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主办、卜宪群主编的集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第七辑出刊了。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顾名思义,是以刊发区域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从前年开始,固定为每年出版两辑,年中、年底各一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也参与其中,承担了一些约稿、审稿、校稿的任务,如果有区域历史文化的大作,不限时代,可以直接私信我,热烈欢迎赐稿。
除了常规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外,我们还不定期设置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专栏,例如“理论探索”(刊发区域研究理论的文章)、“早期中国方国文化研究”(刊发先秦时期方国文化的文章)、“考古发现与区域研究”(刊发考古简报和利用考古文物材料展开的区域研究。主要由鄙人负责,欢迎赐稿!)、“特色史料”(刊发有特色的、原创性的区域史研究资料)。
具体到最新出版的第七辑,一共有13篇论文、1篇特色史料、5篇书评和研究综述,体量不算小,内容也很丰富。这里面我负责的主要是3篇: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杨晓春教授的《元代松江富户:个案与总况》;
南京市博物总馆邵磊研究员的《“滇南沐氏十二代画像”的史料价值及其传承》;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常泽宇博士生的《皖南早期历史地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杨老师的论文是一篇超过两万字的长文,利用方志、笔记、碑刻、墓志等材料系统考述了元代松江府华亭县青龙任氏等是一个富户家族个案,并旁及更多松江富户的一般记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松江富户的日常生活方式、婚姻特点。
我有限的元史知识都是从硕博士期间南大蒙元史诸位老师的课上得来的,杨老师的《元史史料学》则是其中最为系统的一门。以我外行的眼光来看,杨老师的这篇长文虽然看起来述多于论,但并不是一般的叙述,其对各类史料的熟练掌握,令人钦佩。而且文中有大量对富户世系、仕宦、营生的考证,绝不是一般的所谓“述论”。我想,这恐怕是因为杨老师的治学领域虽以元代为主,但又涉及到碑刻研究、地方社会史、宗教等诸多领域的原因,唯有这样,才能对各种材料手到擒来,运用自如。
邵老师的论文同样是一篇近两万字的长文。内容我是完全外行,只能说点题外话。这是邵老师在《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之前的一篇是关于南京明代开国功臣吴良吴祯家族墓的。实际上,这只代表他的一个研究方向。除明史外,他对六朝史、南京地方史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邵老师是一位非常高产的学者,我记得前两年有次开会遇到他时,他说“今年我的目标是发表十篇论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而且他的文章很少有短札,基本是硬核长文,真是不得了!
常博士的这篇综述本来其实是一篇综述的一部分,在那篇综述里,他除了回溯先秦秦汉六朝时期皖南历史地理的研究,还系统总结了该时期皖南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不过因为这两个主题不太相符,文章又太长,所以在我的建议下拆成了两篇。写综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有自己的思考、评述,是个良心活,常博士的这篇,学术史价值不用多说,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全文。
除了这3篇文章外,王猛《分封体制变迁与秦楚汉间政治格局》、林生海《唐代家产继承研究:以杏雨书屋藏羽53号敦煌文书为例》也很有意思,前者将秦楚汉间政治格局归纳为从王业、霸业、帝业三种,以此为线索重新研究了这个时期的政治史;后者以羽53号敦煌文书为例探讨了唐代的家产继承。这俩都是老话题,一大一小,一政一社,能谈出新认识,真是不容易了。
最后再打一次广告,欢迎大家给《中国区域文化研究》赐稿!只要跟区域历史文化相关的话题,不限时代,大大欢迎!我们也上知网了,大家可以浏览往期的论文。虽然不是C刊,但一旦录用,刊发周期不算长,且稿酬从优,有意的朋友直接私信我就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