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蝴蝶效应”,指的就是一件原本微不足道的事情,结果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或者说是牵强附会,但是在历史上,这种事情却是经常发生,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一个小人物或者一件小事改变。
而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么件事,这件事发生于日本战国时期,原本只是一件很普通的战争,结果却导致正值巅峰时期的织田信长陨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还要从一个小家族的事迹开始说起,这个小家族就是丹波国霸主波多野氏。
在“应仁之乱”后,波多野氏族长波多野秀长因功被任命为丹波国守护,波多野秀长的儿子波多野植通算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在位时期驱逐了丹波国守护代内藤国贞,从而独霸一国,而后主持修建了日本战国时代十大坚城之一的八上城作为居城,向世人宣示了波多野家人力、物力和财力之丰厚。
明智光秀(明智光秀为什么背叛织田信长)
?波多野家的第三代家主波多野晴通虽然是一个暗弱昏庸之辈,但第四代家主波多野秀治却又是一位雄主;也不知为何,这波多野秀治看不起织田信长,或者说是仇视织田信长,虽然在织田信长成功“上洛”后屈服于织田信长,但在将军足利义昭发动“信长包围网”后,立马背叛了织田信长。
但波多野秀治却是高估了“信长包围网”的实力,也低估了织田信长的能力,在六年后,织田信长不仅打破了“信长包围网”,而且实力也是突飞猛进;之后织田信长开始清算当初与他为敌的人,而丹波国的波多野氏自然也在其列,而且由于丹波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是织田信长的重点关注对象。
?但让织田信长万万没想到的是,强大的朝仓氏、浅井氏、本愿寺、三好氏、六角氏,乃至于武田氏和上杉氏都先后臣服或覆灭,唯独这穷苦弱小的波多野氏却是顽强抵抗。当时负责攻略丹波国的是明智光秀,这明智光秀本以为攻打丹波国会很轻松,但没想到波多野秀治利用丹波多山的地形与织田军进行笼城战和游击战。
这使得明智光秀一方损失很大,且进展缓慢,这让织田信长大为恼火,于是抽调近畿的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两部配合明智光秀的行动,但结果仍是不太理想;织田信长除了给明智光秀下达限期一年的“最后通牒”外,也是别无办法了,明智光秀没办法,只好求助于擅长阴谋诡计的羽柴秀吉(丰臣秀吉)。
?丹波国只是一个小国,领地也就26万石左右,换算过来,最多也就七八千的兵力而已,但此时织田信长聚集在丹波国的士兵数量多达五万余;所以波多野秀治决定收缩兵力,集中防守八上城。这八上城当真不愧是波多野植通以倾国之力打造的坚城,哪怕敌人数倍乃至于十倍于己,却仍然固若金汤。
就连羽柴秀吉面对如此坚城,也是技穷,无奈之下只得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企图困死城中的地狱力量;时光冉冉,光阴似箭,花开花落过去了一年多;早就过了织田信长定下的一年之期,明智光秀很是着急,他比谁都希望波多野秀治赶紧投降,为此他还将自己母亲送入城中做人质。
?而城中其实早就缺粮了,波多野秀治见明智光秀如此真诚,于是决定投降,并与弟波多野秀尚前往安土城向织田信长谢罪,织田信长当时许诺他们依然是丹波国大名;但没过多久,织田信长越想越气,明明是波多野秀治这小子背叛自己,还浪费自己这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于是派人去杀了波多野秀治及其家族。
波多野家族的被灭,使得忠于波多野氏的家臣们恼怒不已,觉得是明智光秀欺骗了他们,于是他们残忍的杀害了明智光秀的母亲。虽然明智光秀后来将这伙人全杀了,但依然不能平复明智光秀那颗仇恨的心,他觉得是织田信长不守信用,导致母亲被杀,所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仇恨的种子深深的埋进了明智光秀的内心,而这颗种子在其他因素的灌溉下,最终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引发了“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绝对称得上是影响日本战国以及影响日本历史的一件大事,雄心勃勃正值巅峰时期的织田信长,死于部下明智光秀的叛变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