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

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

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1952年的一天下午,毛主席正在办公时,秘书却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他有所请示。当看到其中一句‘果许江红河润及,斗金先惠与酡颜’后,毛主席就猜到了来信之人的真实身份。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他拿着信沉思了一番,便提笔写道:此人可以酌情救济。岳昌烈是岳飞的孙子岳珂那一支的后代,为岳飞第二十七代孙

1952年的一天下午,毛主席正在办公时,秘书却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他有所请示。

当看到其中一句‘果许江红河润及,斗金先惠与酡颜’后,毛主席就猜到了来信之人的真实身份。

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

岳飞故里(岳飞故里在哪)

他拿着信沉思了一番,便提笔写道:此人可以酌情救济。

岳昌烈是岳飞的孙子岳珂那一支的后代,为岳飞第二十七代孙。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也算不错,称得上书香世家。

但由于家境衰败,先辈就从嘉兴迁居到了濮院镇南。到了岳昌烈这一代就更加地败落了。

为了谋取生路,他跑去嘉兴秀洲一中学当教书先生,但因为不善与人交谈,加上思想保守,在当时的学校里并不讨喜。

因为祖上的家产早就被卖光了,他只能住在大街唐铁匠隔壁的弄堂里。弄堂又破又小,常年不透光,屋里总是一片潮湿,连床都是将门板拆下来用几块砖支撑做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岳昌烈依旧穷困潦倒。为了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以岳飞后代的身份,提笔写信向党中央求助。

幸运的是,这第二封信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上,主席看完信后便批示到:“此人可酌情救济。”

毛主席见他算是有点才华,还是岳飞后代,想着还是能拉一把。但并不是盲目地去救助他,而是要酌情,根据他的情况来合理救济。

在接到毛主席的批示后,当地的县政府开始落实对岳昌烈的救助,先是给他下发了社会救济金,又不断地跟多个部门联系,帮他询问工作。

刚好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正在招馆员,而岳昌烈又擅长古文,就这样他被安排去文史馆工作,负责撰写历史资料和回忆录。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一本名为《精忠说岳全传》,描写的就是岳飞抗金卫国的故事。

抗战时期,毛主席在延安地区领导抗战时,即使忙得焦头烂额,只要一听到延安评剧院有《岳飞传》的演出时,都会挤出时间去看。

“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呢!”

“我们许多的共产党战士在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不屈不挠。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就像岳飞绝不投降,铁骨铮铮。”

1950年,毛主席受邀访问苏联时,在跟斯大林诉说中国红军在抗日时期“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毅力时,苏联的翻译员不懂“归”是什么意思,便向其请教。

“归代表着回归原本的形态,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视所有的艰苦,抱着回到本质心态的心境来看待自己的死亡,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名叫岳飞的抗战英雄说的话。”

“岳飞曾说过‘饿死不抢掠,冻死不拆屋’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气度,所以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看国华就颇有岳飞当年的风范。”

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他是想通过岳飞无惧无畏的精神,来激励共产党员奋进。

“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即使英雄死了也不会被遗忘。因为他流血了,这血就渗透到了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一次毛主席巡视河南地区时,途中路过河南汤阴,突然叫司机停车,因为汤阴这边是岳飞的老家。

“那就很好啊,岳飞是位大英雄,岳家的后代也没有坏人,都传承了岳飞的精神和气节。”

岳飞故里看完以后,毛主席又去逛了汤阴岳庙。在参观的时候,他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他问王痣文:“你会背《满江红·怒发冲冠》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毛主席语调缓慢,却没有任何停顿之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家听得也很投入,纷纷鼓起掌声。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还曾由清代的王还为它谱了曲,将其收录在《治心斋琴学练要》里。

五四运动时期,这首曲谱又被加以编改,在当时很受欢迎,广为传唱。

毛主席、邓小平等老一辈的共产党人,都很喜欢这首曲子。甚至就连做手术,毛主席都要听着它进行。

“你知道‘以身殉国,何事不敢为’是谁说的吗?这是宋代著名的英雄岳飞说的。”

“通通移到别处去,这些土豪劣绅活着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死了不该占着西湖这片...除了岳飞这样的英雄的墓不要动,他是为国为民的伟人,埋在这里合情合理。”

“王芳,你能代我给岳王庙送个花圈吗?花圈上不要写我的名字,免得到时候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清明节那天,岳王庙上花团锦簇,老百姓们都来祭拜这位名扬千古的将军。但在一堆鲜花中,有一个花圈上什么都没有写,就这样被摆放在其中。

岳飞为了精忠报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气节成为中国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而毛主席的一生,都秉持着为人民利益牺牲奉献自己的初心,红色文化是支撑中国站起来不断强盛的信念。

时至今日,“精忠报国”四字,更应深刻于所有中华儿女心中!

上一篇: 朝鲜王(朝鲜王朝)
下一篇: 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是一件事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