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期(总第57期)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月
JOURNALOFGUANGZHOUOPENUNIVERSITY
V0l_13N0.2
Apr.2013
近代汉语助词研究综述
王
虎
张
芹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大连辽宁
116021)
摘
要: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起步的,2O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真正发展,
各种专著和论文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也日益多样化和深化,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去克服,从而提升近代汉语的研究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近代汉语;助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3)02-0053-05
近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近代汉语是从晚唐五代到
清前后的观点。近代汉语的助词研究属于近代
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最能体现近代
汉语语法发展变化的一个方面。
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开
始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开始得更晚,在2O世纪2O年代黎锦熙提出了“近
代汉语”的问题,但偏重于词汇,直到20世纪
40年代,吕叔湘先生先后发表了《论“底”“地”
之辨兼及“底”字的由来》(1943)、《说“们”》
(1949)、《说代词词尾“家”》(1949)等
一
系列重要文章。这些论文被13本汉学家太田
辰夫誉为“开拓了前人未曾研究过的领域”、“近
代汉语的黎明”。⋯关于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也
是始于20世纪40年代吕先生的文章,70多年来,
近代汉语的研究不断受到重视,助词的研究成
果也不断见于各种专著和论文中,本文对20世
纪4O年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助词
的研究状况作大致的梳理。
一
、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成果
1898年,在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氏
文通》里,助词第一次作为词类的一种正式被
提出来。马建忠发现汉语所见“焉、哉、乎、也”
与欧洲传统词类难以对应,于是立“助字”一类,
并称之为“华文所独”l2】。20世纪40年代吕叔
湘先生的《释中“在”、“著”
二动词》(1941)和《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
(1943),是现代近代汉语助词研究的开山之作。
随着人们对近代汉语认识的不断加深,70
多年来大量近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
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
通论性专著研究和专书研究。
(一)通论性专著研究
7O多年来,产生了一大批通论性的专著设
专门章节对近代汉语助词的产生、类型、发展
演变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王力先生的
《汉语史稿》(1958)是我国第一部语法史专著,
书中论及了近代汉语中形尾(助词)
“得”、
“了”、“着”、“过”的发展演变,使人们
对近代汉语助词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口向熹的《简
明汉语史》(1998)主要探讨了近代汉语中结
构助词“的”、“价”的发展,并认为结构助
词“的”兼有中古汉语“底”、“地”、“的”
的各种用法。l4冯春田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唐代笔记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100),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WJQ2012013),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2BYY004)。
收稿日期:2013—03一O1
