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宇宙探索编辑部

宇宙探索编辑部

宇宙探索编辑部Hello,那个等麻雀的少年。

今天不聊别的,聊电影。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已经157天没有好好聊过电影了,自2022年8月25日李玉导演的《断·桥》开始,整整157天。

自2021年平遥影展之后,《宇宙探索编辑部》承载了太多太多影迷的瞩目。

很高兴能够参加2023年3月30日《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南京场的点映,并有幸能够旁听与主创团队——孔大山、王一通、艾丽娅三位老师正面交流。

以下文字,便围绕同主创团队的部分交流,以及自己本身对于这个片子的解读,聊聊电影。

01有关纪录

首先,毋庸置疑地,《宇宙探索俱乐部》最显著、最具特色的便是其电影叙事模式——伪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导演利用了大量的手持、伪纪录、抽帧、跳切的形式,以“走近科学”的形式,将这个荒诞不经、怪力乱神、极度浪漫、极度神经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种极度深刻的临场感很大程度上给观者注入一针极其关键的缓释剂。并非同普通商业片利用毒品般极度舒爽的刺激镜头刺激感官来带入剧情;《宇宙探索编辑部》则采用了一针温和但不失功效的缓释剂来带动观众的思绪,形成一种文艺与商业相结合的新范式。

在之前的文章或者生活的对话中,我不仅一次提出了我对文艺片与商业片界定的看法。但我始终认为,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意识流”,文艺片也能拍的精彩好看,而《宇宙探索编辑部》确实上交了一份极其清爽,但解题思路别具一格的答卷。

“幽灵摄影师”纪录的形式,一方面增强了电影的临场感,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维持住了电影的精彩程度,它同手持、跳切、抽帧一起,成为整个片子的神来之笔。

02有关科幻

其实,除去《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拍摄风格,它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科幻”。同样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科幻”风格是精明的、创新的、合理的。

导演孔大山曾毫不避讳的说他是“民间科幻”。事实上,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脱去了传统科幻的枷锁,形成“低成本”、“少特效”、“重叙事”的科幻体系,同《流浪地球》等中国式科幻大片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科幻类型。

但它确确实实是一部科幻。

没有精良的特效,没有正面拍摄外星人,但全片118分钟却反复在叩问UFO的合理性。它的脑洞和设定,连同整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一起,成为导演对“科幻”、对“宇宙”、对“抑郁”、对“个体”、对“生命”的极致思考。

“等麻雀的少年”、“寻找UFO近乎疯癫的编辑”、“身患抑郁症缺少父爱的少女”、“直言不讳却又默默陪伴众人的大婶”……这些关键的人物设定,同整个荒诞、离谱的故事一起,成为专属于它的科幻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03有关西游

电影的英文名是《JOURNEY TO THE WEST》,这也是导演设计的关键隐喻所在。“JOURNEY TO THE WEST”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同名,意在对比两段“西行”的相似性。

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一段现代的西行,是为了去追寻一个不切实际但又极其宏大的梦。《西游记》是一段古代的西行,是为了去努力探求接近佛家的极乐世界。

同样的荒诞不经,同样的光怪陆离,同样的发人深省。电影中采用了大量有关于《西游记》的元素和人物,将片中的人事和《西游记》形成联结。

显而易见,电影中的孙一通,实际上对应的便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不单单是姓氏上的共性,同为电影编剧的王一通——孙一通的扮演者也表示,一通头上的烧水壶便是孙悟空的“紧箍咒”,束缚住这个等麻雀的少年,对于宇宙、对于世界的探索。

数学老师说数字是与外星文明沟通的唯一途径,诚然,他是错的。诗歌也是。原来孙一通的诗歌有人能听懂,有人能读懂他的浪漫。他等着麻雀落满石狮子,等着陌生人带他出发,他真诚、他浪漫、他不羁,是一个游走在宇宙中追寻浪漫真理的“行者”。

向西行,三个字浓缩着唐志军对于“外星文明”的三十年坚守;浓缩着一个父亲对于抑郁症女儿之死的逐步解脱;浓缩着一个失去父亲少年对于诗歌宇宙真理的探求;浓缩着五位旅人在青天白日中做的荒诞离奇的迷蒙大梦。

04有关浪漫

我说,秦彩蓉是一个极度浪漫的人。

她一次次的吐槽开麦但又一次次纵容陪伴着一段荒谬的旅程,这几位生命中都有所缺失的孤独的旅人。她是整个片子中唯一的现实主义者,通过其来揭示这个理想主义世界的狼狈和好笑。

但是,《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浪漫,绝不止步于此。首先,探索宇宙它本身就是浪漫的。人类的渺小同宇宙的宏大形成非常夸张的两极,成为浪漫的重要一环。就像平遥影展是的推荐语:“它浪漫至极,令人情难自禁。它会让人觉得宇宙越大,我们也越需要紧密地热爱。”当渺小无力的人类放到整个宇宙的宏观尺度上,这就显得格外浪漫。

另外,电影中的一些诗意的表达也传达出导演的浪漫。第一,便是章回体。章回体题目的诗意表达,成为一个助力浪漫的关键元素。第二,便是诗。我爱诗,更爱有诗的电影。“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这种诗意的表达,是创世纪时期独属于宇宙的浪漫。我想,荒芜的尽头,是浪漫,还好我们有诗。

宇宙无涯,浪漫无边。

05有关宇宙

《宇宙探索编辑部》立足地球,放眼宇宙,却又回到人类自身,讨论存在、自我、浪漫的哲学观。

“当麻雀停满狮像”,你闭眼了吗?这一刻,是渺小的人类同宇宙同频呼吸,感受宇宙的心跳。

想到艺术概论课上,老师问的一个经典的问题。“你觉得艺术是什么?”看完电影后,我更加坚定了我的答案。

如果说工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话,那么艺术学便是这一段段航迹的史官。成千上万的艺术家、普通人们共同记录下此时此刻的专属于自己的情绪,而这零星的“独家记录”汇聚成人类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的星光。同《三体·死神永生》结局,程心将无数人类艺术珍宝丢进太空,同太阳形成那副二维巨画相同,无数艺术工作者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名为“人类”的巨幅长卷。

从地球出发,心向宇宙,无数的小宇宙又重新汇聚,构成那段神秘迷人的DNA双螺旋结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道家的宇宙观,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宇宙观。

或许,我们就正处于名为“宇宙”这一孕育生命的子宫中,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只是一颗绿色蓝色黄色相互交融的细胞而已。

它很荒诞,但很迷人,和宇宙一样。

06有关大梦

结语这一小节,我把它取名为“有关大梦”,是想表达一些电影人在观影时的冲动。

这是一场唐志军的大梦。执着到执拗,固执到死板。执着追求宇宙的秘密,试图理解生命的含义。可是,他没有理解女儿的决定,但他却掀起了一片宇宙的童话。

这是一场电影人的大梦。《宇宙探索编辑部》通过黑色、荒谬、离奇的叙事表达,给中国文艺电影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商业道路,文艺片也能够精彩绝伦。

这是一场全人类的大梦。探索宇宙,创造奇迹,宇宙的宏大,人类的渺小。这并非人类的落日,而是生命的新生。一把火烧掉安眠药,忘掉过去。

“后来,我就想,或许这是一场我们所有人一起做的梦,无数人暗淡的夜空中,缓慢前行,山洞梦的翅膀发出荧光的光亮。”

那个等麻雀的少年,你好。

上一篇: 孔大山:在《宇宙探索编辑部》里,互通片刻的悲欢
下一篇: 社科文献历史学近期新书 | 书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