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心得感悟】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群组网上研修心得专辑(7则)

【心得感悟】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群组网上研修心得专辑(7则)

【心得感悟】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群组网上研修心得专辑(7则)按语:名师是什么样的?名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从哪里来?名师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高中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与高考成绩是否矛盾?从名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2022年2月11-

按语:名师是什么样的?名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从哪里来?名师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高中历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与高考成绩是否矛盾?从名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2022年2月11-12日,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邀请江苏省4位高中历史名师给山东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工作坊青岛群组的老师们在学习之后,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心得感悟

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群组网上研修心得专辑(7则)

NO.1 超越生命之上的信仰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范蕴涵

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2022年寒假网上专题学习与阅读交流活动于新年伊始,给了我们一份精神大餐。“学习江苏名师,厚积自身专业素养”是这次研修的主题,更是一份激励与导航。此刻,真正体会到了“韩娥之歌”的神韵,于我,既感受到如飓风般的冲击,更引发强烈的反思。

一、普通且倔强的坚守

从唐琴、陈红、李代贵和王雄老师的分享中,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作为历史名师亦或是“教师”这一身份的热爱与享受,对老师这一职业角色普通却倔强的坚守。唐老师已退居二线、陈红老师也已开启她专业成长的第四个十年,但言辞间所流露出的“师者”的仁慈与欣慰,让我深深感动。这不禁让我回忆起我们省里第一年远程研修中一个讨论话题:你有职业幸福感吗?记得当年刚从第一个工作地转战到济南的我,一边是班主任、七个班的历史课;一边是没有任何老人帮衬着必须寸步不离挂在妈妈怀抱里的娇娃。每天疲于奔命的我经常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有任何差池,宝宝要健康啊、学生要争气呀,我的时间是按秒来计算的啊,什么时候才能从容地睡一觉,然后在暖暖的阳光里醒来?同样忙于公务的先生都希望我就此更换一个工作,比如去一个什么报社,当编辑、校稿子,或者去某企业当个办公室文秘,只需要拿拿报纸、提壶倒水。累到嗓子嘶哑、浑身乏力的时候,我心里也有过退缩的念头。所以,当看到竟然讨论“职业幸福感“时,电脑屏幕前的我瞬间泪流满面,那一刻,我内心一个强烈地念头响起:当年我放弃院团委推荐去某知名医院做团委书记、放弃已考录做记者的机会,自己坚持要做老师的职业梦想,就这样让现实的生活打败吗?当天下午,我破天荒放弃必须亲手做饭的执念,带着闺女走出家门,吃了外面的热面条,又带她来到泉城广场,让孩子在喷泉池边自由玩耍地空档,认真思考我如何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于是,一个敢于放手,相信相信力量的老师、妈妈开始蜕变。

二、真挚且热切的喜爱

通过几位名师的讲座和我们工作坊全体老师的读书分享,我强烈地收到一个好大好美的信息,那就是,他们对于历史教育、对于历史教育所蕴含的生命成长的力量充满真挚且热切地喜爱。唐老师上大学的时候曾经那样困惑地问老师,对于根本没有填报的历史专业她该怎么爱上历史?我们山东工作坊的马自玲老师也是整个大学四年都更加希望自己成为中文系的学生。然而,他们走到今天,取得今天这些成就,一定是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历史以及历史教育的魅力。唐老师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陈红老师的教育主张“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李代贵老师从《什么是教育》中汲取的“教”与“育”的智慧之光,希望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更有选择的能力。而王雄老师的分享,让我不禁跟着他的节奏强烈地到感受到他“因为喜爱而感觉愉悦,因为愉悦而感觉幸福”的叙事,随意之处透着纯真、纯真里面透着深遂。诚如齐健老师所言:真正名师的品格,不必逐光,他本身就是光,不必索爱,他本身就是爱。他带着志愿者去支教,亲自蹲下来给小孩子上课,若非有一份纯然而澄澈地爱,不会有如此真切地流露!

