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法国的非常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这句话忠提到了两个字,信仰,当我们提到信仰的时候,很多想到的是这个字眼一般只会出现在优秀且不平凡的身上,于是我们平常人看来,信仰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实际上,信仰并非只有特定的一部分人拥有,我们平凡人也同样可以拥有信仰,信仰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凌驾在所有力量之上,甚至超越生死的界限。
池煜华(池煜华与丈夫年轻历史事迹图片)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老妇人身上,她的信仰就是对丈夫的爱,她对丈夫的爱跨越了生死,持续了整整70年。
时间回到1929年,池煜华刚刚和丈夫李才莲结婚,这对新婚的小夫妻才刚刚结婚不到3天时间,李才莲便扛着枪前往了前线保家卫国,丈夫临行之际,池煜华为丈夫收拾行囊,眼中尽是不舍,丈夫明白妻子的心情,叮嘱妻子守好家多认字,别人说我战死也不要相信,在家等我回来。池煜华点点头,殊不知,这句话之后,两人就已经天人永隔。
今天的主人公是李才莲,但也是池煜华,李才莲出生在一个江西省兴国县下的一个贫穷农户家里,当时那个年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地主,李才莲的村子也不例外,地主的剥削让一家人的生活难上加难,但是李才莲的父亲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父亲从嘴里一点一点的省下钱供李才莲读书,饱受生活之苦的李才莲知道这个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在学校发愤图强,成绩名列前茅。
14岁的他从小学毕业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接触到了革命,小小年纪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5岁的时候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员中,他的年纪最小了。
虽然年纪小,但是革命的力量可不小,他在加入共产党之后参加了1928年12月爆发的兴国暴动。而且还组织了多次农民革命,小小年纪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时间来到1929年的春天,李才莲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部队,而且还鼓励其他村民一起加入红军,许多乡亲在他的带动下也加入了红军大家庭。
一年之后,组织上见李才莲的革命思想越来越成熟,再三考虑之下,决定让李才莲担任少共上犹中心县委书记兼少共营前区委书记,那时的他才17岁,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孩子,李才莲对革命工作十分努力,由于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走到哪里,革命美好的气氛就带到哪里。
时间来到1932年2月份,红军部队开始围攻赣州,李才莲积极向领导请示也要上阵杀敌,但是却被领导拒绝了,因为他的年纪太小了,领导打算让他带领手下的少先队去为前线红军用送弹药辎重,李才莲虽然没能上战场,但他却十分积极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最终围攻赣州失败了,李才莲跟随红军部队转移。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才莲积极改变从事少先队的革命工作,将整个儿童革命组织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领导都十分佩服李才莲的才干和组织能力。由于儿童不能上战场,他便组织手下的儿童展开对前线的慰劳和其他的后勤支援,他带领儿童进行革命宣传,并且还募捐到了944块大洋,他将募捐到的钱全部交给红军,支援前线的战斗,为革命贡献出儿童的力量。
时间来到1934年,李才莲又被调去了新的岗位工作,职位也越来越高,肩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工作也越来越忙,他已经很多年没回家看看了,他也想家,也想家中的妻子,但革命的工作不能因为儿女情长所影响。两人之前还曾写信联系,但是随着李才莲四处奔波,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几个月都不见有一封来信。
随着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李才莲也前往了前线部队,时间来到1935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将红军团团包围,为了不被敌人围歼,红军分成九个队伍开始突围,利用游击战术避其锋芒攻其所短,有两支队伍突出了包围,但是其他的队伍都十分艰难,而李才莲则带领第七独立团从会昌突围,经过几日的游击勘察,李才莲发现重要的突围要道都被敌人重兵把守,强行进攻必然会照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于是李才莲决定折返回去与其他两路队伍汇合,一起商讨突围计划。
