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广东
柯建华
【专题考点概括】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
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
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
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
思主义,再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
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比较重要
的思想解放潮流,从被动到主动,从现象到本质,由“照搬”到结合国情,从而使中国一
步步地走向了近代化,为未来的阶级探索革命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旧势力
和反动势力的阻挠,中国社会发生过短暂的封建复辟,革命实践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但无
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捍卫了自己的信念和革命的成果,最后经过艰苦卓绝
的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摆脱了
100
多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迎来了中华民族的
新生。他们的精神和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专题考点分析】
纵观近五年来的文综历史试题,其特点是前三年特别注重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近两
年出现一个新趋势,即重视政治史,在形式上采用小专题的形式命题,进行知识重组,考
查的范围比较广泛,
内容比较深刻。
如考查儒家思想与西方学说的融合以及近代教育改革,
要求说明其内容、目标、背景及指导思想;综合考查“向西方学习”演变的线索、内容及
特点,要求说明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先进中国人如何融合西方
思想文明。此外如林则徐的历史活动和思想、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思想的变化、政治民主
化的曲折发展历程等,既有细小知识点的考查,又有学科综合的考查。因此,对于广大同
学来说,踏踏实实地搞好历
史学科内的专题复习,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要
注意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化,尤其需要注意辛亥革命前后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注意
中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不能实现的历史原因。
此外,面对文综历史高考命题趋势,在
2007
年历史备考复习中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些
“方向性”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注意:
.关注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学术观点有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注重多层次能力的培养。从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考查来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很高。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能力。
.注意专题的“小切口、大跨度”和“大跨度、高归纳”两种特点。这要求我们对
传统的专题复习要进行改造和整合。具体要求是:一方面要联系古今中外构建专题体系,
另一方面要在专题体系下建立小专题版块。
【创新试题设计】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著述了各种文献典籍。回答
—
题。
.特别关注了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的书籍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