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

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

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文|南城太守三国故事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说庞统之道。宋代诗人邵雍在他的《一等吟》中说: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需做第一等事。一个格局大的人,才能说出境界高远的话;在事上多磨炼,干出出色的事情,才能成为杰出的人物三国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来是古代文人都比较谦逊,无人敢称第一;二来是对“文”的评定大都带有主观色彩,每个人

文|南城太守

三国故事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说庞统之道。

宋代诗人邵雍在他的《一等吟》中说:

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

贾诩传(贾诩传文言文翻译)

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需做第一等事。

一个格局大的人,才能说出境界高远的话;在事上多磨炼,干出出色的事情,才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三国

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来是古代文人都比较谦逊,无人敢称第一;二来是对“文”的评定大都带有主观色彩,每个人经历不同,认知不同,对“文”的评定就会不同。

而“武”呢,就比较直观,可以通过比武一决胜负,高下立现,毕竟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另外武人都称勇好斗,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所以武无第二。

因此一提到三国诸将勇,我们首推赵子龙;

但是要说三国众谋智,我们却无言以对。

三国

毫无疑问的是,三国的庞统和贾诩都是顶尖的谋士,他们的计谋都有些狠毒,对天下形势也看得很清楚。

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平安终老。

那么庞统跟贾诩相比究竟差在哪里?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启发?

先来说说庞统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看上去并不聪明,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当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

庞统

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也许这个时候司马徽还没见识过诸葛亮吧,要知道诸葛亮后来是与庞统齐名的。

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比如他曾评价陆绩: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评价顾劭: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

他为了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

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

庞统说:

现在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

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庞统基于他对人性的了解,对当时的人采取这样的评价措施,应该说是高明之举。

诸葛亮刘备庞统

庞统的才能和远见卓识主要体现在他跟随刘备之后。

当初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庞统进言他说:

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

刘备庞统

庞统又说:

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

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庞统

但是他狠毒的一面也在这个时候展现出来。

俗话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相貌丑陋之人,必定有其心中阴暗的地方。只不过普通人可能难以察觉罢了。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时,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这样益州唾手可得。

人家是刘备的同宗兄弟,大老远跑来招待你们,你却出这么个不仁不义的主意,这么快就原形毕露,想夺人家地盘。

还好被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

刘备刘璋

如果按照庞统的计谋,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吗?其实也未必。

刘备这个人,考虑事情有他自己独到的一套逻辑。

他始终打得是以民为本的招牌,因为他跟曹操、孙权不一样,人家本来就是王公贵胄或者高门大族,他刘备一个编草篮子出身的人,必须要走基层群众路线,收买人心。

这点,诸葛亮就能理解,但庞统却未必能理解。让刘备感觉庞统不对心思的其实还有一件事。

涪城之战,刘备大获全胜。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

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大笑而起。

庞统刘备

这段对话,笔者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要说这涪城之战那完全是按照你庞统上、中、下三策的中策而行,出这条计策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是不仁之计。

所谓“春秋无义战”,攻城略地在战乱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打胜了犒赏三军摆庆功宴这也是很正常事,怎么到庞统这,吃顿饭庆祝下倒成了不仁之兵了。

干嘛整这些虚的,务实一点不好吗?

如果换成诸葛亮或者贾诩,断然不会当面点拨刘备,说出这样的话来的。要说也是说点务实的话,比如:主公虽然大胜,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要防止……下一步怎么办之类的。

庞统有点狂妄,这令刘备肯定多少有点不高兴。

庞统入川

有人据此,并结合《三国演义》推断说:刘备就是因为不太喜欢庞统,所以借的卢马防主之故,把庞统给坑死了。

这当然是个人的主观臆断了,刘备还是有容人之量的,在饭局上,庞统要被骂走的时候,他又把庞统拉回来了。

庞统在进攻雒城时中箭身亡,应该是属于意外。没有任何的史料说是出于阴谋或者的卢马之类的。

不过笔者猜测,可能是因为庞统形象太过突出,太引人注目,所以容易当成箭靶子。先前不是有人调侃说:士兵看到庞统,都有股想揍他的冲动。

三国

纵观三国之中,如此狂傲之人还有两个。一个是弥衡毫无目的的击鼓骂曹,结果冤死在黄祖刀下。

还有一个就是张松,在曹操面前也是逞尽口舌之能。结果后来因为沉不住气,一封书信害了自己全家性命。

作为一个谋士,能够看清天下形势,出谋划策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懂得审时度势、低调做人。要深领捭阖之道,一阴一阳、一开一合,一念之间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祸福。

谁是这样的人?——贾诩

贾诩

贾诩出的那些计谋比庞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跟着张绣反谋曹操,就是著名的宛城曹操把妹事件,后来离间马超、韩遂自相残杀。真不负“毒士”之名。

然而,贾诩归降曹操后,为人处事各方面又非常低调。连回答问题都显得非常高明。

曹操问贾诩应该立谁做继承人,贾诩装作思考的样子,曹操问你想什么呢?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曹操大笑,于是认定曹丕为接班人。

贾诩曹操

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暗示。主公是受我启发,但是我什么也没说,做决定的是主公。于无形中讨好曹丕又不得罪人,真是厉害啊,权谋大师。

公元223年8月11日,77岁高龄的贾诩去世,于乱世中挣扎了一生的痛苦灵魂,至此,终于得到了安息。

读完《贾诩传》,真是让人心惊胆战。而读完《庞统传》,一种令人惋惜之情油然而生。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

上一篇: 赵云庙在哪里(赵云庙简介)
下一篇: 河南自然博物馆(河南自然博物馆徽标设计意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