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约前12世纪)
周后稷11世孙古公亶父,受戎敌之逼,“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周族渐强。
抵抗日货提倡国货(抵抗日货怎么说)
(约前11世纪)
西伯姬昌(后称周文王)建丰邑(今西安市沣水西岸),自岐而徙都丰。
西周
周共和元年(前841)
周“国人”暴动,攻王宫,周岐邑和毛公府第被毁。
周宣王七年(前821)
宣王封申伯于谢(今河南南阳),在郦邑为其送行(此乃史籍所载之“申公信迈,王饯于郿”)。
周宣王十二年(前816)
西虢季子白征伐西北
周幽王二年(前780)
“镐京大地震,三川(泾、渭、洛)竭,岐山崩”(震级6~7级,震中岐山)。
春秋
周平王元年(770)
平王东迁雒邑,秦襄公护送有功,封其为诸候,周“赐之岐以西之地”,“襄公於是始国。”
周平王五年(前766)
秦襄公攻戎,至岐而死。
周平王九年(前762)
秦文公“至
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
秦文公败岐之戎,收“周余民”,秦“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周平王二十四年(前747)
秦文公得“陈宝”(一块色似肝的石头),于陈仓北阪城建祠祭祀。
周桓王六年(前714)
秦宁公迁都平阳(今虢镇东);伐荡社(今西安市东南),次年灭之。
周庄王十年(前687)
秦武公灭小虢(西周封国,在今宝鸡县治虢镇)。九年后秦武公死,葬雍平阳。
周釐王五年(前677)
秦德公迁都雍(今凤翔南),居大郑宫。
周襄王五年(前647)
秦济晋饥,沿渭水船运车转粮食,自雍至绛(晋都城)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
秦穆公攻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时西戎系指以后秦置陇西、北地郡地)。
战国
秦厉共公二年(前475)
“蜀人来赂”,蜀始通秦。
秦献公二年(前383)
献公筑栎阳城(今临潼北),秦都由雍迁栎。至此,秦都雍294年,历19公。
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
昭王封大良造、眉县人白起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九年(前268)
秦命范睢大修栈道,使“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秦王政九年(前238)
赢政年21岁,在雍行冠礼。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区属内史郡地。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
始皇出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西汉
高祖元年(前206)
项羽三分关中地封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章邯为雍王。本区属雍。又封刘邦为汉王。
刘邦用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败章邯,还定关中。
高祖二年(前205)
分县东之地置隃麋县
是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一作五千),人相食,使民就食巴蜀。
前元十四年(前166)
匈奴单于14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使奇兵入烧回中宫,侯骑至雍(今凤翔南)、甘泉(今淳化西北)。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
前元十五年(前165)
四月,文帝至雍郊祀五帝。
元光二年(前133)
十月,武帝初至雍,郊见五時。后常三岁一郊。
元封二年(前109)
关中大寒,雪深五尺,鸟兽皆死,百姓冻死者十有二三。
太初元年(前104)
更主爵都尉为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本区属右扶风。
太始二年(前95)
武帝行至回中(今陇县北)。至此,已五次由雍巡行回中道。
征和四年(前89)
二月丁酉(初三),雍降落大陨石两块,史谓“声闻四百里”。
