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
答案
第1页,共5页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尚书2.编年体3.老子4.刘向
5.墨子6.苏秦7.语录体8.左传
9.战国策10.无待(或绝对自由)11.农12.左氏春秋
17.尚书、盘庚18.庄子·养生主19.寓言20.行人
21.商书22.民本2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24.韩非子·难一
二.名词解释
1.《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尚
书》以记言为主,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作品已经初具散文形式。《尚书》有今古文两种。主
要内容包括上古的统治意识、施政经验、神权政治观等。
2.《道德经》:《道德经》即《老子》,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共五千余言,主要宣扬道家思想。
《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所以《老子》又名《道德经》。
3.百家争鸣: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雄,政局动荡使不同的学术得以自由发展。为得到人才,各国
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言论,相互论辨,造成空前繁荣的学术现象,史称百家争鸣。
4.《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指《公羊传》、《彀梁传》和《左传》,旧说认为三传都是为解释《春
秋》而作,故称《春秋》三传。其实《左传》是一部独立叙事体著作,而另外二传以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
为主。
5.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把先秦和
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十家
中除去小说家称为九流。
6.《逍遥游》:《逍遥游》是最能体现《庄子》散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构思奇
特,想象丰富,大量运用寓言、比喻进行说理。文章主旨是宣扬“至人无己,圣人无动,神人无名”的一种
“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7.《春秋》笔法:《春秋》是一部类似新闻标题的历史大事记,记事极其简略。但是《春秋》遣词造句极
其讲究,把作者褒贬爱憎寄寓其中,以一字寓褒贬。后人称此为《春秋》笔法。这种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
承。
8.《庄子》三言:《庄子》三言是指庄子创作方法而言。庄子自称其创作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肋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
为他人接受,托已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厄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语言层出无穷,散漫
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散文主要用“三言”形式说理。
9.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秦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巨大,在社会上形成特殊的士阶层,他们中的一部分
致力于各种理论学说的创造,产生了具有不同思想、学术倾向的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包括了儒家、农家、
杂家、小说等众多的学派。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参与2.驻扎3.怨恨
4.消除5.偏爱6.以„„为客,意动用法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
答案
第2页,共5页
7.轻狂放肆8.蕃殖、养育9.使„„朝见,使动用法
10.等待11.穿,名词动用12.道,同“导”,循着
13.共,同“供”,供应14.复指前置宾语,指示代词15.堵塞
16.见,同“现”,使„„会见17.蛀虫18.蔷,同盍,何的意义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
1.现在的人,言谈、著述皆文辞优美,词藻华丽,君主看其著作,注意了文采,而忽略了它的内容。墨子
的言谈、著作,发扬先王的治国之道,传播圣人的言论,以教化后人。如果修饰词藻,害怕人们专注文采,而
忽略了内容,发生因文采而影响实用的情况,这与楚国人卖宝珠,秦国君主嫁女一样,所以墨子言辞质朴无华。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墨家主张语言质朴无华,反对“以文害用”的观点。
2.许由回答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无事,如果取代你的位置,那么我是贪图虚名吗?虚名不过
人的附属物罢了。难道我就是这些人的附属物吗?鹪鹩在深林之中筑巢窝,只需一个树枝就足够了;偃鼠饮河
水,喝饱肚子罢了。算了吧,我对天下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子不作烹饪之事,负责祭祀的人也不会超越权限去
替他做。”
庄子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无己、无功、无名。许由的这段话是为证明圣人无名的。
3.我听说过忠于为善以减少怨恨,而没有听说凭借发威杜绝怨恨。如果用强硬手段去制止舆论,那未尝不
能把大家嘴立刻堵住,但这种作法却同防水决口一样。如果我们用强硬的手段制止大家说话,那就会像河水决
了大口子一样,伤人必多,我也无法挽救了,不如小决河水,使之疏导通畅。我听到舆论后,就把它当做治病
的药石。
这表现子产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发表看法。他采取善而从的高明态度,而不是压制、打击。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情况。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属于历史大事记;《左传》是叙事详
赡的编年体历史散文;《国语》是一部按国别分类的史书;《战国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史料集,
先秦历史散文有两大类,一类以记言为主,一类以记事 为主。
2. 谈谈《战国策》的艺术性。
(1)《战国策》中策士谈论气势充沛,词采华丽。大量的夸张、排比、对偶的运用,增强了说服 力。
(2)有大量形象鲜明的人物 。
(3)策士们善于寓言故事说理,形象生动。寓意明显,很有说明力 。
(4)《战国策》中有许多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 故事情节。
3.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分几个阶段,并各有什么 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论语》、《墨子》为代表,其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议 论的
文章。第二阶段主要有《孟子》、《庄子》,这一时期散文以辩论著称,并形成明显的主题。第三个阶段以
《荀子》、《韩非子》为主,形成主题鲜明,说理严密透彻,鸿篇巨制的 专题论文。
4. 《庄子》散文有什么 特点?