三、笃定且自觉的责任

在这几位江苏名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共同的力量:责任与担当。做为教育人,他们自觉担当起“公民教育”“公平教育”及“全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王雄老师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公民教育、引领学生追求精神生命,培养孩子们拥有自信、平和、勇敢面对困境、交往广泛、情绪稳定、合群,与他们建立连接的拥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公民。他呼唤每一位一线老师在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外,要《为有思想的学生留一把椅子》;李代贵老师殷切期盼老师尽量多积累,才能给孩子们带来厚视野,才能让学生成为能够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让我们不禁再慨叹,只有有独立思考的老师,才不会教出跪着的学生。他们言辞里升腾的责任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责任必然会滋养出顶天立地的国家未来。

四、清晰且切适的规划

唐琴老师用一个时间轴阐述的她的专业成长的一路芬芳,陈红老师也用“十年”为计梳理了她的专业成长。这也许就是名师成长最宝贵的品质:规划。唐琴老师分享的时候,我的女儿也在旁边陪听。午间吃饭,我问女儿,上午你听了唐老师的分享有什么感想。没有想到,女儿沉思了一会儿说:妈妈,我懂了你经常说的一句话,心在哪里,哪里就有结果。唐老师的分享,似乎让我们感受到,她时时刻刻都用在思考、关注她的历史教学问题上。所以,我觉得我以后不会把精力更分散了。我想,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女儿听到的真谛,也是我们必须去规划与设计的。

五、无私且坚定的成全

我想团队的力量、榜样的引领及个人的奋斗无疑是名师成长的三个关键因素。团队的力量成为重要,它是最重要的环境、氛围与土壤。我自己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懵懵懂懂,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最为强烈。因为工作地点总是有所变动,在一个团体里的合力还没形成,就又需要去融入下一个团体。一直到有机会参加省赛,才有机会与优秀的队友并肩作战,有优秀的团队作坚定的力量支持。所以,我特别珍视每一次与优秀的团体共同努力成长的日子。记得我们备战省赛,时任济南市高中历史教研员段进生老师组织以钟红军、孟伟等老师为首的专家团多次听课、磨课;与济南九中的孙淑双老师一起分工合作,不眠不休,碰撞交流;我们济南中学的优秀教研组分工负担各项工作:资源组、技术组、生活保障组,一应俱全。而唐琴老师分享的第一句话就让我瞬间破防——她不仅是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大家长、专业伙伴,更是心理理疗师。甚至是当谁因为家里父母生病、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体检有点小故障而想停下前进脚步的激励者。也许,名师的代名词就是“成全”吧?

总之,两天的培训,让我带着力量、警醒、思考开启新的成长之旅。也许成长就是在觉知的那一刻悄然开始了,它就是不曾放弃自己的态度。

NO.2 整理行装再出发

青岛群组(青岛市第十七中学) 王世柱

在冬奥会的欢呼声中,在虎年岁首,在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的精心策划安排下,我们与江苏名师的相遇,给自己内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唐琴老师不断地“突围与进阶”,陈红老师的“快乐学习”,李代贵老师“术与道的持续追问”,王雄老师“回归内心的期望”,让自己真切感受到躺在“舒适圈”里的时间太久了。在本次活动“厚积自身专业素养”的主题设定面前,我无地自容。

唐琴老师用自身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练好功夫关键时刻展现自我,而不是等比赛来了再练功夫”,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她始终要求自己对每一节课坚持“课前慎思、课中审思、课后反思”“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细研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详析考情学情,形成了“真、厚、活”的教学风格和“情境中引导、合作中探究、亲历中建构”的教学特色。《问史﹒立意》《问史﹒贯通》《问史﹒探究》等系列书籍的出版,既是带领团队成长的总结,更是教育情怀的体现。

陈红老师用“六个故事”分享了自己从青涩到成熟、从“教学”到“教育”的快乐40年,在“好学、乐学、享学”中“向阳、成长、幸福”前行,她坚信“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爱是教师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她用自己的努力让历史教育越来越接近本真(和平学教育课程)。她始终快乐行走在可以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长,带得走的美好”的路上。

李代贵老师多年坚持“术与道的持续追问”,追寻历史教育的真意义。他用十几个问题分享了自己对教育、历史教育和一名教师如何走向优秀的理解。他说:“教育,与其说是让我们知晓什么是正确的、可知的,还不如说是让我们不断地指导什么是错的、未知的。教育与其说是引导我们做正确的事,还不如说是引导我们不做错误的事。”他认为成长就是要不断“从自我肯定走向自我否定”。

(很遗憾,当时因学校开会不能请假,王雄老师的报告我没能聆听完,只能从略。)

四位老师的成长的共同点是:认真、扎实、责任、热爱,不断反思追问,不断自我迭代。有路径可循,只要不懈怠。

四位老师在成就自我的同时,都成就了他人,带动了江苏历史教师的整体成长,带领老师们“从实践走向理论深处,从思考走向系统思想,从优秀走向卓越独特”,成就了“苏派”名师美誉。

对照齐老师提出的“鲁派”名师的目标,我距离还有多远呢?

