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一座城市,既要遥望波澜起伏的天际线,也要触碰跳动的历史脉搏。
如果你想了解老长沙的故事,不妨来白果园巷走一趟。南起人民西路,北至苏家巷,百米长的老街,是长沙市仅存的几条古麻石路之一,汇聚着多处历史古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涌入老街,古与今交融,新与旧碰撞,呈现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01
▌打开「白果园回忆录」
探寻历史的光影
从黄兴广场地铁站2号口出来,往东走进人民西路,不到两百米便能看见一条蜿蜒的麻石路,这就是白果园巷。
巷口有“八大公沟遗迹”纪念碑。清雍正年间,“八大公沟”是长沙城区下水道网络的8条主干道。而流经白果园巷等街区地下的公沟,是八大公沟中的第七条,经多次疏浚,维持保留至今,史称“御沟”。
它自西向东通往湘江,长约35公里,是中外罕见的古排水沟渠,弥足珍贵。
民国时期,白果园是长沙的“富人区”,公馆林立,名流云集。漫步于此,依旧可以窥见老长沙的昔日繁华。
红石砖外墙、青石瓦屋顶......位于白果园19号的程潜公馆代表了民国时期长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处处流露古朴典雅之风,耐人寻味。
它不仅是国民党元老程潜的公馆,也是1949年程潜与中共地下党员协商和平起义的联络点之一,现在已经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将鲜活的历史故事向游人娓娓道来。
沿着麻石板路继续往前走,便是白果园8号锦源公馆,这里原来的主人是清末翰林,有名的书法家郑家溉,四方庭院中还保留着当时的天井。
锦源公馆的斜对面是白果园31号公馆,也是一家湘菜餐厅,它的原主人是中国著名武术家杜心武。传统的牌匾和对联,颇有些新旧交融的韵味。
白果园33号为《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这里本是民国开明实业家章克恭所创建的湘鄂印刷公司的普通印刷厂车间。1919年,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便是在此车间印刷出的,被认为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刻”的刊物。
02
▌传统与新潮交融碰撞
激活老街生命力
在白果园,传统与新潮的碰撞其实并不突兀。
如果把民国风格的建筑当做骨骼,深厚的历史文化当做肌理,那么年轻的业态就是新鲜血液,让老街重新焕发生命力。
金棠手作饰品
白果园巷39号
这抹绿色在一排青砖房中格外显眼,放大了路人的好奇心。
这是一家小而美的原创手作饰品店,相对于机械化的批量生产,手工饰品在精致度和设计感上更胜一筹,在街上很难撞款。
聊天中得知主理人原先是在线上开店,由于设计款式经常被抄袭,所以选择将店开到线下。她将匠心全都倾注于作品之中,为了保护原创性,店里还有个规定:只能拍环境,不能拍摄产品。
耳钉、项链、戒指......在灯光的映衬下,琳琅满目的饰品散发出不同光泽的光彩,璀璨耀眼,美到窒息。
DEEPER FLOWER
白果园巷33-1号
鲜花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浪漫是。门前被鲜花围绕的DEEPER FLOWER,是浪漫的收藏家。
银灰色金属元素设计贯穿了整个空间,通透高级。颜色各异的鲜花遥相呼应,又各自独美。鲜花唯美,花香馥郁,不断愉悦着人们的视觉和嗅觉。
逛街的时候,要是抱一束鲜花回家,可能连梦都是甜的吧。
麋洱民宿
白果园巷22号
藏在巷子里的麋洱民宿,颇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气质。
作为侘寂美学民宿,它不仅代表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追求自在纯粹的生活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