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于慎行自幼天资聪颖,且学习勤奋,17岁时就高中举人。在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上,主考官提出要为其举行成人之礼。年纪轻轻就获此殊荣,换作别人早就磕头谢恩了,于慎行却以自己未奉父命,婉拒了主考官。在之后的为官路上,于慎行一直坚守自己忠厚平恕、襟怀坦白的性格;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第一。
于慎行(于慎行墓地)
于慎行担任明神宗日讲官期间,一次,于慎行等人讲完课,听得如痴如醉的明神宗非常高兴,派人取出许多历代字画,让日讲官们赋诗题字以作留念。日讲官们都争先恐后地赋诗题字,唯独于慎行站在字画前面纹丝不动。明神宗不解,问其原因。于慎行却当众承认,自己字写得不好,怕玷污了名画。明神宗听后称赞其诚实、耿直,特许由他人代为题字,还亲自写下“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予于慎行,以示嘉奖。
于慎行因忠厚耿直,也得到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赏识和器重,成了张居正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于慎行对恩师很是敬重,但他并非在任何事情上都支持恩师的做法。
张居正的新政虽然对当时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专横独断的作风逐渐引起了满朝文武的不满。御史刘台因看不惯张居正的行为,上书弹劾他专恣不法,结果被捕入狱。慑于张居正的权势,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去看望刘台。于慎行不管这些,亲自去看望刘台。张居正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当即叫来于慎行责问。于慎行看着满脸怒气的张居正,认真地说:“刘台没有过错,我应该去看望。”
后来,张居正的父亲病故。按照丁忧礼制,张居正应暂停职务,回乡守丧。但他大权在握,不愿回去,就授意门生上书“夺情”,明神宗予以批准。此事一出,满朝哗然。于慎行再一次不顾恩师的颜面,与其他大臣联名上书,以纲常大义、父子伦理为由,劝谏明神宗收回成命,最终没能如愿。得知有人上书,张居正固然不高兴,但自己违反祖制在先,也没放在心上。可得知是于慎行带头上书,张居正忍不住问:“可远(于慎行的字),我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对我?”于慎行真诚地对张居正拜了拜,严肃地说:“虽然您是我的恩师,但破例‘夺情’违反祖制,不合规矩。”
果然,“夺情”一事虽然让张居正多执掌了几年朝政大权,但也让其逐渐失去了明神宗与满朝文武的拥护。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反对势力执掌朝政。在反对势力的胁迫下,明神宗下令查抄张居正的家,以前受过打压的官员无不拍手称快,纷纷上书将其满门处决。眼见张居正一家就要满门不保,于慎行急忙写信给主持抄家的官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才最终保全了张居正八十多岁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
凭借忠厚正直、实事求是的为官作风,万历三十五年,于慎行更是名列七位辅政内阁大臣之首,加封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此时,于慎行已重病缠身,任职不到数日便病逝了,享年62岁。明神宗嘉其一生刚直,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于慎行一生刚直不阿,从不因一己之私丧失原则,最终赢得了皇帝和满朝文武的一片赞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