元康元年(前65)
东海太守尹翁归以治郡廉能,被召为右扶风。
初元元年(前48)
以三辅等公田和多余屯田,分配贫民耕种,资不满千钱者,贷给口粮、种子。
居摄二年(7)
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莽,自茂陵以西至(今陇县)23县响应。三辅兵起。势力扩至10余万人。旋败。
东汉
建武二年(26)
赤眉军至郦,杀邰令严春,从陇道入安定、北地等郡,逢大雪,士卒多被冻死,又遭隗嚣袭击,只得折军东返阳城,番须(今陇西县西北),败堵截官军于郁夷后返长安。
建武四年(28)
赤眉军失败,但关中未统一,时陈仓有吕鲔、有角闳等农民武装数万。
冯异军至关中西部,分化农军,赤眉军被灭。
刘秀以南阳人赵匡为右扶风。
建武七年(31)
隗嚣叛汉,公孙述立其为“朔宁王”。次年,刘秀遣将来歙袭取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切断公孙述与隗嚣的联系。隗嚣派王元守陇坂、番须口、刘秀征隗嚣至漆,大败隗嚣。
建武九年(33)
刘秀至,来歙击败隗纯,陇右遂平。
永平元年(58)
汉派中郎将窦固,捕掳将军马武击烧当羌(羌人之一种)于西邯,大破之。此后羌人不断发动起义,进兵三辅。反抗朝廷镇压。
永元九年(97)
美阳县(今法门寺)建阿育王塔,置佛指骨。
永初四年(110)
朝廷免三辅三年地租、劳役、人头税和马草。同时设长安和雍(今凤翔)二营都都尉,以镇压羌人起义。
元初元年(114)
先零羌攻雍城(今凤翔)。此后,羌人起义转向关中地区。
延光四年(125)
诏益州剌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
阳嘉三年(134)
关中大旱。
和平元年(150)
扶风人裴优以迷信聚众,称皇帝,被杀。
建宁二年(169)
羌人斗争失败。
在羌人起义过程中,有五六十万羌人内附陇西、天水、扶风等地,促成羌汉民族大融合。
中平六年(189)
王国久围陈仓(中平五年十一月至是年二月)不克,兵疲,解围去。皇甫嵩乘机击破之。马腾退陇西。
初平元年(190)
董卓专权。筑郿坞城(址今眉县常兴),屯军聚财。
初平三年(192)
王允使吕布杀董卓,破坞灭族。
兴平元年(194)
四月至七月,关中大旱,加之战乱,粮食奇缺,“人相食”。
建安二年(197)
曹操用钟繇为司隶校尉,守关中;专图吕布。钟繇招马腾、韩遂,马、韩均遣子入侍。
建安十六年(211)
曹操由洛阳发兵西出。欲击汉中张鲁(势力至秦岭南),关中诸将疑为袭已,马超、韩遂等十部皆反。
建安二十年(215)
曹操统兵由散关入汉中,张鲁降。
三国
黄初元年(220)
蜀汉尚书令、眉县人法正死。
太和二年(228)
曹真遣郝昭守陈仓,蜀相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第二次伐魏,不克,粮尽而退。
青龙二年(234)
蜀军十万出斜谷,屯五丈原。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郭氏坞营中。蜀军退汉中。
晋
太康九年(288)
夏,眉县、凤翔、陇县、宝鸡、千阳旱,伤麦。
永嘉五年(311)
豫州剌史天水人阎鼎奉秦王司马业至雍城,后业为皇太子,安定、扶风太守率众响应,欲复晋室。
永嘉六年(312)
南安赤亭羌首领姚弋仲东徙隃麋(今千阳),戎、夏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
永嘉七年(313)
司马业自雍入长安,即西晋帝位。
十六国
前赵光初二年(319)
匈奴人松多起兵新平(今彬县)、扶风,聚众数千,附于晋南阳王司马保。汉帝刘曜改国号曰赵。
后赵太和二年(329)
后赵石勒部将石生取长安。前赵刘氏亡。氐王蒲洪、羌人首领姚弋仲均降后赵。
后赵太宁元年(349)
石虎(石季龙)称帝。被谪戍西行的东宫卫士万余人,以梁犊为首在雍城起义,东出潼关攻洛阳。
前秦皇始二年(352)
秦王苻健在长安称帝,本区属前秦(氐),改郿县为郿城县。
前秦永兴二年(358)
苻坚至雍,祠五時。
前秦甘露元年(359)
于废县陈仓地西界置宛川县。
前秦太安元年(385)
苻坚出奔长安,至麟游五将山,被后秦军俘杀。
后秦建初元年(386)
姚苌(羌)在长安称帝。前秦南安王苻登在陇东(今陇县)称帝,改元太初。
夏昌武元年(418)
赫连勃勃入长安,既得关中,称帝。
北朝
北魏神磨三年(430)
夏主赫连定在平凉被北魏兵打败西逃,长安等处守将亦败逃,关中均属北魏所有。
北魏太延二年(436)
于雍东筑雍城镇。分扶风郡于雍城镇置平秦郡,于虢城置武都郡。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
