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近年来,研学旅行的热度不断攀升,我所在的七宝中学也以积极姿态筹划各项研学旅行活动。七宝中学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研究、创新”素养为目标,着力建设研究型高中。研学旅行要办出七宝中学特色,其核心任务就是要将“人文、研究、创新”素养培育目标融入到研学设计与实施中。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与我校的“人文、研究、创新”育人目标有很多共通之处。研学旅行的“研”强调的是过程要“研究、探索”,是目标达成的途径;“学”强调的是以“学习、学会”为目标,包括认识自然、理解社会、增长才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旅行则是“研学”的过程、形式和载体。在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升人文素养,这恰恰与我校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
HUB 探索者社是我校的地理类社团,HUB 的发音与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发音相近,而英文意为地理探索者的枢纽与港湾。多年来社团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传统,足迹遍布上海市区和乡村,也涉足江浙两省,也曾南下广州、香港,抵达宝岛台湾,于 2015 年被上海市教委评为首批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以下用 HUB 探索者社的研学案例片段来说明我们在研学考察中的一些做法。
我的研学我做主
一般情况下,去哪里研学旅行,怎么去,都是学校一锤定音的,然而在 HUB 探索者社,这些事情的决定权都在学生手中。
首先,学生们根据个人积累的经验推荐考察的目的地,在社团课上陈述推荐理由,力求呈现推荐地的人文与自然的特色。学生再通过民主投票,决定最终的研学目的地。然后,学生们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涉及研学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由小组认领不同的任务,为研学的开展服务。有的学生小组专门安排研学行程、规划考察线路、确定交通方式,组织购买车票或制订详细的交通出行方案;有的学生小组负责研学内容的设计,搜集和编排有关研学目的地的各种学习资料;有的学生小组专门安排住宿和餐饮。大家分工合作,最后汇总信息,在教师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后,递交学校批准。
培养善于观察的眼睛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长期以来学生疲于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奔波,忙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对周遭的世界缺乏观察和洞悉能力。一般的春秋游,学生在旅途中不是打游戏、看手机、与同学聊天谈笑,就是呼呼大睡。其实,研学旅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观察能力的培育,有了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洞察问题。
有一次到南京研学,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改变学生“上车睡觉、到点拍照”的坏习惯,让学生在旅途中的时间也不能闲着,我在开往南京的高铁上布置了学习任务:两两合作,一位同学使用手机的 GPS 功能观察火车的路线和经过的地点,并绘制在学习单上,另一位同学观察车窗外的景观,按照土地利用的类型标注在线路上。
就这样,两位同学相互合作,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在抵达南京站时,一张张各有创意的“上海—南京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就诞生了。当然,这张图的使命和价值才刚刚开始……
捕捉问题变探究资源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相应的考察研学任务。我作为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两个指导作用,一是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必要时将生成的问题变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仍以那次去南京研学为例。我们爬上南京城北的燕子矶,观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书,瞻仰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站在燕子矶山顶上,俯瞰气势恢宏的长江。这时,有一位学生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这座山怎么像被劈开了,沿江变成了陡峭的悬崖?”另一位学生在一旁不假思索地回答:“滴水穿石的道理,侬懂伐?”
我注意到了他们两人的对话,于是接话道:“说得好!滴水穿石。”看到同学们的目光向我这里聚拢,我补充道:“大家能不能具体思考下,这里悬崖峭壁的形成,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呢?”瞬间,不同的小组忙活开了。他们纷纷打开手机,试图上网查找结论。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老师,网上没有说明,只有介绍燕子矶历史典故的!” “老师,我们查到一篇文献,但是下载需要费用啊!”“你们傻啊,这不就是砾岩嘛!”
这时,我郑重地提醒在场学生:“地理考察的意义就在于实践精神。人在此地,不在眼前的现实世界里找答案,而是去网上找二手资料,是不是最佳的研究方式呢?”因此我表扬了那位观察到砾岩的学生。于是,学生们纷纷观察裸露的岩石表面,看到了由砾石和胶结物质构成的红色砾岩。那么,砾岩是否容易被江水侵蚀呢?为了找寻答案,我和学生们来到了山后近江一侧观察,发现一处新鲜的坍塌痕迹,红色的砾岩岩层裸露出来,格外清晰。
一天的考察结束后,我将研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转变成了探究问题。我在学生群里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发出公告:“同学们,一天的研学考察结束了,你一定觉得收获很多,人也很累了吧!可别急着打游戏、看电视、吃夜宵。请各组选择下面一个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可以借助网络),形成一份不少于 400 字的小结报告,并于明早前上传,供其他小组阅览和质疑。”以下是我罗列出的供学生选择的问题。
1.“上海—南京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哪些特征?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合和城市群的相关知识,谈谈这些特征的成因是什么,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2. 长江的江面很宽,为什么江中的船只都排着队沿着大致一根“线”航行?而且这根“线”并不一定位于长江的中心位置?
3. 从岩性的特征分析燕子矶的红色砾岩与陡崖形成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燕子矶的地形景观会如何发展?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干预还是顺其自然?
4. 在事先准备的美食推荐中,我们看到了板鸭、盐水鸭,以及许多知名的清真餐馆和小吃。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 夫子庙秦淮河景区与上海的豫园很相似,是南京旅游的打卡景点。你认为两者在旅游的开发上有何异同?应该如何相互借鉴?
公告一出,学生在消息群里瞬间冒出了各式各样的表情包。不过,第二天一早,我打开消息群里的文件夹,看到了每个小组上传的报告。
多样化成果将“研学”延伸向“研究”
每次研学活动结束,并不就此画上句号,而是将研学中的成果和问题不断汇集,并通过后续交流和研讨,形成丰富多样的成果表现形成,更有学习小组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深度研究。
按照小组分工合作的原则,有的小组专门负责撰写研学活动报告,供学校发布;有的小组专门负责研学过程的宣传片的制作,供学校电视台播放;有的小组将研究的小报告和照片进行精美设计,在研学成果陈列墙上予以展示。
我们还会在社团活动中对研学活动的积极分子进行评优和表彰,对大家聚焦的问题进行深度的交流,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在对上海抗战遗址遗迹进行专题式研学考察后,有小组就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与教育利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台北的研学考察后,有学生对台北公交专用道与上海公交专用道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公交专用道设置的优化建议。有的学生在青浦研学后,构建引力模型对沪苏边界乡村发展的差异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有学生在上海古镇考察后,对古镇过度商业化开发产生担忧,并构建了古镇商业化的评估模型,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一次富有价值的研学旅行,一定是一个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缜密过程,是一个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并需要综合考虑、多向预案保障的综合户外教学活动。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培养人文情怀和科学探究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研学活动,会让我们的学生终身难忘,也终身受益,更使得我们学校所倡导的“人文、研究、创新”的理念不仅铭于心、立于言,更践于行、成于效。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七宝中学地理教师)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9年12月B刊,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