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课改中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⑴。该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征,按类型可分为认知型、技术型、应用型、综合型、宏观型等,它成为基础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体现出指导与自主、基础与研究,分科与综合、理论与实践、校内外、课内外等的有机结合与兼顾。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其它省份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没有失败者,学生在动态、多元、主动的研究学习环境中,超越了传统课程侧重于机械性、接受性、内向性的不足,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了师生主动求索的进取精神,并已迈出了认识社会自我行动探究第一步,因而受到广泛欢迎。
一、课题活动计划表
1、主题名称
2、课题名称
3、组长及小组成员
4、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5、研究背景(课题立论依据)
6、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8、研究方法、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9、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制作模型、图片、网页、视频资料等)
二、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1、本组课题名称及记录者
2、课题所属班级小组
3、活动形式及活动时间及活动地点
4、活动成员及指导教师
5、活动内容(1、目的与方式2、过程记录3、问题及办法4、收获及感受)
三、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表
1、编号及课题名称
2、组长及成员及导师
3、结题报告及报告执笔
4、附录材料
5、成果概述
6、成果体现的依据
7、实物材料(编号、名称、制作者、内容与功能、数量)
8、相关统计(参考书目及资料清单、浏览相关网页)
9、课题展示方式及相关说明
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编号及课题名称
2、组长及成员及导师
3、报告内容
同学们可在教师辅导下自主结合成立小组,选定课题后逐步完成任务。最新历史教科书专门附设了22个研究型课题参考题,大体上的模式有:
1、收集文献资料后进行分析总结如“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2、写论文以得出结论,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探究”;
3、开展调查研究并写调查报告:如“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4、罗列人物小传,如“著名科学家传略”等。
新大纲强调要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人物小传、历史题材调查报告;收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等。
诚然,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更具体的研习题目,并确定研习方式。选题思路主要有:
⑴上级提供的现成课题;
⑵教师和专家经验的总结及系统化,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⑶学生平时所积累与感悟的整理加工;
⑷同步教学中疑难的突破;
⑸具体社会实践经分析、比较、归纳所获取的心得;
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除了新课标内所附的“评价拿破仑、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参考题目以外,还可自主选取其他题材,如:《姓氏文化”》,《关于中美二十一世纪关系》、《试论台湾问题》、《二战中日本失败原因之我见》、《我看光绪皇帝》、《论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宋江其人》等。教师也可作一系列讲座为铺垫。
1、《本地文化名人》;2、《解读(梧州)》;3、《当代有才人,独领风骚——梧州历史文化中现代化因素的发掘》。4、《****诗词与时代风云》、5、《黄埔——将帅的摇篮》;6、《中国梦——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7、《钓鱼岛问题猛醒吧,日本》;8、《兩岸统一,台独分子的梦醒时分》;9、《广西的骄傲中国的脊梁——近代梧州名人》10、《逐鹿南海》;11、《关注中国周边安全》;12、《西部在召唤——我国历史上的广西开发》等
五、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原则
由于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恰当与否事关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端乃至全局,那么在动员、统一认识、介绍知识背景的基础上选好课题尤为关键,其中主要途径有:
1、集体确立共同主题而具体子目在大家讨论后协调;
2、由现成的、指导老师或上级所提供;
3、学生自发形成等途径。
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开展历史研习活动,选题中避免“偏、难、旧、空”误区,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
一、示范性:“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首先发挥主导作用,要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营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浓郁氛围,因势利导,再酝酿“确立课题”。
1、公布教材的参考性题目,针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科内专题系列知识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相关学科的主题寻求切入点。
2、树立典型,提供范例。
3、确定人员后把课题逐步分解,由点到面,做到合理规范。例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课题按门类可细化为对工业、交通、教育、军事、科技等项目,按地域细化为广西或广东等地。“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可从背景、进程、人口迁徙、文明融合、行政区域沿革、梧州市、县方志、宗谱家谱等角度入手。
二、主体性:首先立足于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信息敏捷,精力充沛等优势,授之以渔。其次以学生为本,重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即教师不是绝对权威,而是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真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相信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消除顾虑,切忌包办一切。还要消除某些应试教育干扰,在价值取向上侧重于学生兴趣的诱导、个性的张扬,给予每个人展示和进取的多元机会,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三、可行性:虽选题可海阔天高,余地极大,但要因地、因时制宜。先发掘现有条件,量力而行,自身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时间、信息资料等主、客观制约因素,扬长避短,选取素材来源广、易收集,指向明确,便于操作的内容。同时经充分的咨询论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寻求最有价值的内容,贴近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找准切入口。再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实际出发,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等结合起来。在此万不可淡漠、轻率盲目,若好高骛远,刻意追求大跨度、深分析;或贪多求全,如此只会事与愿违。例如:“革命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化”即有很强的地域性。
四、现实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生关心时事,例如扶贫问题、中美、中日关系、台海危机、朝核问题与中东和平等极其令人关注。大家应注意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当代身边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活学活用,确保针对性和时效性。近年文科综合高考密切结合时事热点,例如去年的“中国和平发展、钓鱼岛冲突问题,中国梦”;“美国次贷危机,中国西部开发、反腐倡廉、三农问题”等。抓住许多热点“朝鲜半岛风云、长征探秘、宗谱探寻”等,尤其借助某些重大纪念活动如十八大、台海交往、空气污染 等,不妨展开“血沃中华——中共广西英烈、辛亥革命与梧州”、“从病夫到巨人——20世纪以朱中国体育历程”等的探究。
五、创新性:“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所谓“研究是最有效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传统思维中存在偏重求同、单向、演绎性思维,注重重复性、教条式,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即相当欠缺。因而应打破思维定势,珍惜奇思异想,似乎荒唐的,并非没有价值,要消除保守、盲从,鼓励标新立异,自成一家之言,保留独立见解,有意识地提高批判能力与思辩能力,在研习的广阔天地中逐步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全员性:活动不仅应面向全体,要求人人参与,班级中积极协调配合,因为参与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还要集思广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分享学习,动员各科教师、家庭成员和朋友及其他相关社区人员投入,多多益善。
此外还有前瞻性、开放性、层次性、典型性、协作性等。
研究性学习如同一个楔子,冲击了传统教学领地。万事开头难,我们尤其要把握好选题这关键的第一关,那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与历史素质教育目标也就大大接近了一步。
周海波整理
2013、3、1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