作者简介:王虎,男,副教授,研究生,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张芹,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2013年第2期(总第57期)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01.13NO.2
(2000)讨论了近代汉语助词“底”、“地”
的来源及其结构的兴起及发展演变,同时探讨
了类似结构助词的“家(价)”和“馨”、“许”、
“生”的来源及用法等问题。l5蒋绍愚的《近
代汉语研究概要》(2005)着重探讨了动态助
词“了”、“着”和结构助词“底”、“地”、
“的”的产生和发展,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l6]
蒋绍愚、曹广顺的《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2005)综合了各家的观点,对近代汉语助词
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地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
了解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情况。『7
(二)专书研究
近代汉语助词在专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十
分显著,
“专书研究”就是就近代汉语著作中
的助词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如赵金铭《敦煌变
文中所见的“了”和“着”》(1979)就敦煌
变文中所见的“了”和“着”字进行一些初步
的归纳和整理,为揭示“了”和“着”的发展
过程提供线索。[8祝敏彻的《中
“地”“底”的语法作用》(1982)对《朱子语类》
中的结构助词“地”和“底”的来源及语法作
用进行了探讨,文中认为“底”来源于“之”,
也来源于“者”。l9木霁弘的《中
的时体助词“了”》(1986)全面收集和分析了《朱
子语类》中的“了”字,阐明了“了”作为时
体助词的完成年代是在南宋时期,文中认为“了”
在《朱子语类》中有三个不同层次 的用法 :一
是 《朱子语类 》“了”字用法的继承性;二是 《朱
子语类 》 “了”作为时体助词的地位 已经确立;
三是 《朱子语类 》中时体助词 “了”用法复杂,
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汉语时体助词 “了”的作用 。
n叫曹广顺 《< 祖堂集 > 中的 “底” ( 地 )
“却 ”
( 了 )
“著”》 ( 1986 ) 以 《祖堂 集 》为基本
材料 ,参考唐宋两代其他文献 ,分析了 《祖堂集 》
中助词 “底” ( 地 )
“却 ” ( 了 )
“著”的使
用情况 ,并对它们在唐宋之际的发展 变化作 了
探索 [111~ 李崇兴 《< 祖堂集 > 中的助词 “去”》
( 1990 )阐述 了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 “去”与 “却”
在语音、语义上有密切联 系,文中认 为表示动
作完成的“去”是 由趋 向动词 “去”发展来 的,“去”
由于受 “却” 的排挤 ,所 以它的表示 动作完成
的作用未 能充分 施展。『1 卢烈 红的 《< 古尊宿
语要 >代词助词研究 》 ( 1998 ) 全面研究 了 《古
尊宿语要 》的代词和助词 ,较好地描写了 《古
尊宿语要 》的代词系统和助词系统 ,同时又联
系 同期和前后 时期 的语料 ,进行 了比较 ,探讨
了代词旧体系 的衰亡和代词 、助词新体系的起
源 、发展 。ll 林 新年 的 《< 祖堂集 > 动态助词
研究 》 ( 2004 ) 研究 《祖 堂集 》中与现代汉语
助词系统密切相关 的五个助词:“了、却 、著(着 )、
得 、过”,并对它们进行 了语法化等级的系统
描写,这在汉语史上是对 《祖堂集 》助词研究
的首次尝试。此外 ,还将它们与唐宋时期 的其
它重要文献进行历史纵 向的比较,探讨这些助
词语法化的诱因、机制和过程。ll卅温振兴的 《<
祖 堂集 > 助词研究 》 ( 2006 ) 对 《祖堂集 》助
词 系统进行了穷尽性共时描写 ,在此基础上将
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结合起来 ,深人考察了 《祖
堂集 》多个助词 的演变历史 ,并尝试梳理出了《祖
堂集 》助词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三种关系类型,
即 “同步引 申”、“同化引申”与 “合流引申”。ll 】
二、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内容
对于近代汉语 的研究 ,学者们一直 以来致
力于语源考证 和语法研 究上 ,近年来 随着研究
的不断深人 ,研究 近代汉语的学者们试着探索
一
些新的领域 ,如对 近代文献 的考察、对方言
中助词的研究等。
( 一 ) 近代汉语助词的语源考证
近代语法学家们非常热衷 于对助词语源的
考证 ,并涌现 了大量 的研究成果 ,这在一些著
作和论文 中均有体现。曹广顺的 《近代汉语 助
词 》 ( 1995 ) 描述 了近代汉语 中常用的 18 个助
词的产生及演变过程,书 中认 为近代汉语助词
系统主要 由动态助词 、事态助词 、结构助词 、
语气助词 四个小类构成 ,其中对动态助词讨论
