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介绍
本书以北京大学历史系叶伟教授在MOOC平台上讲授的《中国古代史》公开课为基础,经过精心编撰和打磨,用二十余万字叙述了中国古代史从史前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重要史实、突出特点等。全书共分为14章,以适应普通高校非历史专业学生一学期的教学安排。有的章节围绕朝代,介绍基本事实;有的章节围绕历史发展规律,关注更大时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总体面貌。在编写过程中,作者根据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成果,增加了延伸阅读文章;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学科特点,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拓展了思想政治内容。 本书还配有课件和作者的讲课视频。
目录
简介/ 001
第一讲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多元的古代社会 / 001
1.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 001
2. 迷雾中的夏文化 / 011
3. 商代青铜文明 / 013
四、西周礼乐制度 / 020
5 夏商周关系 / 027
第二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 030
一、经济:从井田制到小农户/032
二、政治与军事:从霸权到兼并 / 037
3.政治体制:从宗法封建制到专制官僚制 / 043
四、社会:从世袭到流动 / 047
五、学术:从贵族到民众 / 048
第三讲:秦始皇及其遗产 / 052
1 “虎狼之秦”:法家思想与秦军国主义发展的特点 / 052
2、“六王尽,天下归一”:秦始皇的统一大业 / 060
3.“天下分郡县?律例一元化”:大一统天朝制度的建立 / 063
4 “天下患秦”:秦国的暴政与迅速灭亡 / 067
5 “天下之势?患了重病”:汉初诸侯问题 / 070
第四讲:汉朝从无为到强盛 / 078
1. 从无为到全盛 / 078
二、“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确立 / 090
3.东汉政治与权贵阶层/093
第五讲 从统一到分裂 099
一、权贵贵族与中央集权政府的冲突 / 099
2 东汉灭亡与三国时代 / 104
3.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 / 110
四、西晋的短暂统一 / 114
第六讲 贵族政治及其解体 / 121
1. 南北政治动向 / 121
二、东晋南朝皇权的转型与回归 / 127
三、汉化、回化与北朝主流学说 / 137
第七讲 隋唐:回归大一统帝国 / 149
1. 重建新的统一体 / 149
2 唐代政治动向 / 154
三、承上启下的隋唐制度 / 164
第八讲 唐代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 175
一、唐代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 175
2.唐代文化在东亚的影响 / 182
三、唐代文化的西传 / 190
4 唐代的外国文明 / 195
第九讲 祖法与宋代制度 / 201
一、五代十国与北宋建立 / 201
2 “祖法”与预防腐败的制度 / 206
三、从学校与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 / 214
4 宋代的经济发展 / 220
第十讲 骑马民族国家:辽、金、元 / 224
1 辽朝的二元体制 / 225
二、金朝入主中原 / 230
三、元代汉化进程的延迟与过早衰落 / 235
第十一讲 明代政治与制度 / 247
1 明朝小皇子与大明皇帝 / 247
2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制度 / 249
三、内阁制度与宦官专制 / 257
4 边境纠纷:南有日本人,北有鞑靼人 / 262
第十二讲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 266
一、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 / 266
二、清朝统一的进程 / 268
三、巩固统一的民族宗教政策 / 281
第十三讲 专制文明的顶峰 / 284
一、君主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 284
2.中国化与民族特色 / 295
三、盛世隐忧 / 299
第十四讲 元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 304
1 元代经济与社会 / 304
二、明清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 310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阶层 / 316
部分图表信息/321
叶伟访谈:中国古代史作为通识教育
Q:叶老师,您对通识教育是怎么理解的?您是如何把通识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您的课程中,并设计这门课程的?