(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汪洋恣肆,最富于浪漫 色彩。
(2)《庄子》散文善于比喻,比喻不但多,而且运用灵 活。
(3)《庄子》中有大量寓 言故事,意义深刻,语言生动。
(4) 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有和谐节奏感和音韵美 。
《先秦历史散 文研究》作业参考
答 案
第3 页,共5 页
5. 《战国策》思想性有什 么特点?
(1)《战国策》主要表现战国时纵横家 的思想。
(2) 战国时纵横家的思想丰富复杂,各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
(3)《战国策》强调了“士”的力量和作 用。
(4)《战国策》有强烈功利 色彩。
(5)《战国策》突出了谋略、外交和游说 的作用。
6. 《韩非子》主要思想是 什么?
(1)韩非子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严刑酷法为 治。
(2)韩非子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法令制度应 随之变化。
(3)韩非子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分析问题重视物质因素 。
(4)主张严厉打 击儒家、游侠、纵横家等。
7. 《论语》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1)文章朴实无华,不重视文采,防止以文害用,但是有较强 的逻辑性。
(2)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出 发,由小到大,层层类比,进行论证。
(3)文章已开始从语录体向成熟的说理 文过渡。
8. 《孟子》散文有什么 特点?
(1)《孟子》散文感情弃沛,气势浩然,从中表现出孟子鲜明的 个性。
(2)《孟子》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 术。
(3)《孟子》散文使用大量形象生动 的比喻。
(4)《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 快畅达,词汇丰富,极是表现力 。
六. 论述题
1. 试论《左传》的艺术成就 。
(1)《左传》工于记事。《春秋》仅为新闻标题式的大事记,人们不可能通过它了解具体情况。《左传》以
《春秋》为纲,详细叙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者不仅善于剪裁、精于构思,逻辑严谨,而且描绘
真切、具体,有生动的场面和细节描写,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以顺序为主,辅之以倒叙、插叙、照应与
预叙等手法,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作者能表现出自己的道 德评价、爱憎感情,而
不象《春秋》以个别言词寓含褒贬。《左传》中还以“君子曰”等形式,表达作者立场、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
情色彩 。
(2)《左传》以善于描写战分著称。《左传》一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其中城濮之
战、崤之战、必阝之战、鄢陵之战是历代传诵不衰的名篇。《左传》描写战争特别重视政治、外交、人心向背等对
战争的影响,强调战争的起因、结果,对战场上的拼杀描述较少。同时,在描写战争中,也塑造了鲜明个性的
人物和紧张的场面。《左传》善于叙事,在战争描写 中更明显。
(3)《左传》虽以记事为主,对人物的叙述并不集中,但作者往往能通过一个细节、事件,表现出人物性格特
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左传》中还塑造出一些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前者
如秦穆公、子产,后者如晋公子重耳。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到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其性
格待征 。
(4)《左传》中有大量的行人辞令,这些辞令有的彬彬有礼,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不卑不亢,有的锋芒毕
露,但都分析事理,精辟透彻,切中要害,极具说服力。这些行人辞令也因人因 事的不同,表现出行人的不同性
《先秦历史散 文研究》作业参考
答 案
第4 页,共5 页
格 。
⑤《左传》语言简洁明练,含蓄丰富,韵味悠长,也是《左传》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重 要原因。
2. 试论《庄子》的散文成就 。
(1)《庄子》散文以广泛运用寓言说理著称。庄子很少纯作道理论证,而是运用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说明艰
涩的哲学问题。《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全书有近二百则大大小小的寓言故事。而且这些寓言均为“谬