最多 [16]o俞光中的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 1998)
对近代汉语 中的部分助词如 “底”、“地”、“的”、
“来”、 “那 ”、 “里”等的来 源及产生进行
了探讨 ,并阐明了 自己的观点 。【l 此外还有一
大批论文对近代汉语助词 的语 源研究给予高度
关注 ,如胡竹安的 《概述词 “来” 的出现及其
由来 》 ( 1959 ) 赞同吕叔湘的观点 ,认为 “来”
的最早形式是 “以来 ”,列取唐五代及宋代作
品中有 “来”的例句阐述 “来”的出现及由来 。
[181吴福祥的 《尝试态助词 “看”的历史考察 》
2013 年第 2 期 ( 总第 57 期 )
广州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
Vo1.13 NO.2
( 1995 ) 以历史文献为依据 ,对汉语尝试态助
词 “看” 的产 生与演 变作初 步 的历时考察 。l1卅
蔡镜浩 的 《重谈语助词 “看”的起源 》 ( 1990 )
阐述了语助词 “看 ”的来源 ,认为语助词 “看”
是 由表测试 义的动词 “看”虚化而形成的 ,这
一
现象早在南北朝 时已经存在 ,故应该认 为语
助词 “看”最早 出现于南 北朝的 口语 中。l20】此
类文章还有江蓝生的 《吴语助词 “来” “得来”
溯源 》 ( 1995 ) 、梅祖麟 的 《词尾 “底”、 “的”
的来源 》 ( 1988 ) 等。这种溯 源性 的研究成果
不仅使我们较 清楚地了解汉语 的历史 ,同时也
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工作提供了支持 。
( 二 ) 对近代汉语文献的研究
对文献的研究主要是对近代汉语研 究资料
即近代汉语 时期反 映 口语 的文字 中的助词作举
例或穷尽性考察 ,多角度加 以研究 ,总结该部
作 品助词 的使用特点。近年来这方面 的研究无
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如对 《祖
堂集 》、 《朱子语类 》、 《古 尊宿语 要 》等文
献 中的助词系统的考察 ,由于前文已简单介绍,
此处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有 的学者还进一步
深入 ,进而勾画出某一个时期助词的使用轮廓 ,
如钱学烈 《从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看助词 ‘了”、
“着”、 “得 ’的虚化 》 ( 1993 ) 通过 对王梵
志诗 和寒 山诗及部分唐诗 的研究 ,具体分析 了
“了”、 “着”、 “得”3 个虚词各 自的演变阶
段和年代 ,试图描述其轨迹 ,寻找其短律 ,以补
充 和修正前人说法之不足。[2 黄锦君的 《二程
语 录 中的 “得”》 ( 2002 ) 在穷尽性 地考察 了
二程语录中 “得”的用例的基础上 ,通过对 “得”
的全面研究 ,展现了 “v+ 得”、 “V+ 得 + 补”
及 “v 十得 + 宾”句式中 “得 ”的性质及其 “得”
后补语及宾语复杂多样 的形式 ,反 映了北宋 时
期 “得”的语法意义和特点。I2
( 三 ) 方言与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
对方 言中助词 的研究是汉语研究 的重要 内
容 ,方言中助词的研究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
有 助于近代汉语 助词 的研究 。梅祖麟的 《明代
宁波话 的“来”字和现代汉语 的“了”字 》( 1981 ),
作者认同赵元任先生的观点 ,认为句末的 “了”
以前 大概是 “来 ”字 ,并举例论证 此观点。【2。
马希文 的 《北方方 言里 的 “着”》 ( 1987 ) 就
北京方言对 “着”字的音 、义做个初步的整理 ,
并 与汉语书面语略加 比较 ,从这个角度对于如
何规范化提 出一点建议 。_24 宋金兰的 《汉语 助
词 “了”, “着”与阿尔泰语言的关系 》( 1991 )
对 汉语 助词 “了” 、 “着”的产生和发 展提出
了新见。通过对 “了”、 “着”与阿尔泰诸语
中若干词尾 的对 比分析 ,作者认为 “了”、 “着”
的产生和发展跟 阿尔泰诸语 对汉语 的长期影响
和渗透有关 。I2 柯理思 的 《北方话里表示可能
的动词词 尾 “了”》 ( 1995 ) 考察 了山西 、山
东等地 区部分方言的 [VC了] 式可能补语 ,对语
言材料分析整理 ,探讨 了三种词尾 “了”之间
的关 系,并 推论 [VC】与 [V 得 C] 这两种形式 中
表示可能的 “了”与 “得 ”的功能。【2刮
三 、近代 汉语 助词 研究 的理 论和方 法
在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过程 中,除 了采用
诸如语音探源法、计量统计 、方 言佐证等相对
传统 的研究方法外 ,还吸收了一些新 的理论如
语法化理论等。
(一 ) 通过音义探求语源
通过语音 、语 义来探求 助词 的语源也是近
代汉语研究者常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助词 的发
展演变往往能从语 音、语义上寻找到一些蛛丝
马迹 。吕叔湘的 《论 “底”、 “地”之辨及 “底”
字的由来 》( 1943 ) 在探讨 “的”如何代替 “底”
和 “地”的问题时 ,作者提 出由于语音的演变 ,
