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宣文化曙光之宣城土墩墓研究

宣文化曙光之宣城土墩墓研究

宣文化曙光之宣城土墩墓研究1503 宣城市 土墩墓 郎溪县 广德市 港口镇灰山村 印纹硬陶器 原始瓷器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微信版第1503期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宣城土墩墓研究

●刘政

土墩墓是商周至汉代江南地区独有的墓葬形式,在皖南地区相对集中分布、保存状况较好、存世数量较多、蕴含信息量丰富,葬制和出土文物与中原地区有较明显不同。土墩墓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铜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等,它们所反映出青铜冶铸水平、陶和瓷生产向日趋成熟发展,手工业分工初见端倪和社会分工趋向细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特点,包括葬俗等等都是古代地域文化的缩影。

地域文化的影响范围往往受到地貌差异、获取自然资源难易程度等因素限制,区域局部存在联系,表现在文化上是大范围差异明显,小范围相似。研究古代宣城文化,追溯其源头与鲜明特性,选取这一地区重要古代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非土墩墓为不二选。透过土墩墓这把“钥匙”能看出浓郁的地方色彩,探寻宣城土墩墓有益于揭示宣文化的早期特征,还可以起到“补史”的重要作用。

01

宣城土墩墓概况

宣城市多山地丘陵,土墩墓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发现于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分布较少。除已调查和发掘的以外,一部分未系统记录备案。分布地貌特征有三类:一是高山山脚地势较高处;二是成群分布在丘陵或山岗坡地;三是河流或湖泊附近台地上。年代为周代到汉代,本文重点讨论商周土墩墓。

1、土墩墓

宣城土墩墓的显著特征是平地起封“堆土成墩”、不设葬具、不设墓坑或挖浅坑。营建时选在缓坡或台地便于散水,有的会在底部铺设石块、卵石、草木灰、木炭,甚至红烧土,起到防潮作用。大型墓多为一墩一墓,随葬器物数量多,还常见有青铜器,表明其墓主身份地位较高。大部分土墩墓群皆一墩多墓,最少安葬三个,一般十个左右。底部呈圆形或椭圆形,大的直径超过20米,高约3—4米,小的直径7—8米,高约1米。墓中的多座墓葬按其葬入的时间先后分散于最早起墩墓的四周及上层,少数有叠压和打破现象。这种一墩多墓应是土著荆蛮族人的“家族墓葬”。

目前宣城调查发现的土墩墓已经发掘有: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现的36个周代土墩墓群,有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和空墩三种形制,出土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原始瓷碗、夹砂陶鼎等。广德市桃州镇南塘村共发掘了70余座土墩,一墩有3—18座墓葬,合计270余座单体墓葬,出土随葬品上千件(套),有铜器、铁器、玉石器、陶器和釉陶器。除少数几座为周代土墩墓外,绝大多数为汉代土墩墓。

宣州区土墩墓主要分布在洪林镇宣茶村,东华山万村,东华山毕村,七景崔村,15处,面积约为7072平方米。狸桥东阳官沟土墩墓1处,面积600平方米。综上,宣州区共计16处,面积约为7672平方米。

郎溪建平镇土墩墓群位于建平镇中北部,分布在临郎川河及支流钟桥河一带海拔约14米左右的丘陵岗阜上,东西向呈一线排列,横跨建平镇钟西、钟新两个行政村,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似突出于地表的小山丘,少者几座,多者几十座,连成一片。目前保存较好的有50多座,土墩墓附近仍完好保存墓葬封土时的取土坑,形成当地河塘交织的另一大地形特色。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

郎溪土墩墓

广德土墩墓群西周到战国时期五座土墩墓群,除赵联土墩墓群、南塘土墩墓群(汉代)、荷花岗土墩墓群已发掘外,另外还有甘溪林场土墩墓群、天山土墩墓群、鸽子山土墩墓群、范村土墩墓群。出土器物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为主。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德土墩墓

宁国港口灰山土墩墓群位于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东北300米的山腰上。属于皖南山区面向沿江平原的山前丘陵地带,山脉东侧山脚下即为水阳江。2012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周代土墩36个,以一墩多墓为主(22个)。墓葬年代为春秋早中期,发掘出土文物约400余件(套),以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为主,其中印纹硬陶器约110件(套)、原始瓷器约130余件(套)、夹砂红陶约20余件(套)、泥质陶约34件(套)。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宁国土墩墓

2、代表性器物(图片)

