定。
郑老交游广阔,博闻强记,他所回忆的这些民国时期的画苑大家、文坛雅士,以及各界名流,他们的趣闻轶事、个性风采,或得之于亲历亲见,或闻之于当事人的追忆,大都为局外人所鲜知,由郑老那枝精炼老到的史笔娓娓道出,愈发栩栩如生。张恨水曾说郑老“温文尔雅,不但其人如是,而文亦恰如其人”。
上海书画出版社曾经搜集刊印郑老的回忆录,分为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文化名人、艺坛逸事三大册,同时配以精美插图多帧,以增读者的阅读兴味。这三大册回忆文字正好证实了张恨水此言不虚。郑老在这三册回忆录中所提供的许多珍贵的文坛史料,足以补充官修“正史”之缺漏,纠正某些“传记”之偏差,对研究探讨民国时期中国各类知识分子特别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群思想、情操、爱好和成就以及局限均不无裨益。
南社文人多好风雅,郑逸梅自然也不例外,把他的书斋命名为“纸帐铜瓶室”。这个名字看起来颇为怪异。郑逸梅生前解释说,古人的咏梅诗中,多有纸帐、铜瓶之类的描述。若是直接在名字中嵌入个“梅”字,那就显得俗了。他现在取名“纸帐铜瓶室”,正是取“暗藏春色”之意,真可谓匠心独具。
郑逸梅先生集藏手札是出了名的,自明代的王阳明、黄道周、文徵明,到清代民国的林则徐、黄公度、吴昌硕、沈尹默、吴湖帆等,几近万通,后丢失不少。不过到他1992年7月过世,仍积蓄下数千封信札。
今年适逢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郑逸梅先生诞辰125周年,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纪念郑逸梅先生诞辰125周年文献艺术展”11月18日在文史馆展厅对外展出。除了呈现郑逸梅先生的笔耕生涯与代表作品,展览还展出了其一生珍藏,其中既有《郑逸梅九十寿像图》,还包括明代文伯仁的山水画、清代书法家郑谷口的隶书对联,以及章太炎、王蘧常、柳亚子、俞平伯等名流书法,吴湖帆为其书斋所绘图等。(张世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