改郦城县名为平阳县。
北魏延兴四年(474)
于晋故道县(今凤县)置固道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分扶风郡于美阳置武功郡。又分雍州于雍城置岐州,领平秦、武功、武都3郡共8县,改武功县为美阳县。
北魏正始四年(507)
开斜谷旧道,通梁、益。
北魏正光五年(524)
六月,秦州羌起兵。八月,莫折念生攻占
北魏孝昌二年(526)
于长蛇川(今香泉)置长蛇县。
设南岐州,治梁泉。统固道、广化、广业3郡8县。
西魏大统四年(538)
废郦城县,其地并人周城县,治移于郦。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
改宛川县为陈仓县。
西魏恭帝元年(554)
开阔关中与汉中间道路500余里。
北周明帝二年(558)
移陇州及源县治于水之北(今陇县城)。
北周天和元年(566)
筑武功、眉、斜谷、留谷(今市区)、津坑等城以置军人。
北周天和三年(568)
于陈仓置隰州,次年撤销。此后又于陈仓设朔州,不久即废。
北周天和四年(569)
置三龙县(今岐山县地)。
北周天和五年(570)
分长蛇县地置阳县。
北周建德三年(574)
废陈仓县。
隋
开皇元年(581)
十月,文帝到岐州。
开皇二年(582)
尚书李询督民引杜阳水於三時原。
开皇四年(584)
岐州旱,文帝到陇州。
开皇五年(585)
命州县设义仓,积谷备荒。
开皇九年(589)
置乡正、里长。五百家为乡,百家为里。
开皇十三年(593)
于岐州普润县筑仁寿宫,十五年(595)四月宫成。此工程丁夫死者以万计。
开皇十六年(596)
三龙县改名岐山县。
开皇十八年(598)
复置陈仓县,长蛇县改名吴山县,周城县改名渭滨县(大业二年改为郦)。
开皇二十年(600)
突厥、高丽、契丹使者在仁寿宫交纳贡物。
仁寿四年(604)
文帝杨坚死于仁寿宫。至是年,文帝在仁寿宫避暑共6次。
大业三年(607)
撤岐州,设扶风郡。撤陇州,千源属扶风郡。废普润屯,置普润县。
大业九年(613)
扶风(今凤翔)僧向海明称弥勒佛出世,起兵,旋被镇压。次年,扶风唐弼立李弘芝为帝,有众10万,自称唐王。
义宁元年(617)
分普润县置麟游县。
唐
武德三年(620)
分岐山县地置围川县(今扶风县)。
贞观元年(627)
灵台县并入麟游县。
分天下为十道。岐、陇二州属关内道,凤州属山南道。
贞观五年(631)
九月,太宗命修复仁寿宫,并改名九成宫。自次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幸临九成宫。
贞观七年(633)
分岐山、扶风两县地置岐阳县。
天文学家李淳风改造浑天黄道仪成。
贞观八年(634)
围川县改名扶风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
废岐阳县。
永徽五年(654)
闰五月,扶、岐大水成灾。麟游山洪冲击万年宫(永徽二年九月改九成宫为万年宫),死县民及卫士3000余人。
恢复岐阳县置。
龙朔二年(662)
佛指骨由洛阳送归法门寺地宫,并诏令重修法门寺塔。
咸亨四年(673)
九成宫太子新宫告竣。高宗赐宴五品以上宗室于是宫。
永隆二年(681)
关中旱,又遭风、蝗、雨等灾,死者甚多。此后,旱灾频频。
开元二十一年(733)
关中久雨害稼,谷贵。
分天下为十五道,本区属京畿道。
开元二十五年(737)
农业丰收,谷贱伤农。乃于关中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当年江淮应输京师之租,从此关中蓄积充足。
天宝十五年(756)
安禄山军破潼关,入关中。六月,玄宗出逃至岐州,后由陈仓经河池入蜀。虢国夫人逃到陈仓(今宝鸡市),被杀。
至德二年(757)
二月,肃宗李亨自灵武(今宁夏境)至雍。授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以讨贼乱。
六月,杜甫从长安至凤翔。
十月,肃宗回长安,诏免凤翔五年赋税。
是年,陈仓县改名宝鸡县。分雍县置天兴县,雍县改名凤翔县。
十一月,玄宗李隆基途经凤翔于十二月返长安;以凤翔为西京。
宝应元年(762)
凤翔县并入天兴县。
广德元年(763)
吐蕃联合党项、吐谷浑、氐、羌20余万众,入大震关,破长安城。后退出长安攻凤翔城,不克,复撤至陇关以西。
大历三年(768)
吐蕃围灵州。凤翔都将李晟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
大历十二年(777)
宰相元载(岐山县人)被杀。吏部侍郎杨炎(天兴人)以载党被贬官。
