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在于交流电影本身的艺术性
电影《血橙》改编自约翰·霍克斯的同名小说。影片较为忠实的重现了小说的内容,诠释了一种对峙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婚姻关系,讲述了两对夫妻主张顺应感情和身体的本能,实践交换关系的故事。
约翰·霍克斯作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锋派之一,他的反传统写作手法使其在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
原著小说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正值美国的幸解放运动时期,针对于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这部作品,我们国内有学者在爱欲与死亡的对立、人性本质的双重性、以及美学角度对这部作品做过分析研究。
但是过于学术的研究离我们普通观众太过遥远,我们可以通过看电影,了解一下这个多元的情爱世界,也仅此而已。
片名:血橙
导演:菲利普·哈斯
主演:查尔斯·当斯 / 理查·贝拉
伊利里亚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岛,在这里没有四季更迭,只有日出日落,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制度和道德都可以暂时弃之一旁。
西里尔和菲奥娜是一对观念开放的夫妻,对待爱情持着一种顺应自然,尊崇本能的态度,对他们来说,一夫一妻制是反人性的,贞德是扯淡的。
某日,另一对夫妻,休和凯瑟琳带着三个孩子也来到了这座小岛。
休是一个独臂摄影师,优雅中带着野性,浑身散发着独特男性荷尔蒙的气息。
菲奥娜对休一见钟情,满眼都是柔情,并且她十分坦诚地跟丈夫西里尔表达了自己对休的爱慕。
磁场相近的人真的就会互相吸引,自己的妻子爱上了那个摄影师,而西里尔自己同时也爱上了那个摄影师的妻子凯瑟琳。
休和凯瑟琳这对夫妻的态度呢?
他们结婚多年,可以看出他们压抑不开心的状态,他们对西里尔和菲奥娜这对热情的夫妇并不排斥,但还背有道德的心理包袱。
这时,西里尔开始扮演引导者的身份,他陪同休一起在小岛采风,拍摄人体艺术,期间不断地将自己对爱和欲的理解说给休听,试图说服他。
凯瑟琳虽然也有些动摇不定,但她比丈夫休更容易接受自己内心的欲望,对西里尔越来越依赖。
渐渐的,四个人走得越来越近,直到有一天,西里尔冲破了凯瑟琳和休的心理防线。
可是四人的其乐融融,很快被休的死终结了。
某日,西里尔和菲奥娜,发现休在工作室死亡,脖子上吊着绳子手里还攥着他拍摄的艺术照片。
原来,休有自虐的嗜好,用绳子勒脖子玩大了酿成了悲剧。
凯瑟琳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进入了精神病院休养,西里尔留下来看护,菲奥娜则负责把他们的三个孩子送回家乡。
不过不久之后,凯瑟琳恢复了健康,菲奥娜也带着孩子重返小岛。
在岛上居民的传统下海仪式中,西里尔和凯瑟琳相视而笑,他们两个进了一间屋子,关上了门…
属于他们的乌托邦式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影片时而倒叙,时而正序,故事不复杂,也没有突出交换这一题材的猎奇性,但却始终在抨击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现实中的婚姻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影片是对一种另类婚姻关系的探索,至于如何评判,就见仁见智吧。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
| 婚姻里的那点破事儿,美女报复出轨的丈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