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中学跨学科课程团队以跨学科主题内容与学习方式相统整,目标指向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培育,将“自然笔记”引入教育,引入课程,让学生回归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学会成长,增进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养成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突出能力导向,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发“自然笔记”,构建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
“自然笔记”一词源于美国教育学者克莱尔·沃克·莱斯利和查尔·E. 罗斯所著的《笔记大自然》一书,作者以书写与绘画两种手段,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我校从课程视角深入分析了自然笔记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以及对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是一种全局式的思考。
我校开发的“自然笔记”课程,是以自然观察为课程基点,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三层六法”(观察 - 阅读;合作 - 探究;体验 - 表达)为主要学习方式,运用图画、文字、音像等多种笔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与实践、体验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
自然笔记课程起点不高,终点不低,从关注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习惯、观察方法入手,课程实施中注重将学生带入身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通过观察、体验、实践,引导学生用纸笔等各种工具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在观察、记录过程中不断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并进一步进行讨论、阅读与思考,关注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培育,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以此不断提升观察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好奇心、想象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构建“自然笔记”学习法
在对自然笔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的系统化构建后,我们着重探索构建了“自然笔记”学习法——基于观察的学习与探索,力求从学习方式改变真正实现跨学科课程的全新学习体验。
“自然笔记”学习法是以学生的观察任务为起点开启学生的学习历程,推动学生在观察中进行体验、思考、学习、发现,形成真实任务,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学习与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提供丰富、有意义、真实的学习经历,具有真实性、开放性、亲历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观察与阅读”“合作与探究”“体验与表达”是“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关键要素。
“观察”与“阅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层面的学习与思考。在“自然笔记”课程的课堂里,观察不再是学生随意的行为,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行为。学生以“笔记”为载体,呈现自己观察的成果、感悟与思考,带动观察与思考、体验与探究的深入落实,逐步学会借助多样化的工具进行观察,包括基本的测量工具,也包括用于实验的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课程以笔记形式的多样化带动观察内容、方式的丰富和思考的深入,提升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和持久性,锻炼学生专注、持久的注意力品质和实证意识、科学精神。当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时,他们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他们对于阅读就有了更多的渴求。阅读将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世界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而阅读所获又会反过来促进观察的继续深入。
“合作”与“探究”强调的是学生团体层面的互动与互促。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合作与探究相伴相生。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有所发现,进而深度合作,再行探究,循环往复,提高水平,不断提升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探究精神与探究的水平。
“体验”与“表达”指向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及输出。体验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探究发现的价值在哪里,通过体验可以更好地明了,而表达则是将其宣之于口,与别人共享的过程,通过表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本身对问题的思索与对经验的总结,更是在表达中提升学习成就感与学习自信。体验与表达互利互促。通过体验获得的感受较之于一般的学习感触会更加深刻,因此多样化的表达也就水到渠成了,表达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会促成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层层深入,收获累累。
观察与阅读、合作与探究、体验与表达,这三个层面本身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内部深化,形成一种循环提升的内力,同时这三个层面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不断激发促进、循环提升的过程。从观察到阅读,再到发现问题之后第二次观察;从体验到表达,继 而在表达的激发下继续深入体验。
“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实施范式强调教师需设计真实情境中的跨学科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以观察为起点设计学习活动,以“笔记”为抓手将观察落到实处,提升思维品质。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分享观察的所感所悟,提出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展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将书本中的间接经验与实践中的直接经验有机整合,这使交流与展示更为具象,思考问题更为深入。
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交流与展示设计,促使师生间、生生间形成无数次思维火花间的碰撞,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级递增,对自我特长与发展需求也越为明晰。一部分学生自主构建项目研究共同体,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项目或课题。一部分学生突发灵感,将创意与设计融入动手制作,制作出独具匠心的精美作品。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文字创作表现出来,积极投身于诗歌创作或作文评选等实践活动。
在成果的交流与展示中,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得到持续的延伸和拓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
“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实施成效
促进了大班授课形式下的个性化学习。“自然笔记”学习法强调以观察为起点开展跨学科学习,强调用观察与周边的生活、自然、社会产生联结。经历了这种真实的学习体验之后,每位学生呈现出的观察结果可能会不尽相同,而各种各样的观察就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 问题的欲望,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理解性学习、主动学习。“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实践,启发教师不再局限于学科本质有关的核心概念或关键概念,而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去寻找教与学的落脚点。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和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力、创造力,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认知、学习与创新提供支架,为大班授课中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素养提供良机。
顺应学生成长规律,提升了学习品质。“自然笔记”学习法遵循了人们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自然规律,以观察开始的学习历程,导引学生关注身边世界,以笔记获取周围世界的信息,强调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与情感体验。这些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基于对话和分享、互赖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一个个小项目、小课题应运而生,学生们合理分工,进行假设,制定方案,共同探讨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学生的想象力、问题意识与创新素养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人合作、积极主动交流和展示学习成果,获得了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显著提升。
提升了教师跨学科课程的实施能力与成效。“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实践,以观察单设计为抓手,激励教师从单纯关注教的设计转化为关注学的过程设计,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关注提供实践经历,帮助学生自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自然笔记”学习法的实践,引导教师站在更综合、更上位的育人观的视角来看待教学的本质,实现了跨学科课程教与学方式的真正转变,打通了知识教学与素养培育的通道,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转化为以观察为起点、以真实情境任务为驱动、注重体验促进学生思考的的课堂。
(本文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桥中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