建中四年(783)
段秀实(今千阳县人)在京师以象笏击朱沘,被杀害。
兴元元年(784)
李怀光叛,唐德宗奔梁州(今汉中)。不久长安收复,德宗由兴元出褒斜道至凤翔。
贞元三年(787)
吐蕃军侵扰陇州,大掠阳、吴山、华亭。连营数十里,驱丁壮万余人去安化峡西为奴。途中哭绝投崖者千人。
贞元六年(790)
迎岐山无忧王寺佛指骨进宫,又送各寺供人瞻礼,费用无数。
贞元十三年(797)
正月,凤翔节度使邢君牙奏请于陇州西70里筑永信城,以防西戎。
元和三年(808)
华亭县并入源县。废岐阳县,其地并入岐山、扶风二县。
元和十四年(819)
迎法门寺塔“佛指骨”到京师,历送诸寺,供人瞻礼。
宣宗大中三年(849)
十一月,朝廷命封敖整修斜谷旧道。
咸通十四年(873)
三月,诏长安僧人于法门寺迎佛骨至京师;京城至寺三百里间,车马日夜不绝。
广明元年(880)
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僖宗离长安走兴元。凤翔节度使郑畋为缓兵之计,逆顺农军。
广明二年(881)
黄巢将尚让等攻凤翔,凤翔节度使郑畋设伏岐山县龙尾坡,尚让大败,死二万余。
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逼走郑畋,李为凤翔节度行营招讨使。
光启元年(885)
十二月,李克用进逼京城,僖宗与十军兼十二卫观容使田令孜奔凤翔。
光启二年(886)
田令孜劫僖宗至宝鸡,再走兴元。
朱玫于凤翔拥襄王李煴监国,送之还长安。
光启三年(887)
六月,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与神策军冲突。八月,李茂贞奏报陇州剌史薛知筹以城降,斩李昌符,灭其族。朝廷以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
天复元年(901)
进李茂贞岐王。
护军中尉韩全晦(宦官)劫唐昭宗至凤翔。
朱温入京师,进至凤翔,旋移兵取邠州。
天复二年(902)
朱温再至凤翔,围城。是冬大雪,凤翔冻饿死者不计其数,市中卖人肉。
天复三年(903)
李茂贞杀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韩全晦及宦官72人,与朱温和解。昭宗入朱温营,还长安。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
李茂贞居凤翔,及闻唐亡,以兵羸地蹙,不敢称帝,但开岐王府,置百官,号令多拟帝王,其妻称皇后。仍用唐天祐年号。
后唐同光二年(924)
李茂贞向后唐称臣,改封秦王。旋卒。其子李继严被后唐命为凤翔节度使。
后唐应顺元年(934)
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拒命,联合陇州防御使相里金反叛后唐。后唐讨从珂军攻凤翔,兵变,拥从珂为主。从珂遂入洛阳,逐后唐闵帝,即帝位。
后汉乾祐元年(948)
凤翔节度使侯益背后汉,降后蜀。后汉命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王景崇据凤翔反。后汉以赵晖击凤翔,王景崇降蜀求救无济,次年自焚。凤翔降。
后周显德二年(955)
自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本区属后周地。
是年以凤翔节度使王景为将攻蜀,取秦、成、阶、凤四州地。
宋
乾德二年(964)
以王全斌、崔彦进为将,以凤州团练使张晖为先峰,取道凤州伐蜀。次年灭后蜀。
开宝二年(969)
分阳县四乡置陇安县。
淳化四年(993)
分天下州县为十道,本区属关西道。
嘉祐六年(1061)
苏轼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离凤。轼于凤多有建树。
嘉祐七年(1062)
二月十三日,故陈仓城大火,“半夜人呼叫,横空火气浮”。
熙宁十年(1077)
张载辞官还乡,卒于途中。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
政和元年(1111)
发掘凤翔古墓(传为比干墓),得铜盘。
建炎二年(1128年)
义军刘希亮收复被金占领的凤翔城。
金
天会八年(1130)
九月,凤翔府降金。宋秦凤路副总管吴玠退守大散关和尚原、陇州山原一带。金兵10万扎营凤翔、宝鸡。
金天会十一年(1133)
金克和尚原。次年吴玠大败金兵于仙人关(又名杀金坪,在今凤县)。
皇统元年(1141)
十月,川陕宣抚司都统制杨政败金兵于宝鸡,擒万户通检。
皇统二年(1142)
