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2022年中考热点必考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

​2022年中考热点必考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

​2022年中考热点必考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热点推荐热点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热点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一)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开始于维新运动,因此有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维新运动。

1、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对近代化的作用

(1)思想主张

运动名称

思想主张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维新运动

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2)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

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3、近代化精神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是: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二)中国经济近代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影响: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

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进行改造:1953-1956年

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1、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近代人的企业,但多是西方殖民者开办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电讯。洋务运动时,中国的军队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海军。甲午中日战争后和清末“新政”期间,又开始编练军事组织、武器装备近代化的“新军”。

2、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

1858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初,清政府开始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机构。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此后,经过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行政机构被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的行政机构所取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此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进一步完善。

推荐目录

2022年中考各科押题资料(word版)

微信18205613175

2022年中考英语作文押题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押题

3、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始建立新式学堂,并且开展留学教育。

戊戌变法期间,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废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鼓励留学教育。虽然,上述措施大都被废除,但它们还是冲击波了旧的封建教育体制。

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此后,中国出现第一次近代以来留学高潮。留学生在国外接受西方近代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的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完善的近代教育体制。

4、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不断产生,他们的出现使中国人民反对旧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1、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2、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最终导致戊戌变法只维持了103天,辛亥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

3、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4、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5、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决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7.实质: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8.前提:在中国近代,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五)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不利条件。

(1)资金条件:没有充足的资本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技术条件: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人才条件:只有经济开动的人才,缺乏能把握国际现代化大势和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思想条件: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两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勾结起来,扶植反动派作为他们的统治中国的支柱。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般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挫败中清醒过来,反而仍然愚昧无知,不思进取。

(六)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发展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面是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随着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趁早淡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在中国,直到1905处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

(5)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2022年中考历史观点论述题汇总

目录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获取请加微信 18205613175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2022年中考各科押题资料(word版)

目录

【道法学科】

【历史学科】

【语文英语学科】

2022年中考英语作文押题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押题

未完待续

上一篇: 华师专家研究成果 || 陈群: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理念和路径研究——以“小科学家培养工程”实践为例
下一篇: 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