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爱读书:看麦克卢汉如何《理解媒介》

爱读书:看麦克卢汉如何《理解媒介》

爱读书:看麦克卢汉如何《理解媒介》爱传播 以情怀立命,用实力安身作者简介: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

爱传播 以情怀立命,用实力安身

探索地球村_探索地球村视频_探索地球的店铺下载

作者简介: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多伦多大学英语教授,著有《古登堡群英》(1962)、《媒介即信息(1967)等。麦克卢汉一生勤于学问,拿了5个学位,完成了几次重大的学术转向:工科——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社会批评——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终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麦克卢汉的著作如天书,文字诡谲俏皮书信则明白如话。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惊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本书介绍: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通过对不同媒介的比较,以及与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作者勾画了一种电子媒介文化社会的图景,并对其发展趋向作出了某些预言。

内容概要: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提出了四种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地球村。第二部分是应用篇,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

一.媒介即讯息

“任何媒介及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他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不是内容,而是媒介自身,一切媒介对人类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和媒介传达的外在信息没有关系,是媒介本身在改变着人类社会。

麦克卢汉举了“电”这个例子来阐述媒介,因为“电”是没有“内容”的媒介,它的直接影响就在于对社会的改造作用,而这种作用就是媒介的本质属性,即“讯息”。再比如“电视”这种媒介,它给人的直观印象即是由其传递出的“内容”,然而“电视”的本质却并非如此,它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但这是不是说媒介的内容不重要呢?

其实,还有一个例子也从侧面证明了麦克卢汉在突出强调媒介对社会的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媒介内容对社会的影响。著名学者郭镇之在1999 年访问了麦克卢汉的传人———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在访谈中埃里克提到了媒介内容的重要性,他说:“对观众而言,内容的重要性就好比鱼钩上的鱼饵。鱼饵对鱼是重要的,是要让鱼感兴趣的,但鱼钩的真正效果在钩子,而不在鱼饵。鱼钩和鱼饵的效果是分离的。内容有效果,但鱼钩总有它自己的作用。

二.媒介是人的延伸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

《理解媒介》的副标题是“论人的延伸”, 这是他的基本立场, 贯穿著作始终。在他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大众传播媒介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比如弓箭是手臂的延伸,轮子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 口语是思想的延伸,文字是口语的延伸,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 印刷术是文字的延伸,近代机械文明、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义是印刷术的延伸,电子媒介是大脑的延伸, 网络是大脑的延伸, 如此等等。

正如麦克卢汉在第一版的序言中说的:“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而这一思想的由来,是麦克卢汉受生理学上“自我截除”的启发。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当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解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

举个例子,文字与货币媒介加快交换过程,形成新的负担,造成压力,这就构成腿脚需要延伸为轮子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从人身上“截除”脚的功能的直接原因。然而,“自我截除”不仅促推新媒介的产生,还使人陷入“麻木状态”。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这一延伸还要求其它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为了避免新技术带来的痛苦和迷乱,中枢神经就阻塞感知,使人陷入一种麻木状态。

三.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形态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具有清晰度高、信息量大、参与度低的特征;而冷媒介是清晰度低、信息量少、参与度高的媒介。比如广播是一种热媒介,其传达给受众的信息量足够丰富,使受众的参与空间相对较小。而电话是一种冷媒介,它传给受众的信息量较为单一,需要较高的参与度。

然而,由于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划分并没有严谨的逻辑阐述,因此引发了很多争议。比如对于麦克卢汉将电视归为冷媒介,很多读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电视应该是热媒介,因为电视的性质与电影雷同。但是,麦克卢汉当时的电视与现在不同。当时的电视,剧情缓慢,冗长,乏味,仿佛只是家庭主妇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给人的感觉是非连续性的,有间隔的。而电影则剧情紧凑,连贯,需要观众全身心的投入,给人连续,无缝衔接的感觉。因此,作者将电视当作冷媒介也有可通之处。

四.地球村

“地球村”这个词语,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与他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三段论相关。

在麦克卢汉看来,部落时代人们的各种感官是平衡的,在随后的非部落化时代,拼音文字以及机械印刷搅乱了感官之间的平衡,但是电力时代使得重新部落化成为可能。

他在书中写到,由于瞬息万里的电力技术,地球再也不可能超过一个小小村落的规模。城市大规模形态的性质,必然要像淡化出的电影镜头一样逐渐消融。

在麦克卢汉的那个时代,这一想法毫无理性可言。而在50多年后的今天,其预言的“地球村”在电子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已然成为了现实。因为在网络、电力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一些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麦克卢汉可谓是最有才华的”预言家“。

该书第二部分就是围绕麦克卢汉“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而展开论述的,作者不惜地笔墨分析了26种媒介,其实旨在说明不同阶段的媒介影响人的生活的方式,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

在口语传播期(部落式),人们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用口语进行面对面交流,人的各种感官完全调动,没有分割,它的作用是平衡的。部落圈子里的生活,形成一个无形的网络之中。

在拼音文字和机器印刷传播期(非部落化),随着媒介的发展,各种媒介打破了人的感官平衡。麦克卢汉在书中主要阐述了印刷媒介的作用,他认为印刷媒介打破了感官的平衡,使人只注重自己的视觉感官,而不像原来那样调动所有的感官。书面倾向于一种分离和专门化的行为,这使人们不再依靠部落式的生活方式,走向非部落化。

在电子媒介传播期(重新部落化),经过媒介的不断发展,人的感官不断得到平衡。麦克卢汉认为电力技术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因此它具有极大的整合力量,可以为我们的感官带来新的平衡,使我们重新走向部落化。

结语:

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里,他这样写道:“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吓。“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

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放弃因为、所以那类的推断。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探索。”当他说他探索的时候,他指的是他喜欢发现和辨识、用双关语等类似的技巧,而不是利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测试等学院派的传统做法。他在学术上的艺术尝试,以及传统社会科学界对媒介本身研究的忽略,使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他毕生工作的学术圈里要遭到冷遇。

如今,我们深刻了解到麦克卢汉对媒介的高瞻远瞩。他高屋建瓴、视通万里、跨越古今的磅礴气势令人折服。放眼看去,整个媒介领域充满生命的网络信息、虚拟空间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不得不说媒介确为人的延伸,它的发展势力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的更加锐不可挡。

(参考:“传播学”、“媒影谈”)

LIVE WITH PASSION LIVE ON STRENGTH

QQ交流群 : 426125278(全国) 463383718(华科)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爱传播研

投稿邮箱:2462025437@qq.com

上一篇: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招聘启事
下一篇: 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 奋力开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