宋金议和,以大散关为界。金于凤翔设榷场,宋金通商交易。宋以粮食、纺织品、瓷器、漆器等物与金的马、牛、羊、骆驼、毡毯等产品交换。
正隆六年(1161)
宋四川宣抚使吴璘击退金兵对大散关的进攻。部将刘海等收复秦、陇等州,十二月,宋诏吴璘班师。
泰和七年(1207)
宋吴曦以阶、成、和、凤四州予金。
兴定二年(1218)
宋金战于大散关。次年,金克凤州、兴元、洋州等地。
元光二年(1223)
蒙古军围金凤翔40余日不能下,解围去。
正大八年(1231)
蒙古军占凤翔,破宝鸡,入大散关,进宋境,破凤、洋等州。
元
至元元年(1264)
柿林县并入郦县。普润县并入麟游县。
至元七年(1270)
英山县和陇安县并入源县。
至元八年(1271)
立村社制度,凡五十家立一社,设社长,原里正专管督催差税。
至元九年(1272)
凤翔府改为散府。
大德三年(1299)
陕西军都万户府置司凤翔。
至正二年(1342)
阳县治南移于今治西之晖二水畔。
至正十七年(1357)
十月,宋将白不信等破兴元,遂围凤翔城,元察罕帖木儿等击走之。
至正二十七年(1367)
元关中诸将推李思齐为盟主,拒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入陕。
李思齐筑益门堡(今宝鸡市区南15里),以防四川明军。
明
洪武二年(1369)
明军入陕,明将常遇春破凤翔,付友德克凤州,徐达占陇州。元将李思齐以临洮降。
洪武四年(1371)
明将付友德以兵五千为先锋,暗渡陈仓,昼夜兼程,行抵阶州,败蜀将丁世珍,克其城。
成化二十二年(1486)
宝鸡地裂三里,阔丈余;汉中、宁羌地裂,成都地日七八震。
正德四年(1509)
凤县苍溪一带爆发鄢本恕反明斗争,攻占略阳、西乡、沔县等地。
正德十六年(1521)
凤翔知府王江主持编成第一部《凤翔府志》。
嘉靖四年(1525)
眉县南铁炉庵寨矿场守兵、工匠,响应乾州人樊仲、杨仆起义,占矿场二日,旋被巡检镇压。
嘉靖二十六年(1547)
六月,阳县城毁于洪水,次年营建今城。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二月,华县发生大地震,“山鸣谷响”、“水涌沙溢”,震区晋、陕、豫“死者八十三万有奇”,宝鸡各地受其波及。
隆庆三年(1569)
凤翔府地震二次,有声。
万历十三年(1585)
是年起,凤翔连续四年大饥,斗米千钱,饿死逃亡者甚多。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关中自去年不雨,村空无烟,夜窃成群,道馑相望,坐而待毙者18万人。
崇祯七年(1634)
陕西各地农民起义;高迎祥等起义军至宝鸡,克麟游、陇州、扶风,尽杀“安插官”。
崇祯八年(1635)
明军追闯王战与凤翔官亭,农军被斩700余人。
崇祯九年(1636)
七月,高迎祥由汉中出陈仓,欲攻西安,途经周至黑水峪,被陕西巡抚孙传庭击败,被俘牺牲,李自成代为闯王。
崇祯十二年(1639)
麟游、扶风发生鼠、蝗、蝻等灾害。
崇祯十三年(1640)
扶风县农民起义,知县宋之杰出兵镇压。其他县亦有小规模起义。
崇祯十六年(1643)
十月,李自成军将领刘体纯至凤翔,知府唐时明顽抗。十一月,典史董尚质开城降迎。农民军又攻陇州,俘同知薛应珍。又攻宝鸡,其他县皆降。
清
顺治元年(1644)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大顺永昌元年),以王于耀为凤翔府尹。
顺治二年(1645)
关中州县皆降清。农民起义军贺珍部攻克凤翔、宝鸡、眉县、扶风等八邑,后败走陕南等地。
顺治四年(公元1647)
宝鸡、麟游、眉县等县出现农民反清起义。
雍正五年(1727)
陕甘两省是年起,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
嘉庆二年(1797)
白莲教起义军一支出斜谷关至五丈原,沿眉县、周至东去。
嘉庆六年(1801)
清军驻宝鸡、陇县,堵截白莲教义军进入关中。
嘉庆十八年(1813)
岐山三才峡伐木工人起义,聚众数千人。次年春被官军镇压。
咸丰八年(1858)
凤翔府及各县成立厘金局、卡,货物征收厘金。
咸丰十年(1860)
凤翔、眉县、陇州等县设回民义学。
虢镇商民聚众,反对厘金重税。
同治元年(1862)
凤翔回民放火起事,反抗清政府和民族歧视政策。岐山、宝鸡、凤翔、
同治五年(1866)