江南湿润多雨,土壤偏酸性,难以保存葬具和尸骨。宣城土墩墓的随葬品以夹砂陶炊器、几何印纹硬陶盛器、原始青瓷食器为主,铜器较少。陶瓷类基本都是生活用品的炊食器、盛贮器。印纹硬陶烧成温度高、质地坚硬,器表有几何纹饰或组合样式。原始瓷则以瓷土制胎、表面施釉、高温烧成、硬度较大。青铜器多为礼器,与同期中原地区铜器有差异,器形小巧秀气、造型优美,含铅量高,有鼎、剑、戈等,纹饰主要有变形兽面纹、云雷纹、弦纹。

九十年代发掘的七座土墩墓散布于郎溪西北部的下湖、毕桥、幸福、钟桥等乡镇。出土随葬品50多件,大多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还有少量石器,其中M4出土一把青铜剑,通体饰几何形火焰暗纹。2002年十字镇土墩墓、2005年新华村东北土墩墓分别出土1件造型、纹饰、质地、制作方法一致的青铜鼎,鼎腹遍饰水鸟纹,保存较好,时代为春秋中期。

青铜器:

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主要集中在郎溪县,出土铜器的土墩墓级别较高。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春秋立耳蹄足青铜鼎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

春秋镂空青铜圆簋

原始瓷器:除旌德县、绩溪县较少以外,宣城其余各县均有较多出土。下图为广德市、宁国市出土原始瓷器。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

原始瓷碗、豆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带盖原始瓷盎

印纹硬陶器:

我国历史文化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印纹硬陶罐

陶器: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

02

宣城土墩墓反映出的文化信息

位于皖东南的宣城,是连接苏、浙、赣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碰撞的重要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既有自身的地域特点,又具有一定的兼蓄性。山地、丘陵密布,河网发达,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商周时期土墩墓大范围分布且保存较好,对于研究宣城商周时期历史有重要价值,是打开宣城早期历史文化全景的一扇窗。

1、土墩墓时期宣城地区社会生产组成

粮食生产。土墩墓大量生活容器,尤其是原始瓷器、青铜酒器的出现,说明古代宣城的先民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粮食生产,与“饭稻羹鱼”的记载吻合。不同材质、容量、组合器,酒器种类的多样,说明饮酒在当时较为普遍,粮食产量相对富足、农耕技术水平进步。

手工业生产。陶器在古代长期作为生产、生活用具,从新时期时期就已经大规模生产。宣城商周时期土墩墓大量的印纹硬陶,说明陶器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烧成温度高、胎质紧密,在器物造型和装饰上更是精心设计,表现出很高的审美追求,拍出来的纹饰既精美,更便于使用增加与手掌的摩擦度。原始瓷器的出现,更是陶瓷生产的飞跃。为成熟瓷器的出现做好了铺垫。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大量同时出土于土墩墓,说明陶工掌握了更先进的原始瓷器制作,能够将其与印纹硬陶器同窑烧造,陶瓷手工业出现分工等组织形式和烧造技术的极大发展,从而推动瓷器制造业大范围发展。

从现有的考古发掘和调查来看,土墩墓相对集中区域都有制作原始瓷的遗址,在江南形成多个加工中心。只有对当地物产有了深入的认识,如识别瓷土、丰富的燃料和精巧的制作技艺,才可能烧制出来,制作工艺成熟。部分原始瓷器外底部出现刻划符号,学者认为是符号、数字、文字,观点不一。从商周延续到汉代釉陶乃至唐代青瓷,甚至宋明时期瓷器,瓷器在宣城的生产绵延不断。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我国历史文化中心

原始瓷底部刻划符号

土墩墓所出的原始瓷器、印纹硬陶、青铜器,能发现当时组织生产体系已经初步出现,能把控好制作每道环节,成熟的技术经验得到传承和延续。即使不在古代宣城地区制作出来,也说明与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物产流通。说明人口规模可观,呈现集中聚居生活的特点,社会阶层的出现。土墩墓时代的宣城社会管理是与人口规模、技术水平相关的,已经出现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的形式已经出现。宣城自北向南有河湖、平原、丘陵、山地,及陶瓷土矿产等资源,出现采集、农耕、渔猎、纺织业、运输业、手工业等多种索取资源式的产业模式,不同业态之间相互补充。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还能出现相当的富余。

社会的分工、资源的丰富、酒器与礼器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经出现明显的阶层。宣城土墩墓随葬品占比中,比例从多到少分别是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铜器。陶器是因为制陶技术进步被印纹硬陶冲击的原因减少,穷人墓中无陪葬品或只有少数陶器和印纹硬陶。原始瓷大量广泛使用,说明社会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原始瓷器应该已经用于商品交换。铜器的出现说明已经有社会等级。

