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历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共陕西组织领导红军和人民创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是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八路军抗日的出发点,中共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延安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历史、军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质朴的陕西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陕西组织在三秦大地上,曾经建立了带有“陕”字(或者没有“陕”字,但管理陕西及辖区外的中共组织)的12个省级中共组织和10块根据地,在中共历史、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中共陕西组织、青年团组织的建立路径
陕西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的省份。在京、沪、汉、津等地求学的陕籍学生最早接受了马列主义,创办或者参加了当地的进步青年组织,如刘天章、李子洲、杨明轩、魏野畴等组织了“共进社”,王尚德在武汉参加了恽代英、林育南等创办的“利群社”,于1921年7月后相继在各自求学的地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然后回陕发展组织。1924年建立了赤水社会主义青年团干事会,1925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安特别支部组织,1927年7月在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中,陕西的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不畏牺牲,成立了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
建立中共党团组织的地域。最初建立的中共党团组织,都在交通比较方便、文化比较发达的渭南、西安、华县、三原、绥德、延安等地。大革命时期,中共陕西组织协助陕军坚守西安,牵制了在直系军阀刘镇华近十万兵力,策应了北伐战争。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组织坚持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创建了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最后形成统一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全面抗战前后,中共陕西省委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国民党军队奔赴抗日前线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中共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项建设,使边区成为全国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指挥抗战的政治中心、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军民以自卫反击战保卫陕北解放区,以运动战解放陕西国统区。中共陕西组织带领人民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1949年5月解放西安,1950年1月陕西全境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陕西取得全面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间,陕西的共产党人及陕西籍的共产党人在各级中共组织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战在祖国各地,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骄人的成就,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共产党人丰功伟绩,研究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从中寻找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英勇奋斗的足迹,可以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中共陕西早期党员情况分析
中共陕西组织建立于大革命时期,但是陕西籍在京、津、沪、汉等地求学的进步青年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建立,他们就纷纷在外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天章(陕西高陵人)、雷晋笙(陕西长安人)、魏野畴(陕西兴平人)、李子洲(陕西子洲人)、王尚德(陕西临渭区人)、刘含初(陕西黄陵人)、安存真(河北丰润人)、吴化之(湖北汉川人)、耿炳光(陕西澄城人)、黄平万(四川西充人),以上 10 人为中共陕西组织史资料确定的陕西早期党员。从地域上分,除安存真为河北、吴化之为湖北、黄平万为四川外,其余 7人均为陕西籍,占 70%,占绝大多数。从入党时间上看,1921年7月入党的 有刘天章、雷晋笙,占20%;1922 年的有安存真、黄平万、王尚德,占 30%;1923 年有魏野畴、李子洲、刘含初、吴化之,占40%;1924年有耿炳光,占 10%;他们中有与共产党同龄的,但绝大多数为 1923 年前后,可以说,他们参加共产党组织是比较早的。从加入党组织的地域上看,北京参加的有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安存真、耿炳光,占 50%;在武汉参加的有吴化之、王尚德,占 20%;在上海参加的有雷晋笙、刘含初,占20%;在境外法国参加的有黄平万,占 10%。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武汉参加党组织为大多数,占 90%, 这三地皆为中共早期组织建立的地方。从文化背景上看,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北京上大学的有:刘天章、李子洲、魏野畴、刘含初、安存真、耿炳光,占 50%;在武昌中华大学学习的为:吴化之、王尚德,占 20%;在上海学习的有:雷晋笙、刘含初,占 20%;黄平万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参加,占 10%。可以看出陕西早期党员都是受过良好高等教育,较早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而且此 10 人家境相对较好,信奉共产主义后,就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为民族谋解放、国家谋富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此10人除黄平万在抗日战争时期从家乡四川赴延安途中受挫到兰州,失去组织关系,耿炳光遭受错误处理,开除党籍外(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宁夏大学副校长),吴化之在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国家对外友协顾问外,其余 7 人皆为信仰献身,成为烈士。7位烈士,王尚德在解放战争初期被特务暗杀外,其余 6人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受尽严刑拷打,为信念、理想而献身。
