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政协文史馆于2020年5月22日挂牌成立,2020年12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为市政协机关所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2名,现有在职在编人员8人。
全国政协文史馆、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都十分关心重视市政协文史馆建设,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指示,对建设市政协文史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将市政协文史馆建设列入2018年度全市重点投资计划,并拨付专款用于文史馆建设。市委编办将文史馆列为市政协机关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及时选配业务骨干,为市政协文史馆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政协按照“政治高度、历史深度、政协特点、济宁特色”的建设标准,先后成立文史馆筹建领导小组,组建基建办公室,制定《市政协文史馆筹建工作方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展陈大纲;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又组建了由18名文化文史、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强力推进文史馆建设,完善设计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提升文史馆建设的谋篇布局和整体功能。
济宁市政协文史馆按照“人民政协存史研究、资政宣传阵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教育基地,人民政协对外交流、团结联谊高地”的职能定位,设有三个功能区: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永久性展陈区,面积约1200平方米,整个展览的展线长423米;二是文史资料和史料文物库房功能区,建成高标准、规范化库房500平方米,能够满足50-80年各类史料文物的征集、收藏之用;三是文史研究和人民政协联谊功能区,配备有文史研究工作室、民主团结会堂、会议及办公等设施。以上“三地”“三区”规划布局,相互支撑、配套联动,有利于发挥文史馆最佳功能,充分彰显“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馆内收藏有济宁市各级政协组织整理出版的文史资料、省内外政协组织整理出版的文史资料;清末民国时期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出版的与济宁历史文化相关的史料(电子文档);济宁汉碑、画像石拓片等珍贵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