知耻后勇,唯有以四位老师为代表的名师为榜样,砥砺前行,方不负导师所期,不负教师身份,不负学生求知眼神。

整理行装再出发。

NO.3 众行必有吾师友

青岛群组(青岛二中) 靳庆然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因为,人们来到世间即是归途。只是在这行程的中间,必有路人,或偶遇,或结伴同行,所以行得开心而又不孤单。倘若心中有什么疑问,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好心的路人也会给予帮助。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凭借信息技术的便利,即使疫情也阻挡不了网上的交流和分享。这次工作坊的专题学习与阅读交流活动,于我而言真是思想的盛宴,让我饕餮之余,更是感念不已、钦佩不已,也自我鼓舞,沿着良师指引的道路和方向,努力前行。

通过这次的学习,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江苏名师的榜样力量。唐琴老师的“教·研·写”、陈红老师的“快乐学习”、李代贵老师对“道与术”的追问,王雄老师坚守内心的专业探索与追求,清晰的勾勒出了他们走向名师的成长历程,也启发了后辈们成长的方向和路径,感人奋进。

通过这次的学习,也看到了自己的瓶颈和突围的方向。一是对工作、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要真爱、更要热爱,这是教师发展的力量之源。二是要主动而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发展,不仅要有追求,而且要把追求列好计划,规定好实现的时间、路径,毕竟时不我待,知也无涯,所以找准方向、树立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逐个逐个的实现,才是成长该有的样子。三是严格的自律,让研究教学、阅读书籍、撰写文章成为生活的常态,每天打卡,身体力行。

通过这次学习,也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从专家们的讲座当中,可以看到,尽管专家们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表述,但英雄所见略同。我以为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而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成人,这启我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即围绕“成人”的教育过程,以结果为导向,抓学生的“历史观察”“历史叙述”“历史写作”这三个历史行为,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NO.4成长的涅槃

青岛群组(青岛五十八中) 李 君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这个喜庆忙碌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两天的培训下来,让我认识了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他们不仅是历史专业领域的翘楚,更有着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人生格局,深沉的人文情怀。一场场精彩的报告下来,那曾经一个个只有在权威杂志、专业期刊和名家论坛上才能见到的大咖的名字:唐琴、陈红、李代贵、王雄,忽然就那样精彩丰富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欣喜、好奇、崇敬,最终又深深地震撼。她们已将历史教育深深地融入自己的生命,她们对历史的追问和对教育的思考,让我深深地懂得:教师,一名好的教师,真的要有佛陀般的自律与顿悟,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通过不断的阅读实现自己成长的突围和进阶,通过反思提升实现自己的涅槃与重生。我欣喜于这近在眼前的零距离的感受和体悟,同时又更深的在名师的坐标里,看到了自己的浅薄和渺小。下面谈一点最深切的感受:

一、教师要有自己清晰的职业规划

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毋宁说“格局决定境界”,江苏省的四位名师都给我展现了他们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是如何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的,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人生突围的。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的扎实,掷地有声而又铿锵有力。南京宁海中学的陈红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的四个十年的故事。第一个十年,崭露头角,初露锋芒,站稳讲台,再图发展;第二个十年,从一篇备课日记开始谈起,到一道“超纲”的高考题,陈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专业上兢兢业业、日日精进。第三个十年,兼职电台节目评论员,创建名师工作室,不但成功的跨界,还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第四个十年开始的时候,她又带领团队开启了和平教育课程的探索,搭建起和平的桥梁,展现了一位优秀历史老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几个十年,每一步都看到了拔穗成长的喜悦,每一步都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和充实。回顾自己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好像很多时候都有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不知不觉荒废了岁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清醒的认知和合理的规划,如此我怎能不懵懂茫然。所以,今后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形成规划和设计意识,让自己的教学生涯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辉。

二、教师要明了自己的短板,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每一位名师在自己成长的路上,都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敢于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其实人到中年的自己,深深地懂得,这句话看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长久的工作习惯,会形成一种惯性甚至是惰性,而且只要稍微小有成就后就容易自我满足。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且能时时刻刻清醒的看到自己的短板,这绝非易事。这一点,姑苏教育名家唐琴老师让我深深地佩服。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行政工作;无论是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还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唐老师都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唐琴老师在全国历史界也是翘楚,做奶奶的年龄了还在一次次地挑战自己,一次次地大胆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且每一次都能成功实现转型和突围,这样的老师真的让我五体投地,佩服至极。即使现在身兼数职,唐老师仍然说,“我可以利用好我每周的5个午休时间,还可以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进行研讨和学习。”能够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如此见缝插针,真的让人看到了唐老师对历史教育的热爱和钟爱。当被问到:“您每天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太累了呀”?唐老师那么开心的笑:“没有呀,我喜欢呀,我不觉得累呀。”唐老师那边回答的云淡风轻,我这里早已感动地热泪盈眶。还能说什么呢?这样的精神,这种如信仰般的热爱,怎么能不优秀和伟大?唐老师之所以会成为名师,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就让人望尘莫及。

