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县长,与其他县长乡长或是村长的长期打架斗殴当中获胜,结束被日本吹嘘为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的局面。形成以丰臣秀吉为市长的统一局面,于是信心爆棚,纠集了约28万兵力,向邻居朝鲜讨要钱财,结果被邻居,无情地鄙视了。因为朝鲜一向是跟大哥大明混的,日本当时被称为未开化的乡下野人,自然不会答应,于是在这一年4月14日,正式发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明史记载为万历朝鲜之战。
在此战当中,当时的朝鲜有两个鲜明的对比,一个就是前面对日本的蔑视,开战之后则成了颤栗,谈日色变。因为日本当时的铠甲大多插着羽毛,脸上画着各种颜色,跟野人一般。还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当时朝鲜的国王李昖和朝鲜的水军将领李舜臣。一个比兔子跑得还快,一口气从平壤跑到大明境内,而且说啥都不走了;而李舜臣就比较英勇了,一艘龟船就敢和日本数百艘战船死磕。虽然李舜臣在这场长达7年的战役当中表现出色,而且一部鸣梁海战海战的电影把李舜臣捧上了天,但在这场战役当中,最应该被现在的朝鲜、韩国所尊敬应该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老将军邓子龙。
朝鲜正祖(朝鲜正祖和宜嫔成氏的爱情)
邓子龙将军
公元1528年对子龙出生在现在的江西丰城罗星桥茂溪邓村。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中武举人,从此开始了征战一生。从江西平乱盗匪,到云南抗击缅甸木邦部落的入侵,再到朝鲜抗击倭乱,留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邓子龙将军
李舜臣虽然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但兵少将寡,是打辅助的,真正打阻击战的是邓老将军,而且还以身殉国,而且是为我们臣属国,所牺牲的。
李舜臣影视剧照
1598年丰臣秀吉大县长的生命在这一刻停止了,日本的一个时代也结束了,另一个时代也将开启,这就是日本的幕府时代,也就是德川家康的时代。一次日本国内随着丰臣秀吉的死去,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在朝鲜侵略的几十万大军也没有了兵员和粮草,打也打不过明朝的军队,此在被围困在元山,釜山的日军的残兵败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偷偷进行撤军。
在朝鲜半岛作乱了7年之久,把朝鲜国王吓得再也不敢回去了,大哥能不帮小弟找回场子,岂能就这么让这帮野人退回去呢。因此壬辰倭乱的最后一次战役开始了,就是露梁海战,被韩国称之为鸣梁海战,李舜臣之是当中的一支偏师,以引诱日本所剩不多的水军舰船,而邓老将军做阻击的才是日本撤退的主力部队,因为李舜臣手里没有多少兵力,也没有几艘战船,一位当时的大明为当时宗主国,不可能让臣属过的李舜臣来指挥大明德军队,你只能打配合。
日本将军
日本在小西行长、岛津弘毅等人的率领下趁黑突围,在经过了李舜臣的纠缠之后,觉得已经跳出包围全的日本军队,再露梁海迎来了他们终极的对手,也是埋葬他们对手,以陈麟为帅,邓老将军为先锋大明水师堵住他们退往日本的必经之路。
日本将军
一场大战就此开始,邓老将军身先士卒,在大明先进的火炮的打击下,日本军队是乱作一团,但为了活命的人本人也是人急眼红,拼了命了的眼红。在邓老将军的指挥下士兵奋勇杀敌,在把人本主力围住之后,一颗流弹击中了老将军的身躯,在倒下的那一刻,也注定了日本军队的覆灭。但他们似乎没意识到,有了仇恨,也就不需要主将军的督促与指挥了,因为他们要为他们爱民如子的将军报仇,要为自己的小弟挽回面子。在人本军队一位群龙无首的时候,却发现大明的军队,仍然是异常的凶悍。直到400年之后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穿着破烂的军装拿着落后的武器的中国军队依然是他们不可战胜的。
日本士兵
这个时候辅助李舜臣也赶上来了,再加入战斗的同时,一颗榴弹也击中了李舜臣的头颅,这个在朝鲜不受待见,却在大明的军队里得到了应有的尊敬。
日本步兵骑兵
此战之后,几乎全歼日本入侵的陆军水军,只有小西行长和岛津弘毅的主要将领趁乱逃回了日本。就算逃回了人本等待他们的也是噩梦的降临。因为德川家康已经崛起,丰臣秀吉的旧部都将得到清洗。
日本士兵
此后朝鲜正祖:天朝副总兵邓子龙,以七十老将,提二百勇士,纵恣于沧海上,唾手而矢灭狡夷,其气豪胆鹿,可谓大丈夫哉。.......永卫我服,气作山河。
日本投降
万历皇帝赞曰:国威覃布,尚勤鼙鼓之思;武备勤修,永重干城之选。尔云南永昌等处地方副总兵署都指挥使事邓子龙,材勇著闻,革钤娴习;戎行振饬,见知士伍无哗;军政修明,因见循有素。捐躯为国,可谓忠矣。欣逢庆典,宜焕温伦;兹以覃恩,赠尔左军都督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戏!策幕府之勋名,祗承休命,倚天家之光宠,勿替成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