几天后,李才莲和另外两支队伍汇合之后打算先在瑞金的西部和铜钵山的附近寻找突围机会,但是他们突围的机会没有找到,但是却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立即向他们包围了过来,李才莲带着战士们开始奋力反击,一边牵制敌人一边掩护战友突围,敌人眼看就要将他们包围了,李才莲起身大喊:“同志们,坚决不投降,冲啊!”战士们热血翻滚,端着枪冲向了敌人,但是队伍中,警卫班的副班长心里生出了害怕,他露出了贪生怕死的嘴脸,于是,在李才莲冲锋的时候,他竟然从背后瞄准了李才莲扣下了扳机,叛徒杀死了李才莲,年仅22岁的李才莲血洒铜钵山。
另一边,池煜华此时正在家里忙着干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牺牲,池煜华的身世也十分坎坷,年幼的时候,池煜华被送到了李才莲的家里,当时池煜华的身份是童养媳,但是李才莲的家人并没有为难或者欺负这个为了的儿媳妇,而是百般照顾她,两人相差只有3岁,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爱情,两人长大之后,父母看两人已经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于是便在1929年给两人张罗了婚事,由于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的感情十分的深厚,所以结婚之后也是夫妻恩爱,但是让池煜华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和丈夫成婚不久之后,丈夫就离开了自己,从此天人永隔。
两人结婚才三天,李才莲便接到组织上的召回命令,离别那天,正是1929年的大年初二,算算时间,两人成婚的时候应该是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临行之际,池煜华早早地就起来了,丈夫也收拾好东西,池煜华送了丈夫很远的路程,直到丈夫让她回去池煜华这才停下了脚步,李才莲临行前嘱咐池煜华的话她一直都记着,丈夫离开后,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读书认字,很快便担任了妇女部长,满心期待着丈夫凯旋而归。
之后的日子里,两人的联系全是靠一纸家书,但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封家书抵万金,起初两人联系的还算比较频繁,一般都是李才莲先联系妻子,妻子根据上面的地址再将信寄出去,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书信来往越来越少,甚至几个月都不见联系一次,池煜华在家里十分担心丈夫的安危,但却不知道丈夫在哪里。
时间来到1933年,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池煜华从其他人的口中得到了丈夫的消息,他被任命为了江西省委儿童剧的书记,跟随组织转移到了宁都县的七里坪,此时的池煜华实在无法忍受对丈夫的思念,于是独自一人踏上了寻夫之路,她带着干粮一路上历经艰辛,风餐露宿,经过了整整六天的时间,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李才莲看着风尘仆仆的妻子,心里边又心疼又开心。
池煜华表示,想要留在丈夫的身边帮助丈夫,但是李才莲果断拒绝了妻子的请求,到处都是国民党人,而且前线如此危险,李才莲舍不得让妻子跟着自己吃苦,于是亲自将妻子送回到了家里,并且在家里待了几日。
分别总是那么艰难,到了临行之际,李才莲告诉妻子,现在前线比较吃紧,如果有人说我牺牲了,你不要相信,我一定会回来的。随后,他掏出了一面镜子送给了妻子,也当是一个思念的寄托。池煜华万分不舍,眼含热泪告别了丈夫,但这一次就是真正的永别。
中央得知李才莲牺牲之后十分的难过,毕竟这样以为既年轻又有才干的人员牺牲,对革命也十分有影响,但是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李才莲竟然死在了叛徒的枪下。抗战胜利之后,有人提议要不要将李才莲牺牲的消息告诉他的妻子,毛主席深思片刻后表示在革命的路上牺牲了太多太多的战士了,国家没有稳定,我们暂时就不要在给烈士的家属增添痛苦了。
虽然组织上并没有告诉池煜华她丈夫牺牲的事情,但还是派遣了慰问团前去看望池煜华,当慰问团见到池煜华后,那时的她已经因为思念丈夫而生病,慰问团的人见了池煜华伤心的样子都不禁背过身子抹眼泪,慰问团并没有告诉池煜华她的丈夫牺牲一事,池煜华重新燃气了希望。继续等待丈夫归来,她时刻记着丈夫对她说的话,多认字,多帮助红军,积极开展革命,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重活累活池煜华全部都干,时间空余的时候她便坐在家门口,拿着丈夫送给她的镜子看着远方,希望能看到丈夫的身影。而这一等就是整整70多年。从一个正青春的女孩儿等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直到1983年,她收到到政府给她送来的李才莲烈士证池煜华这才惊醒,丈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牺牲,自己苦等几十年的丈夫成了不归人,池煜华捧着烈士证泪如雨下。
直到2005年,池煜华老人病逝,享年95岁,为了丈夫的一个承诺,她等了70多年,如果说李才莲的信仰是党和国家,那么池煜华的信仰就是自己的丈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