捻军进入凤翔府辖地,回捻联合战斗,一度占领陇、千、宝等城。在凤翔打死清军总兵孙立士。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十月,宝鸡县晁黑狗、岐山县李猪娃、王摇摇等贫苦农民,率领数万群众直奔凤翔府官盐总局(设于东关)与之理论,反对食盐官卖。盐局开枪射击,打死一名农民,群众被激怒,放火烧了盐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扶风千余群众,在张化龙领导下,手执旗帜,扛着农具,敲锣打鼓,奔赴县城“交农”,要求县官减路捐,减盐价、惩贪官劣绅,后斗争发展为武装起义。不久,起义军误中奸计而被镇压。
是年,官办凤翔府工艺厂成立,内设木工、漆工、织绸、织布、织带等场,师徒56人。
宣统三年(1911)
九月,(公历10月),宝鸡、凤翔等地群众响应武昌革命起义,发动起义,推翻当地清廷政权。凤翔县以李谦吉为知事。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
废府、州,置关中道,本区各县归关中道隶。
凤县双石铺索奋武集资兴办忠义永铁锅厂。
民国3年(1914)
4月,河南白朗反袁军进入陕西。一路由麟游折入岐山,克凤翔,经千阳、陇县人甘肃张家川。
民国5年(1916)
麟游人甄寿珊为讨伐袁世凯称帝,秘密联络杨荟祯、黄发等200余人组成铁血团。进攻凤翔城。后战斗失利而退。
民国6年(1917)
讨袁军郭坚部进驻凤翔休整;后在周至与耿直军联合,成立靖国军,郭任总司令。次年,陕西靖国军统一改编为六路,郭为第一路司令,占据凤翔。
民国8年(1919)
靖国军樊钟秀部进驻凤翔,与郭坚联合。不久,郭、樊被秦军收编。后郭坚被直军师长冯玉祥诱杀于西安。
“五四”运动发生后,凤翔各学校师生提出“抵抗日货”等口号,上街游行。
民国9年(1920)
12月16日,宁夏海源大地震(级),波及本区,房倒墙塌,死伤无计。
民国11年(1922)
陕西靖国军行营司令部驻凤翔。次年,凤翔有镇嵩军柴荣升部旅长张振甲驻防。
民国14年(1925)
赵伯经等在麟游高级小学组织“雪耻救国会”,参加的师生90多人。并组织师生上街游行,反对卖国,反对侵略。
杨虎城部进驻宝鸡。陇县、千阳、麟游均属杨部控制。
民国16年(1927)
岐山县已建立五个中共党支部,有党员33人。中共陕西省委“九·二六”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岐山县委,领导岐山、兴平、扶风、武功、凤翔等地党的工作。
民国17年(1928)
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十七路军第三师甄寿珊部教导团营长王泰吉(共产党员),率部在麟游县城武装起义。打响了我党在西府组织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起义人员至礼泉县后,分为三路出走,遭到地方民团围攻而失败。
陕西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由岐山迁至凤翔城。
民国18年(1929)
各县特大旱灾,饿死、出逃者过半。
中共陕西省西府区委成立。
民国19年(1930)
甄寿珊在凤翔组织西北民军。是年秋,甄被杀害于西安,民军瓦解。
民国20年(1931)
中共党员赵伯经率赵慧生团第三营于麟游县城武装起义。
陕西省银行设宝鸡、凤翔、陇县分行。
民国21年(1932)
张国焘、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1.6万多人,从湖北进入陕西,12月7日,一部沿今太白黄柏原、皂角湾一带去城固。
自民国18年起,关中连年大旱饥馑。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各地出现灾民反抗斗争。扶、眉、、陇、岐、麟等县农民纷纷掀起“交农”斗争。眉县、岐山参加农民约万余人,凤翔、扶风、麟游、阳、陇县也各有数千,他们手持农具,包围县城,要求当局减免赋粮,开仓放粮。
民国22年(1933)
6月以来,陕西连降暴雨,大小河流无不泛滥。宝鸡城南全被渭水淹没,魏家堡河段流量达6400立方米/秒。陇县、凤翔、岐山、扶风各县田禾受损者十之四五,房屋倒塌无数。
民国23年(1934)
凤翔至天水(甘肃)公路通车。
是年,宝鸡城有商号168家,行业10个。
民国24年(1935)
凤翔县酿酒作坊发展至54家,年产白酒384万斤。
凤翔县创办“福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程子华等率领红二十五军由洋县经今太白县的二郎坝等地到宝鸡县南鸡峰山、八鱼一带,宣传革命,打富济贫。
民国25年(1936)
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在师长陈先瑞领导下,到达凤县,宣传革命,建立秦岭游击队。