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用寓言揭露社会的丑恶现实,表达自己理想的人生与人格,宣扬自己
的哲学思想。《庄子》中寓言虚妄 荒诞,意味深长,而且寓言故事有生动的细节刻画,气氛渲染、烘托,情节
也曲折动人,极具艺术感 染力。
(2)《庄子》散文构思诡奇怪诞,想象丰富奇特,意境雄奇广阔,笔法多变。例如,在《逍遥游》中前半部
分大肆渲染,连篇累牍,指出有待的逍遥,而对主题“无待”逍遥,只是用“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
名”一句话,轻描谈写,一笔而过,表现出构思奇特。朝菌、蟪蛄会对话,骷髅能论道等,表现出庄子想象丰
富。《秋水》、《逍遥游》中有些意境写得极为广 阔。
(3)庄子有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个性,这使其行文不拘一格,随意挥洒,整体上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
跌宕跳跃,音韵优美。庄子爱用对偶、排比、回文、顶针等修辞手法和长短不同的句子相间,使文风流畅 ,有气
势。
3. 试论《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
(1)《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并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不惜运用夸张、虚构和想象渲染事件,而且描写细腻、生动。对人物的塑造不仅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言行
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其中塑造出典型人物有 苏秦、荆轲、鲁仲连等。这些人物都写得惟妙惟
肖、栩栩如生。《战国策》把人物和事件有机组织到一篇中来叙述的方法,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产生奠
定了基础。
(2)《战国策》也善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情节跌宕起伏,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叙述结构严
谨,起承转合有方,善于巧设悬念,能紧紧抓住读者心理,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细节生动传神,气氛渲染、
烘托使文章主题更加鲜 明、突出。
(3)《战国策》中纵横家的言论气势充沛,铺张扬厉,词采华茂,分析精辟透彻,极具说服力。他们的说辞
中多用夸张、铺陈,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危言耸听,借之以势压人、夺人。言辞中还多用比喻、排比、对偶和
寓言故事,文风汪洋恣肆,又通俗易懂。纵横家能因人因事,紧抓住对方的心理,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以保
证说服成功,纵横家言辞也能表现出不同人物的 性格特征。
4.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写战争的特 点。
《城濮之战》是《左传》中著名战役之一,也是《左传》保存下来的经典战例。它充分体现了《左传》善
于描写战争的特点,城濮之战前后历时三年之久,先后有十一个国家卷入,整个战役事 件纷繁,人物众多,矛盾
错综复杂。作者以晋楚矛盾为主,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事件过程表现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很有逻辑。在
《城濮之战》中,作者详细比较了两国政治上的优劣:晋文公重德爱民,楚军主帅子玉刚而无礼,蛮横骄傲。
晋国君臣齐心协力,反复磋商,制定了正确策略。而楚国君臣离心,主帅子玉一意孤行。在外交斗争中,晋文
公老谋深算,处处占据主动,而楚国处处被动,最后完全陷入孤立。最后决战时,晋国退避三舍,诱敌深入,
又激励晋国战士士气,战役开始时,晋军先击溃楚军两翼,然后合击其 主力,大获全胜。战争结束后,晋文公得
到周天子赏赐,确立霸业,而子玉被迫自杀。在《城濮之战》中,突出了政治、谋略、外交的作用,作者还塑
《先秦历史散 文研究》作业参考
答 案
第5 页,共5 页
造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些妙趣横生的细节描写,不仅有力的表现了人物性格,而且使故事情
节跌宕起 伏,错落有致。
5. 《荀子》散文有什么思想性及艺 术性。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对先秦的各家学说批
判的继承,成为先秦集大成的思想家之一。荀子主张性恶论,反对孟子的 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指出人天生是恶的,善的一面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他认为人的各种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在政治上,荀子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