三、历史教师要热爱阅读,把历史变成自己的爱和信仰

阅读,阅读,阅读;两天来,这两个字无数次地冲击着我的视线,虽然 “阅读可以为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这句话我从一年级就知晓,但时至今日,也并没有将其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并内化成自己的一种本能和需求。无数次为了赛课和比赛的阅读,显得那么的捉襟见肘;为了成绩考试的阅读,又显得那么的急功近利。当一位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从李代贵老师的口里那么自然地流淌而出;当一本本优秀著作的观点,被李代贵老师那么行云流水地信手拈来,我越发地自惭形秽于自己的浅薄和无知。静静地记下了一本本优秀的著作,看看书桌,默默地立下一个决心,人不可以再无知下去了。正如李代贵老师所说的一样:“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一只白鸽要飞跃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得到安眠。”是呀,努力、奋斗、阅读,腾飞。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才能真正的前进。今后我愿以名师为榜样,把历史变成我的爱和信仰。

四、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视野和大格局

一名历史老师,绝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教书匠”,那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历史教师”。扬州中学的王雄老师,让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的大境界、大视野和大格局。几十年来,足迹遍及海内外,虽然仍是一位一线教师,视野却是全天下,目光里却装着全人类。王老师一个个的问题,问的我冷汗涔涔:“你真的是在思考吗?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只是用了别人告诉你的和别人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来模仿别人的思考?你怎么会有真的独立的思想?你有独立的思考吗?”是呀,我不禁问我自己:我有真正的独立思考吗?在我的教学中,在我的课堂上,我教给我的学生独立思考了吗?

接着,王老师抛出了几个关键词,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几个十年的思考发展历程。工作十年《历史的理解与理解历史》,工作二十年《历史观念的沉淀、冲突与架构》 ,工作三十年《为有思想的学生留一把椅子》 ;2022年2月《对我而言是真的真理》。王老师展示的三节课,真的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备课。王老师就像一个万能的历史宝典,每一页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每一处的设计都令人拍案叫绝;看着那些我从未见过的绘画、史料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我知道心底的种子正在萌发,这不正是我们成长的坐标和偶像吗?做历史教师做到这种地步,真的如武侠大师的境界,早已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境。的确是大格局、大境界、大智慧呀!

时光匆匆,随着夜幕的降临,两天的培训已悄然落幕,挥一挥手,不忍告别。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知道,未来,我们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我愿意以名师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NO.5教师专业成长,永无止境

青岛群组(莱西市实验学校) 管志霞

2022年2月11-12日,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举行了2022年寒假网上专题学习与阅读交流活动,我觉得我能够参加这次活动非常幸运。在这次活动中,江苏4位历史名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分享了自己对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每个历史名师成长的路径也许都不相同,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执着,对教育深深的温情与敬意,对一线课堂与教育的坚守,对专业发展的热爱与坚持,对教育理想的追问与追求是相似的。

我工作已近20年,正如唐琴老师所言,我其实有点进入教学松懈区的趋势,没有很强的进取心,甚至出现了各种历史教学相关的比赛应该是年轻教师的专属阵地的想法。听到唐琴老师勇于挑战自己的成长经历,深深触动了我。我不禁反思,教师是什么?怎样的教师是好的教师?我究竟想成为怎样的教师?……其实,一年又一年,我不止一次地追问过自己这一系列问题,但很多时候这些追问和反思会被现实的繁琐打断。这两天我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心底依然涌动着最初的信念——成长,在岁月中流逝中不断报以成长。“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曰进也,不日新者必曰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是啊,不学习不进步实际上就是一种退步。这两天听了江苏名师们的报告,我的心中更有了成长、进步并不断挑战自己的意愿,可以说是心潮澎湃。

感谢两天的寒假网上专题学习与阅读交流活动,让我们走进名师,领略名师风采;感谢名师,不仅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教学信息,更促使我们思考、启迪我们的思维。愿我们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累积,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助力学生更好的成长!

