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夜西方的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战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约定俗成”的行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黄宪,2006)。
现在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质量的好坏,要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要关注“以学评教”(徐世贵,2003)。从教学目标看,它必须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从教学过程看,它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如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板书、练习、语言、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的教学艺术或风格、精神状态等都应该就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从教学效果看,它必须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何安平,2004)。所以,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既关注过程,又重视结果;有效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常问自己是否具有有效教学的各种行为,如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学习成功率等;有效教学可以测量和量化,要进行综合性质的多元评价;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教师能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或方法。
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有效教学需要有有效设计作为前提,只有有效地课堂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设计者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通过系统设计教学,保证没有学生处于教育的劣势之中,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1. 指导思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是: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正确认
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的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
责任感的公民。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贯之的目标。为此,课程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2.设计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它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的规划。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利用与重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要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就必须要抓教学设计这个关键环节,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虽然教无定法,但这并不等于教学没有方法;教学提倡个性,并不等于教学没有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一般的原理,通过举一反三,开拓思路,才能取长补短,灵活运用,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我们研究教学设计的方法,是一些共性的东西。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读《课标》,研究教材,明确目的要求
《课标》是纲领性的教学文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领会《课标》精神,吃透教材
内容,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课标》为指导,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研究学生实际,掌握真实情况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研究学生要做到:研究学生的
学习现状,掌握“学”的基础,明确“学”的差异,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学生的学法,处理好“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的关系。
3)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法。
根据教学要求,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而不乱,紧张有序地进行;使学生满怀信心,富有兴趣,活泼、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研究教案编写,优化板书设计,合理利用媒体
编写教案如同战前调兵遣将,板书设计如同战时下达的命令。“调遣”要在预见的前提
下进行周密部署,全面考虑,系统分析;“下令”要简洁明了,科学合理。好的板书设计,能使人通晓全课,了解全貌,控制全局。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能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总之,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五有”和“五备”:胸中有“纲”,脑中有“本”,
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备目标,备学生,备过程,备板书/媒体,备练习。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课标》将“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为总目标。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必然能体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三维”目标。举例如下:
1.教学内容与目标
2.教学过程
3.课堂教学教师自我评价
4.课后反思:
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课标》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在分析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以此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项技能,掌握何种策略,形成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也有利于师生共同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体现了是想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以及有效途径,也体现了“鼓励学生通过体验、时间、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的理念(教育部,2003)。达成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本人也在不断进步。本设计包含了“三维”目标、理论根据和实施策略,所以它是有效的。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或发展,也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四、结语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补短修改、完善的过程。教学设计在指导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它的可操作性表现为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或各个环节的分析和设计都提出了理论依据、操作内容、方法和程序(麦曦,1996)。《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课堂设计应围绕这一目标分析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应对策略。课堂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学设计应当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但
是课程标准所有的规定只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页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必须讲求灵活运用,把我们特有的理解和做法体现出来;设计要立足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要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所以,它不是对现有知识的系统重复,而是教师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在“设计图纸”上打下自己的思想烙印,设计有特色,教学才会尽显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 麦曦 1996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徐世贵 2003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初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思路
在进行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层次性。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历史学习水平与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对其进行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在进行历史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历史作业的层次性,进而避免“一锅煮”的问题发生。第二,针对性。在进行历史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其作业设计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参与历史作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对历史作业的自信心,进而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第三,评价性。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评价性,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历史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的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初中历史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二、初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途径
1.任务型作业。在进行历史作业类型设计的过程中,任务型作业主要是以任务为核心,利用活动任务载体进行历史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开放性以及活动性的特点。对此,教师在设计任务型作业时,要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紧扣课标,充分发挥出历史作业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性。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作业的完成方式将其划分为朗读作业、书写类作业、思考作业等三种形式,通过对课后作业的合理设置,使得学生明确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的,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通过分析、运用“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辨析能力。
2.体验型作业。体验型作业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而进行历史课后作业的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体验性、提升性以及反思性的特点,对历史课堂内容的贴合度较高,作业设计方式较为新颖,进而可以达到历史作业设置的效果与目的。在教师进行体验型作业设计中,第一,可以创建教学情景,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作业,重新解构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史实,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对历史作业的兴趣,实现初中历史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第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沈阳9.18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式,对历史遗迹与革命英雄人物进行调查,并与历史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3.探究型作业。在历史教学作业设计中,探究型作业具有极强的深化性与发散性,主要通过学生探究与互动完成历史作业,存在互动性、创新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作业设计模式相对较为开放,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贴合度相对较高,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提出自己看法与点评,结合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启示。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点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首先,教师教学观点陈旧,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在课程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学,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导致一些中等生及后进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造成学生学习疲劳,使学生产生弃学、厌学等不良心理,影响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自身也对历史课程认识存在误区,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上,不利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程度,将枯燥的历史知识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在情境教学法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完成有效的情境建设,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构建方法。1.游戏情境创设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发展特点,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历史课程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征过程的模拟,让学生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进行模仿,使学生感受红军当时的艰苦历程,及面对压迫不屈的精神,保证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家凝聚力。2.问题创设法。问题创设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戚继光抗倭》这一课程,通过教材上出示的戚继光图片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话创设问题,戚继光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其中的“我”“海波平”又分别代表什么呢?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目的。3.利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还原历史情境,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媒体技术作为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手段,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例如:《鸦片战争》这一课程,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第一课题,良好的教学开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对这一课程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图片、音乐,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虎门销烟视频,让学生体会中国当时的状况,以及最后签署的《南京条约》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避免课程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通过观看相关图片、视频,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开端、经过及结局,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虽然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但是在应用情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教师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导致设计的教学情境不符合教学目标,不仅会增加教学负担,还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情境设计要符合课程内容,教师在情境构建时,要充分根据教学内容,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准确性;最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础,情境教学法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保证教学情境设计的时效性,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希望可以通过本文提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为相关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指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