“底 ”和 “地 ”逐渐改写做轻声的 “的”的观点。
口 赵金铭的 《敦煌变文中所见 的 “了”和 “着”》
( 1979 ) 认为 ,持续貌词尾 “着 ”是 由六朝 时
的方位介词 “着”f即静态 的“着 ”)演变而成的。f2 8]
( 二 ) 计量统计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初期往往对某一个代词例举
大量实例进行分析 ,随着研究 的深入 ,近年来
对近代汉语代词 的研究 ,不再满足于举例性的
质 的分析 ,而是同时进行量 的统计 ,在研究 中
引进数量统计方法 ,并进而把数量变化的规律
作为语言现象在时间 中变化 的尺度来使用。不
同时期 内语言现象 出现的量 的变化既可以更 准
确地显示 出质 的变化情况 ,又可 以作为语 言材
料 的时 间标志。计量统计在现在的助词研究 中
被广泛采用 ,如吴福祥的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 》
( 1996 ) 对 《敦煌变文 》中各类助词 的用例作
了统计 ,这样可 以使我们对南北朝 至宋初助词
2013 年第 2 期 ( 总第 57 期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1.13 NO.2
的使 用情况有更 深入 的了解 。l2 温振兴 的 《<
祖堂集 > 助词研究 》 ( 2006 ) 分别研究 《祖堂
集 》中与现代汉语助词 系统密切相关的五个助
词 :“了、却 、著 (着 )、得 、过”。文章应用数
据库手段 ,全面收集这些语言成分所出现的句
子 ,根据它们在句子 中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内容 ,
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详细分析 、论证 、统计它
们作为谓语动词、结果补语 、能性补语 、趋 向
补语 、动相补语和动态助词的使用次数 、句法
结构形式 ,使我们对 《祖 堂集 》乃至唐五代 时
期的动态助词系统面貌有较全面的把握。¨3o】
( 三 ) 方言佐证法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密切 ,一
方 面,现代汉语方言 中的语 言现象有不少可以
从 近代汉语 中找到来源,另一方面,近代汉语
的一些语言现象虽然在普通话 中已经消失 了,
却能从方言中找到。单凭近代汉语文献这些 “死”
的材料并不能解决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中的所有
问题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汉语方言这些 “活”
材料。只有把近代汉语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结
合起来才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 。学者们在进行近
代汉语 助词研究时也往往把两者结合起来 。如
乔全生的 《试论北京话 、晋南话对唐 以来助词
“着”的类 化作用 》 ( 1996 ) 从方言 的角度 阐
述 了北京话 。晋南话对唐 以来助词 “着”的类
化作用。【
3 林立芳的《梅县方言的 “来”》( 1997 )
着重讨论助词 “来 ”和语气词 “来”的用法 ,
并将其与普通话的 “来”加以对照 比较 ,显示其
独特个性。文 章还试 图探讨助词 “来”和语气
词 “来 ”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并将其 与普通话
“来”的变化轨迹相映照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 ,
说 明普通话与梅县方言之间同根同源的关系。l3
( 四 ) 语法化理论的运用
随着研究 的深入 ,近代汉语研究 者不再满
足于对 近代汉语现象的简单静态描写 ,而是 向
更 深的层次挖掘 ,探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不
少学者对助词的语法化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
开拓 了助词研究 的新视角 ,如吴福祥的《重谈 “动
+ 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 “了”的产生 》
( 1998 ) 试 图对动 + 了 + 宾 ”格式 的来源和完
成体助词 “了”的产生重作解释。作者认为 ,“了”
现在 “动 + 了 + 宾格式里虚化 为动相补语 ,然
后带 上宾语就形成 了 “动 + 了 + 宾”格式 ,最
5 6
后 “动 + 了 + 宾 ”格式 中的动相补语 “了”进
一
步虚化变成完成体助词 。[3 张谊生的 《从量
词到助词— — 量词 “个”的语法 化过程 的个案
分析 》 ( 2003 )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由量词 “个”
发展为助词 “个”的进化历程和虚化诱 因,其
发展主要经历了从无定标记到指称标记 ,从述
宾结构到述补结构最后作为补语标记的结构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