No.6

行之所为,心之所向

—— 一位青年教师的学习思考

青岛群组(青岛三中) 李鹏飞

匆匆回首,踏上三尺讲台已经六年,六年的时间里我在教书育人的长河里沉浮。有时候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窒息感,也伴随着一种让人绝望的无力感。就像一艘在长河里无法自持的小船,找不到自己的港湾。这种身体的无力感与内心的对教育成长的执着长期并存,让人身心俱疲。不过,通过为期两天的研修活动,从江苏省四位名师的经验分享中,我感触良多。我仿佛也在教育的这条长河中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自持的能力。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创造性与重复性并存的职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看似同质化的工作,很容易让人忽略掉教师职业的最核心特点——创造性。教师面对的一群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茁壮成长着的对世界充满渴望的灵魂。为了更好的引领教学,更好的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构中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教师必须让自身成为一汪清泉,映射世界,滋润心田。从唐琴老师的经验分享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特别是对教育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唐琴老师告诉我们,教师成长是一个多元共促的过程,需要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坚持不懈的行动力和始终如一的热爱。在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为自己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在每一个该有所努力的地方挥洒汗水。在不断地写作和反思中促进思维的升华。

王雄老师提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他为我们呈现了在教师生涯的第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几个关键节点的思维火花。在不断地阅读实践和思考中,王雄老师立足教师但不拘泥于教师,在更广阔的社会中践行着生而为人的责任和使命感,在更大的视域里书写教师群体的形象,建构着民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最后,王老师通过自己的三个课例,为我们呈现了“有人”的历史课,让我们明白了历史教师群体的思维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名师的道路不一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道路,但是名师道路上的风景一定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愿每一个历史育人道路上的同行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NO.7思想的盛宴,行动的指南

——向江苏名师学习的感悟

青岛群组(平度一中) 陈佳辉

新春伊始,山东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坊便举行了寒假网上专题学习与阅读交流活动。江苏省的四位高中历史名师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理念,工作坊各地市的老师们也进行了读书交流与分享,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我以后学习工作的行动指南。

从唐琴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她锤炼评优课,在赛前做好准备,而且把可能出现的所有的变数都想到,并做好应对的策略。所以她说:“练好功夫可以在关键时刻展现自我,而不是比赛来了再练功夫。”她赋值公开课,积累自己的代表作。她以啃硬骨头的态度专门去上中国古代科技这样的冷门课,她搜集资料课前慎思,重构教材课中审思,公开课之后继续反思,硬是把一节没人愿意上的冷门课转化成了六种不同形式的教研成果!她用自律的态度对待常态课,竟然“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火花或者疑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鼓励学生思考和争鸣,这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和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只有在要举行公开课的时候,才匆匆读几页书,妄图从里面迅速找出几个词、几句话,装点一下自己的课堂,硬塞一个情境……这些华而不实的架子又怎么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呢?反观自己的教学,真要感谢学生的宽容,她们没有把我轰下讲台,我却沾沾自喜,感觉不到自己的浅薄无知。

成就唐琴老师的还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她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一定是好事,这容易养成惰性,我们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洞察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更应该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规划,知道自己有啥、缺啥、要啥。工作了二十多年,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有啥、缺啥、要啥,更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缺少了前瞻性,学习和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缺少内驱力走起来只能磕磕绊绊。

唐老师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还来自于她的勤奋。我们总抱怨没有时间,但唐老师告诉我们,多年来她一直在一线教学,也一直在阅读学习和反思。没有时间就利用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学习和分享。当有人问她累不累时,她却说因为我喜欢啊,怎么会累呢?听到这里,我的汗都要出来了,我整天喊累,其实是自己的不思进取,缺少的正是对自己职业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喜欢!

南京宁海中学的陈红老师最打动我的是她的备课日记和课堂观察札记,是日积月累和勤奋坚持让她不断进步。她用快乐来形容自己的学习之路,她向不同的老师学习,不仅听初高中老师的课,还听小学老师的课,不仅听本学科的课,还听语文老师、地理老师的课。她穿越学段的围墙,在高校、高中和初中进行贯通式教学研究,她通过努力让体验式和平教育课程落地,培养学生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和公民精神。她最吸引我的是不给自己设限,对学习始终保有好奇心。

溧水中学的李代贵校长从术与道的角度带领我们认识、领悟历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扬州中学的王雄老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推进参与式教学,他的课例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原来历史课还可以这样上!

齐老师提倡大家向江苏名师学境界、学积累、学眼光、学勤奋,也建议我们不仅要看专业书籍,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多读哲学、美学方面的书籍,修炼自己的文化气质,成为有格调、有品位的人。我觉得这些建议都是中肯的。

两天的学习非常充实,这一场思想盛宴暂时结束了,我需要慢慢消化,不断学习,让名师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微信公众号

历史教育工作坊

上一篇: 全球10大悬疑推理动漫,《冰果》垫底,榜首毫无争议
下一篇: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杂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