红二方面军肖克部占领凤县双石铺。在凤县张家窑、唐藏等地成立游击队,站岗、放哨,砍柴运粮,支援红军过境。
民国26年(1937)
陇海铁路通车宝鸡。
宝鸡陵原飞机场动工修建。
民国27年(1938)
春,侵华日军飞机11架次轰炸宝鸡县城,死伤近百人。
关中道改设为3个行政区,本区属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凤翔县城。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宝鸡成立。创建人为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中共西府地委在凤翔成立,吕剑人任书记。
民国28年(1939)
始建宝鸡至天水铁路。
南洋华侨援助八路军抗日物资(36辆汽车)运至宝鸡八路军兵站。
宝鸡至凤县双石铺修成轻便铁路。1946年拆除。
中共西府地委撤销,成立中共岐山中心县委,王宏谟任书记,负责岐山、眉县、扶风和西北农学院党的工作。
是年8月18日、31日和9月2日,日军共出动飞机86架次空袭宝鸡城,死伤365人。
民国29年(1940)
陕西省设千山垦区(含千阳县北部山区),本年已垦荒5.4万亩。
雍兴公司西北机器厂在岐山蔡家坡开办。
国民政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西安被服总厂宝鸡工厂开办。除龙泉巷工厂以外,并在河滩、店子街、益门镇等地设有分厂。
民国30年(1941)
2月,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凤翔迁至宝鸡县城。
宝鸡汽车行业成立抗日征车队。
是年,工业合作社在宝鸡成立各种合作社80多个,组织生产,支援抗战。
民国31年(1942)
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视察西北后返渝,途经凤州和双石铺。
从1938年至今年,中共党组织有很大发展,麟游、宝鸡、凤翔、岐山、眉县、陇县等地先后成立县工委或县委。
西北机器厂工人罢工,200多人被赶出工厂。
民国32年(1943)
国民政府实行花纱布管制。宝鸡县益门镇设花纱布管制局。
民国33年(1944)
3月22日,中共麟游县工委书记王乐天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宝鸡西关外高家坡下。
民国34年(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各地群众遍燃爆竹,集会热烈庆祝。
宝(鸡)天(水)铁路通车。
民国35年(1946)
中共西府工委和西府游击支队在旬邑马栏镇成立,以领导凤翔、彬县等15县的地下党组织。赵伯经任工委书记。
虢镇至陇县娘娘庙煤矿修成轻便铁路,总长72公里。
王震等率领八路军三五九旅途经凤县、宝鸡、陇等地,北返延安。
中共在岐山、麟游、凤翔、宝鸡等县相继建立武装游击队,支援解放战争。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任建元等到岐山活动。
至是年,秦宝工业区(宝鸡十里铺)有福新、大新两家面粉厂,有申新纺织厂、宏文造纸厂、宝光酒厂、太和纸烟厂、秦华棉毛纺织厂及手工业织布厂多家。
民国36年(1947)
虢镇业精纺纱厂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福利。
宝鸡县城南渭河大桥开工修建。
中共西府工委改组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府总队。吕剑人任西府工委书记。
至是年,宝鸡县城设有中央、中国、交通、农民、上海、金城、永利、工矿、陕西省、宝鸡县等银行10家,银号两户。
民国37年(1948)
申新四厂工人罢工,持续6天,旋遭军警镇压。
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西府战役,连克凤翔、宝鸡、岐山、扶风、麟游、千阳县城和虢镇、蔡家城、绛帐、常兴等铁路沿线重镇,后旋即放弃,转战北返。
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成立由彬县、长武、永寿、乾县、礼泉、兴平、武功、扶风、麟游、岐山、凤翔、宝鸡、千阳、陇县、眉县15县组成的西府分区。
在原中共西府工委基础上成立中共西府地委,在西府总队基础上成立西府军分区,李景膺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赵伯经任军分区司令员兼西府分区专署专员。