A:说实话,我对通识教育没有深入思考过,只能简单谈一谈对《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程的思考。作为一门通识教育,《中国古代史》的前身是通选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在这之前是公选课《中国通史》。虽然我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但我猜想《中国古代史》可能是北大最古老的公选课之一,因为即使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钱穆先生在北大讲授这门课程算起,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北大之所以长期为非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大概是因为它认为学习中国古代史对学生有益。有哪些益处呢?我认为至少有“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
1.历史知识的价值
从知识层面来说,历史知识是人类对过去的记忆和书写,中国古代史则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中国古代演变的记忆和书写。这种记忆有什么用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觉醒来,失去了所有的记忆,那么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就像电影《小羊肖恩》里的那个农民一样。历史知识是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对文化和国家的认同,都来自于历史。中国古代史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应该选择哪些内容给学生介绍呢?很多人喜欢历史,是因为他们关注历史上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权力斗争,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因为任何时候都从不缺少尔虞我诈,古人也不一定比现代人聪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中国历史的脉络,它的大分大合,大曲折。本课程以中国古代政治史和制度史演变的大趋势为主线。 希望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框架,同时关注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版图的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努力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特点,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道路。
再拓展一下,历史知识也是历史经验,而经验的价值之一,就是它对理论的挑战。我们知道,社会科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而西方的很多理论,重在西方经验,而不重在中国经验。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用中国古代史料,以中国经验去质疑、挑战社会科学理论,使理论得到修正,这也是中国历史知识的价值之一。
2.历史方法的价值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历史学注重对变化和过程的探索,即所谓“理解古今之变”。不同时代之间的比较与对话是历史思维的特点之一,也是贯穿教学过程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大家了解历史的思维方式,我们特别推荐一本史学理论书籍,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手艺》。这是一本只有几万字的小册子,但却是一代历史学家在人生的最后一站——纳粹集中营写成的。这本书是我了解历史思维的入门书,我还记得本科时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场景,在文史楼的自习室里,越读越激动,舍不得读完。书中倡导的“从古到今”、“从今到古”的理解方式,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有帮助。 有学者指出,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的文明。而且,当今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传统与现代并非截然分开,现代性并非唯一途径,进入现代性就是彻底摧毁传统。菲利普·阿尔登·库恩教授在现代国家起源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历史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对同一挑战的反应也不同。我们对当下的更深层次理解既来自横向的比较,也来自纵向的历史观察。
除了在时空背景中观察事物以见其深远之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历史研究的常用思维方式。上课时,我引用了朱宗斌先生对西汉成帝、东汉光武帝时期两次三官制变更的研究,朱先生从具体研究出发,揭示了调整背后的不同原因,并对解释相国制变更原因的君相矛盾论提出了质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打破所谓“规则”的有效思维方式。
问:叶老师,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古代史》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有什么特点?
A:北大历史系为非历史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很多公共课,我比较熟悉的是邓小南、严步克讲授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相比上述两门课程,《中国古代史》相对简单、系统,与中学历史教学联系紧密,大一新生选修较多。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感觉中学历史课上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理解缺乏框架,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比较教条,后者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就我而言,我记得中学时学习的是战国时期的封建主义理论,到了大学,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持西周封建主义观点,老师在课上介绍了各种封建社会分期理论。 这让我大开眼界,意识到白纸黑字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学术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希望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中国古代史的学术性,从而改变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教条式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1. 课堂教学与历史学术
如何展现中国古代史的学术性?这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来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历史观点突出三个方面,即观点来自材料、观点可以质疑、观点需要更新。有时候学术史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学术的创新性,比如近百年来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有时候是学术界不同观点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学术争论,比如对夏文化的探讨;还有近期学术成果的介绍,向学生展示学术的进步性,比如近二十年来对西汉早期的研究进展;还有结合自己的研究,从解读原始材料出发,从发现问题出发,将研究过程介绍给学生,比如从中世纪墓葬铭文看中世纪社会。希望学生能从多方面感受到中国古代史的学术性。
2. 课外阅读和历史研究
让学生在课外感受到学术气息的方法,就是鼓励和督促他们阅读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经典著作。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要读权威的著作。在出版物数量成倍增加的今天,向大家推荐好的研究著作是老师的责任。从以往班级对学生参考书阅读的调查来看,由于兴趣不同,学生的选择比较多样,所以我们推荐的参考书就比较多。选择参考书的首要标准是学术性,其次是代表性和可读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学术著作的价值,也方便大家阅读,我们会在课堂上介绍作者及其著作。比如田余清先生的《东晋贵族政治》就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之一。 我们不仅从田先生的角度介绍东晋南朝的历史,也以这部作品为例,引导大家了解田先生对历史研究的敏锐与细致,帮助大家从学术史的背景中把握这本书的理论价值,走近田先生,领略田先生史学思想的魅力。除了课上的介绍,我们还提供相关的学术书评供学生参考。由于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讨论较难组织,因此我们鼓励阅读的方式是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本参考书,认真阅读,并完成一份阅读报告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
本文出自2015年《博雅格微访谈》,原题《古今之变,唯有历史方能照见》,收录于《中华文明及其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
关于作者
叶伟,男,1971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代表作有《南北朝隋唐分官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发现魏晋南北朝墓志铭》(与罗歆合作,中华书局,2016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