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离骚》
从《离骚》、《天问》等作品看,我觉得屈原跳江是必然的,甚至他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因为他总是把自己比成香花香草,觉得自己无比高洁;别人都是稗草毒花,污浊无比。可能他真的是有那么好,但他也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有一定的“钝”性,应该从多维度看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文学者要求的人性是纯洁,不纯洁难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文学者和政治家很难完美地结合,屈原就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历史上也有达到文学和政治、军事等完美结合的,比如曹操、李隆基、苏澈、乾隆、毛泽东。像屈原这样的也很多,比如李煜、宋徽宗。
离骚的作者(离骚的作者是谁)
楚辞
“楚辞”是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具有南方诗歌的乐调、语言,也是以南方事物为叙述对象,直接渊源就是《九歌》。《九歌》为祭祀时之巫歌。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巫歌娱神。巫风巫术直到近现代都在湘西存在,解放前,湘西还有“赶尸”的巫术,沈从文的作品里也有巫术的叙述。
中国诗歌起源上,南北是有差距的。北方以《诗经》为代表,平民文学为主,自然质朴,以现实描述为主;而南方则以浪漫主义为主。屈原最重要的诗歌代表是《离骚》,现在的中学生是必读必背的文学作品,这是当今学生的幸运。以前我们读文科大学时才有屈原的《离骚》,记得我们大学时老师讲《离骚》时,是这么说的:《离骚》就是离别时发牢骚,是屈原对当时不满发的高级牢骚。从《离骚》的内容来看,有点道理。《离骚》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古代的诗人都有“骚人”之称。古代被贬官的文人跌入人生低谷,往往诗性大发,我们称他们为“迁客骚人”。我自己接触屈原的作品是在小学时,不是屈原的原作,是郭沫若翻译的屈原的《橘颂》,郭沫若将它译为《橘赋》。译文是这样的:辉煌的橘树啊,枝叶纷披,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植根深固,赋性坚贞。绿的叶,白的花,多么可爱啊!啊,年轻的人,你与众不同,你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步自封,你自成一片,期与日月同辉。当时我读得热血沸腾,从此记下来,作为一生的路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