民国38年(1949)
△5月
8日,中共宝鸡地方委员会成立,吕剑人任地委书记。
2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原西府专署改为彬县专署。新设立宝鸡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千阳、陇县、凤县8县人民政府和宝鸡市人民政府,张育民任专员。西府军分区改设为宝鸡分区,陈国栋任司令员。
人民解放军20日攻克扶风县城,21日解放麟游县、岐山县,22日在凤翔县铁王沟地区消灭国民党五十七军和三十军三十师,俘三十师师长王敬鑫及二一五师参谋长以下官兵万余人,并在攻占凤翔城中,俘国民党
△6月
1日,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张育民等率干部至扶风县城。专署开始办公。
10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马步芳、马鸿奎部十七万余人,向宝鸡以东的已解放地区发起反扑,经人民解放军与之激战九天,敌军于25日溃败西逃。
宝鸡地委在户县秦渡镇召开全分区区长、区委书记以上干部大会,总结部署工作。
△7月
10日,中共宝鸡市委员会成立,张毅忱任市委书记。
12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向被包围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经16个半小时战斗,在扶风、眉县地区消灭胡宗南部4万余人,史称“扶眉战役”。13日解放扶风,14日解放岐山、眉县、凤翔、宝鸡。
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宝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张毅忱任主任。宝鸡市人民政府发出第一号布告,宣布宝鸡市人民政府成立,肖蓼任市长。原宝鸡县城区及虢镇、蔡家坡地区为市辖区域。
17日,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接见宝鸡地委代表,决定由军队干部组成三个工作组,在宝鸡市区开展宣传党的政策,动员工人尽快恢复生产,支援前线。
18日,宝鸡市军管会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会,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市军管会主任张毅忱到会讲话,号召复工复业,建设新宝鸡。
同日,千阳太白解放。
19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虢镇北原文广村召集军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扶眉战役”,部署新的战斗任务。
22日,宝鸡市警备司令部成立,陈国栋(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警备司令。
24日,下午1时半,宝鸡至西安段铁路恢复通车。
25日,陇县解放。
27日,中共宝鸡地委、宝鸡市军管会联合召开干部大会,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宝鸡地委书记吕剑人到会讲话,动员干部开展宣传工作,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28日,人民解放军在陇县固关地区消灭国民党马步芳部十四旅大部(3000余人),俘副旅长以下官兵500余人。
△8月
1日,宝鸡市2万多人集会,隆重纪念“八·一”建军节,庆祝宝鸡市解放。宝鸡地委与宝鸡市委机关报——《新宝鸡报》创刊(9月下旬停刊,编辑、行政等部分人员调青海日报社)。
5日,溃逃的国民党宝鸡县自卫团官兵610人在拓石车站向人民解放军投降。
17日,宝鸡市军管会发布《国民党特务人员申请悔过登记实施办法》。
22日,宝鸡分区专署命令各县、市限期禁用银元,要求“至9月底全分区一律禁用。”
△9月
18日,宝鸡分区和宝鸡市各界联合组成慰问团,慰问驻宝人民解放军。,
秋雨连绵,宝鸡分区各地倒塌住房2万多间,窑洞1600多孔,淹(塌)死91人,死伤牲畜279头(匹),受灾秋田32.53万亩,受灾村庄574个,共计人口7.8万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