2、宣文化与宣城土墩墓的关系

长江支流水阳江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商周时期,都是先民们优先选择的佳美之地。因此宣文化遗存在这段时期的重要文化特点也就分别表现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土墩墓。宣城土墩墓就是该地商周时期重要文化遗产的载体。墓葬所表现出来的形制结构是古代丧葬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根据墓葬所表现出来的形制和结构的特点,可以反映出埋葬制度和葬俗等各个方面,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墓葬方面的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

宣城土墩墓是宣文化在商周时期表现形式的载体,只有通过土墩墓葬制、葬俗、随葬品才能充分研究宣文化在商周时期的样貌。土墩墓是一种具有中国南方吴越民族地方特点的墓葬,是吴越民族、也是宣城商周时期土著人独特墓葬形式,是一个族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生活的缩影,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死观和文化意识。通过对宣城土墩墓形制、葬俗及陪葬品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宣城地区商周时期生产、生活的面貌,揭示社会关系、群体意识等方面情况。

从宣城地域位置来看,土墩墓主与吴越关系比较紧密,又有些许差异。这种差异来自河流山川的自然阻隔,属于族群内部的差异,即同大于异。根据土墩墓遗存,商周时期形成一个以宣城为中心,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透过宣城土墩墓反映出的人地关系与社会组织方式,应该成为宣文化的历史渊源。宣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影响,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开放性,杂糅各种文化的特质,在本地独立生长。早期宣文化扎根本地是商周先民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地域性色彩,也是广泛交流的产物,为日后地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03

土墩墓影响下早期宣文化的历史地位

宣城土墩墓承上启下,上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崧泽、良渚、北阴阳营等文化有关联,下影响到汉代土墩墓。宣城皖东南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承南北、贯东西的特点,土墩墓属江南总体文化区域,也体现土著文化遗存的痕迹,可以看出文化面貌的杂糅性。人口的流动带来文化的传播、交融,体现在物化形式—文化遗存上,出现文化特性的复杂性。探究宣城土墩墓与宣文化不可避免要考虑周边地区对其影响,主要是东边的太湖、南边浙赣地区。从宣城土墩墓葬制、随葬品等能看出宣城与周边地区有文化传承的迹象,反映出区域间的联系,也能看出宣文化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由此可以看出,从宣城土墩墓提取出的宣文化必然能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厚重,既与江南文化近似,又有些许不同,那就是宣文化自身的特质。

陪葬的青铜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在器物组合方面没有类似中原地区的组合规律,青铜器形制与纹饰既有与中原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反映出宣城土墩墓地方文化特征。宣城土墩墓群与苏浙地区以及土墩墓整体文化内涵和文化类型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差异。铜器相对较少、原始青瓷对比邻近的苏浙缺少青瓷礼乐器,说明高等级墓葬较少。从葬制和出土器物来看,宣城土墩墓形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土墩墓群存在有一个连续性和过渡性,有些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使用的家族类墓地,或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小区域的活动中心,它的独特性,说明了宣城在这一时期,是一个具有突出特征的独特的文化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

因此宣文化,在商周时期主要表现为陶瓷生产和交换,贫富差距和等级的出现,以及一些刻划符号(或文字)的出现,表明商周时期的宣城经济发展、社会发达、文化进步,是整个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04

结 语

宣城是古代吴越族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土墩墓属于长江下游西周春秋吴越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其内涵与湖熟文化晚期相同,反映了宣城土著原始居民的文化面貌,为我们研究皖东南宣城地区吴越文化及探寻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区域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研究资料。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也是地域发展的自信的源头。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文化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通过选取梳理宣城土墩墓,涵盖构成文化的多种因素和文化演变的特征,凝练出宣文化开放性、包容性、与时俱进等特质,能增强宣城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唐天航、王峰:《安徽宁国灰山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20年,03期;

2.焦显睿:《南陵龙头山土墩墓若干问题的研究》,《安徽学硕士论文》,2011年;

3.宋黎藜:《安徽地区周代原始瓷器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支小勇:《土墩墓与商周时期皖南古代文明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陈超、王峰:《安徽广德县南塘汉代土墩墓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01期;

6.李丹:《苏南地区土墩墓的发现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所长、文博研究馆员)

上一篇: ​印第安纳圆周率法案:美国历史上的政治干涉学术丑闻
下一篇: 两本台湾学者的《台湾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