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古蜀是怎样的情形?与中原是否有关系?
战国中后期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罗泌的《路史》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是否有可取之处?
为何史书上鲜有关于古蜀的记载,却留下蚕丛、鱼凫与杜鹃的传说?
古蜀文化(古蜀文化三颗明珠)
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记载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进献琼玉,祭祀河神,用大圭沉河”。
由秦博士伏生口授伏羲娥翻译晁错笔录的《书?夏书?禹贡》记载曰: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西汉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和遗作,参考《书》《春秋三传》《五帝系谍》等上古书籍而编纂的《史记》,其中描写古蜀地的文字多为秦汉时期,先秦时代的笔墨极少。
西汉蜀人扬雄《蜀王本纪》原文已佚,现版为明朝郑朴辑录,先秦古蜀的情形描述稍多,多为神话传说。
东汉班固《汉书》的《西南夷传》《货值转》《循吏传》和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基本沿用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叙述,仅增述了西汉之后的蜀地一些简易情形,先秦时期几无考据。
三国时期蜀汉旧臣来敏写的《本蜀论》原文已佚,只能在《水经注》中查阅到部分篇章。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对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叙述稍详,但苦无典籍文字,难逃窠臼。
唐代李白《蜀道难》载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的意思很了然,他也不知古蜀的前世今生,里面“四万八千岁”虚数的感慨却也道尽了古蜀艰难跋涉的历程。
自秦、汉以后,关于古蜀的文字记录寥若晨星,且言语偏颇。
然而,已出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迹不容争辩地向世人表明古蜀存在着辉煌的过去,埋于尘土的珠玉终究还是珠玉。
让我们从古蜀的起源开始,探究古蜀文明的发展历史——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的一部分,其结构较稳定,前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海浸从公元前5亿多年的寒武纪一直延续到前4亿多年的志留纪,盆地下陷成了早期的海洋盆地,喜马拉雅还在海里安静地躺着,这时的四川盆地和印度洋是完全连通的。
在生代早期,盆地周边发生加里东运动,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东部陆台上升为陆地,喜马拉雅山开始茁壮地成长。
约公元前2.99亿年至2.5亿年的二叠纪时期,地壳活动频繁。
在此期间,地表生态急剧变化,地球上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这期间灭绝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雌雄同体的,基因的延续和保存的方式单一,遇到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就极易造成大规模灭绝。
四川盆地海陆状态交替变化,盆地东部原始森林下沉,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了重庆附近的南桐、松藻、天府等煤矿,盆地西部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峨眉玄武岩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四川盆地发生了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成为汪洋,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西海”。
约公元前2.5亿年至2亿年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使得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脉,原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为陆台,海盆转为湖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这期间逐渐成型。
自此盆地再没有海浸历史,四川盆地内装的全是海水,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陆湖”。
接下来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时期,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陆湖”水分逐渐蒸发,渐渐有更多陆地露出水面。
此时盆地内原始森林繁茂,到处生长着蕨类、苏铁和裸子等植物,为后来三叠纪和侏罗纪永的荣煤矿形成和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的天然气富集区奠定了条件。
约公元前2亿年到一亿五千万年的侏罗纪中生代时期,恐龙是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的霸主。
盆地内恐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现代科学认为是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物变少和恐龙体型等因素,大型恐龙告别了地球生物的舞台,今天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博物馆显示了盆地内恐龙时代繁盛的过去。
还有一种可能是灭绝的那部分是雌雄同体的无限制生长的恐龙,而雌雄异体的恐龙经过变异和自然筛选后慢慢进化成了体型更小的生物和同时段的其他雌雄异体生物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约公元前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盆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
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釜山大断层,这些断层把盆地分成了三个部分: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山地,“陆湖”面积则进一步缩小到二万平方公里左右。
水面逐渐缩小,四周高山阻隔,盆地气候变得湿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上堆积了上千米厚,由此形成了红色和紫红色的沙、泥、页岩。
由于气候的变迁,裸子植物不断衰退,被子植物逐渐增多,“陆湖”里面的海水不断地蒸发和沉积,湖水浓度增大,盐分不断析出形成盐湖。盐湖慢慢被盆地周边高山上的江河带来的泥沙掩埋并保存在地层之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盐岩层,自贡一带的井盐就是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约公元前2000多万年的新第三纪,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再一次被抬高,喜马拉雅山则慢慢停止长高,稳定在了今天的高度。
盆地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海巨变,才有了今天的四川盆地。
约300万年至180万年的第四纪时代,因气候变化,盆地西北山地形成了大量的冰川。随着冰川的消融,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填满了四川盆地的凹陷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成都平原。
东部的巫山受两侧水系的冲击和侵蚀,慢慢被浸穿口子,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峡地貌,巴蛇之称就是这么来的。
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内湖水浩浩荡荡地经过三峡东流入海,盆地内高山上的支流水系也渐渐纳入进来,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母亲河--长江。
长江的贯通及支系水流量的增大,带走了大量的盆地湖水,盆地逐渐由封闭的内流盆地变为外流盆地,由沉积物堆积为主变为河流侵蚀为主。
盆地内水系自西向东的有:
贯于高山峡谷间自西北向南东的金沙江(山海经中称赤水,之所以称为赤水是因为古时金沙江里有砂金),往东是自北向南的平行状水系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盆地东部,长江自西向东穿行于平原、丘陵和群山之间,长江北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山海经中称黑水)、渠江、长江南有乌江、赤水河这些不对称的向心水系一起汇入长江东出三峡。
盆地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介于东经97°至110°,北纬26°至34°之间,西依青藏高原,东据长江三峡,北拥秦巴山脉,南临云贵高原,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盆地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
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南部是横断山脉,中部是四川盆地。盆地地形自西向东是高原、平原、丘陵、平行岭谷。
盆地气候复杂多样,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川西高原是寒温带至亚寒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霜期长,降水量少,日照长,湿度小;东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霜期短,降水量大,日照短,湿度大。
今天的盆地地形地貌和百万年前差异不大,除了森林覆盖率和水系有些许变化外,其他没多少区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