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么?我想千人千言,各有不同。对于人生是否幸福的体验,更是千百年来哲学所探讨的终极问题。马丁·赛里格曼的《幸福五部曲》主张构成幸福的五大元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积极的成就。按照这个理论,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幸福的人应该很多,因为他们积极向上、家庭圆满、事业有成、朋友良多。可实际上,芸芸众生中,很多人在一定时期陷入迷茫、失落、哀伤、自怨自艾而不能自拔,从而让生活阴云密布,让人生失去乐趣。
青山远(青山远黛近水含烟什么意思)
七八年前,第一次读到张德芬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当时考完心理咨询师不久,正在为怎样精进而探寻着。看过几本知名心理学家的读物,实在晦涩难懂,不得其意。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朋友推荐,小说式的书写风格,一个主线故事贯穿全书,又有很多其它人的故事作为补充,细细读来实则阐述了很多心理学现象以及疗愈方法,需要细细体味、反复琢磨。
主人公若菱在一个冬天的雨夜,开着一辆凌志跑车在弯曲的山坡路上疾驰,加速、急转、超车,在雨天以这样的方式开车,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赶路,或者逃命。然而若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这样的开篇尤其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更坏的事还在后面,车子在已经上山的路上爬坡了,因为洗油早已告罄。在冬天的雨夜,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车子又没汽油的孤单女人,该怎么办呢?
她找到来自于路边不远处的一间小屋,与老人开始探索“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当她在回想过往中忍不住潸然泪下,又在老人的启示下开始心灵的探索,我却对她如何完成心理治愈,走出人生低谷着实急切起来。似乎快快读完书,就可以探索到真我以及人生的真谛。然而就如每一次课外读书一样,没有考试的压力,读完后几天内或许会回想体味,但时间一久,也就抛之脑后了。时间转瞬便逝,一晃眼些许年过去,心理学的学习始终停留在入门阶段,关于人生的修行也似乎并未明显的进步。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是谁”“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为生计奔波,为攀比较劲,为欲望埋单,却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事实上,现实时常左右着我们的意愿,残酷地摇曳着我们的灵魂,让那些欲望、痛苦如影随形,无法剥离。
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很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在追求。
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追逐我们不得停歇;当我们试着去联结藏于冰山下99%的潜意识,试着去拥抱独属于自己的身体,试着学会让情绪自然流动……生活也许会变得轻松,而我们的生命也许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如今重新阅读这本书,竟然对于若菱当初走过怎样的疗愈过程还是不得其意。于是再次细细读来,发现又有新的启示。
“为什么瓜熟了就会蒂落,因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正如孩子用哭闹表达自己的冷暖、饥饿和不满,用笑表达自己的欢乐、愉悦和满足,他们让能量自然的流动,获得源源不断地成长动力。我就在想,当自己遇到悲伤、愤怒以及其他的不快时,是否能坦然接受,并让这些情绪自然流动?事实上,一旦有一些不好的情绪出现,我们往往要迅速找到一个突破口,仿佛不快速解决掉就不能生存一样。
只能说,随着人的成长,我们被越来越多外界的能量所控制,学会了看别人的眼色,也不由自主地被各种各样的能量影响。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生活,实则往往身不由己。因为我们的思想、情绪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我们的身体也逐渐不被感知。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个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人会痛苦的最大原因,大概就是抗拒事实。对于一些既定事实,我们久久不愿接受,为此宁愿撞得头破血流。经过了足够长时间的沉淀,才发现当初的抗争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臣服。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你的能量会用在解决眼前的事物上,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实际上“那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他会来,就一定会走。”
就像若菱遭遇老公出轨时感觉已经生活无望一样,但实际上当你客观地分析俩人生活中的相处,能够肯定自己也能够认可他人的付出,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自我成长,不仅会挽回婚姻,也许还会收获更优秀的人的欣赏;就像若菱每天为了职业发展疲于奔命,却在公司改编过程中可能工作不保时而感觉异常委屈,但实际上因为她出色的业绩时间不久柳暗花明反而获得了更好的职位,专注于自已内在力量的成长,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心理学关于投射的论述,在这本书里有了更为清晰的解读。
书中还有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观点,再读依然心惊。——担心是一种不负责的加害行为。细细想来,我们常常督促孩子要用功读书,要出人头地,实际上附加了很多自己对于人生的担忧恐惧。我们担心孩子不成才、担心孩子未来受苦、担心自己脸上无光……“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每个人都期望遇到毫无保留接纳你的人,他从不批判你,能够第一时间看到你的闪光点,发现你的进步、成长,他全心全意地爱你,在你每一个转身的瞬间都能深刻感知,我想,这也许就是父母唯一能够给予孩子的吧。
人生的道路,阡陌交错,五味杂陈。让我们且行且修,学习接纳、学习觉知、学习臣服、学习爱。让我们用心体会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喜悦、爱与和平,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