通过分析以上10位陕西早期党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国家的独立、富强为己任,在各自求学的地方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为之奋斗,直至献身。同时可以看出,知识分子一旦有了自己的信仰,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是初心、使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为国为民的;二是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具有文化人的品格、气节,一诺千金,矢志不移。
中共陕西省委历任书记情况分析
1927年7月上旬,迎着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成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共陕西省委带领陕西以及甘肃、宁夏部分地区的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历任省委书记情况。1927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成立,历任省委(临时省委)书记有:耿炳光(1927年 7 月至1928年1月)、潘自力(陕西华县人,1928年1月至11 月)、李子洲(代理,1928年11月至1929 年1月)、曹趾仁(陕西延川人,1929 年1月至 2 月)、杜衡(陕西佳县人,1929 年 3月至 1930 年10月、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1931年8月至 1932 年8月)、高维翰 (李杰夫,陕西长安人,1931年3月至 8 月)、孟坚(孟用潜,河北琛县人,1932 年8月至12月)、袁岳栋(1933 年 4 月至 7 月)、刘映胜(陕西华县人,1933年8月至 9月)、余海丰(陕西长安人,1933年10月至11月)、韩学亚(陕西临渭区人,1933年1月至1934 年初)、魏光波(陕西临渭区人,1934年3月至10月)、高克林(陕西华县人,1935年8月至12月)、贾拓夫(陕西神木人,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年间,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开展武装斗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十年间,中共陕西省委先后组建和领导了1个市委、13个特委、3个中心县委和40多个直属县(工)委。西安事变前在杨虎城部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中的几个师、旅和不少团、营,也建立了中共组织。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陕西省委斗争极其艰辛,省委先后3次遭到国民党大的破坏和4次小的破坏,重建和改组17次,更迭过14位省委书记。在恢复中共陕西组织中,孙作宾(陕西灞桥人,新中国建立后曾任青海省省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十年间,陕西地区尽管斗争异常艰苦复杂,但中共组织活动一直没有中断。在“左”的错误干扰下全国的中共组织在“军队损失十分之九,苏区损失不止十分之九”,但在陕西情况却不一样,国民党统治区仍然保留有896名党员,43个支部。而且保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保留完整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有红军5000余人,游击队4000余人(不含长征在陕南的鄂豫陕省委和红25军,中共陕南特委及其领导的红二十九军)。
革命形势愈艰险,愈显出英雄本色。十年间,中共陕西省委先后有14人任省委书记。大浪淘沙,高维翰、杜衡、袁岳栋先后被捕,出卖组织和同志,成为可耻的叛徒,使中共陕西地方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首任省委书记耿炳光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为“左”倾错误所不容,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但是一生坚守信仰,继续为革命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宁夏大学副校长。曹趾仁(民革陕西省委常委,政协陕西省委秘书长)、刘映胜(西安铁路第一中学校长、西安市政协委员)、余海丰(民进陕西促进会秘书长、长安县副县长)被捕后自首,但是仍然从事对人民、国家有益的工作,参加民主党派,继续为国家建设效力。韩学亚,摄于白色恐怖离开陕西,情况不明。潘自力(陕西省委书记、驻苏大使)、孟坚(全国供销总社副主任)、魏光波(陕西省森林工业局局长)、高克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贾拓夫(国家计委副主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革命直至胜利,成为国家的栋梁。
从14 位省委书记的学历分析,仍然是学历愈高,信仰愈加坚定。14人中具有大学学历,坚持革命,有些甚至献出生命的有:耿炳光(北京大学)、潘自力(莫斯科中山大学)、李子洲(北京大学、烈士)、孟用潜(燕京大学),占 28.6%; 中等学历的为:高克林(成德中学)、贾拓夫(绥德师范)、魏光波(初中),占 21.4%;自首后又参加革命的有曹趾仁(上海大学)、刘映胜(赤水职校)、余海丰(北京朝阳大学),占21.4%;叛变投敌的杜衡(绥德师范),占 0.07%;高 维 翰、袁 岳栋和韩学亚三人情况不详。若果将自首后又参加革命的计算在内,大学毕业者6 人,占 43%;中学文化的5人,占3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籍党员在外省担任省委书记情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秦大地的优秀儿女在祖国大江南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陕籍党员在全国各地担任省委书记的有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刘天章(北京大学毕业)、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吉国桢(陕西华县人,上海大学毕业)、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坚予(陕西三原人,高中)、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汪铭(陕西神木人,在苏联学习)、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友清(陕西神木人,中国大学)、中共顺直省委书记张慕陶(陕西旬邑人,高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雷晋笙(上海震旦大学),共7人,除张慕陶在抗战期间被国民党杀害外,其余6人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有一人投敌叛变。此7人除刘坚予、张慕陶为高中外,其余全部大学学历,占71.4%。
(作者系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巡视员)
编辑|秦小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