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宏大的名字,但实际上,这个电影可能更应该叫做《编辑部》,虽然它带上了“科幻”和“喜剧”这样的受众颇广的类型标签,但它确实是中国电影市场中更偏向文学性,主流中另辟蹊径的作品,它的本身就像那本旧杂志,光是盯着它,就有一种并不契合于当下环境的年代感。好果长在高枝上,好花还在叶底藏,这是一部相比较而言稍有观影门槛的电影,但同样,它也是一件礼物。
本文是“春天的放牛班”周限定观影作品,共有30个友邻参与,打出7.7/10的分数。
追UFO的人
当下,数媒大行其道,纸媒《宇宙探索》编辑部仅靠着电影主角唐志军一人的精神信仰苟延残喘,在第一幕编辑部与赞助正论商业合作的过程中,因宇航服故障而窒息的唐志军被叫来的急救队用吊车从窗口转移:一个休克的宇航员被吊在半空,这是该片创作的第一个奇观。这一场戏很好的奠定了电影的荒诞基调,也完美的呈现了唐志军边缘人的形象,随后,电影院响起《第二圆舞曲》,这是借肖斯塔科维奇之讽刺来带入唐志军的眼下:资本对外扩张,世界冲突不断,人类也曾飞向太空,却在月表插下一面国旗,这不是探索,绝对不是,这是侵略,是霸权主义,是荒唐的,是无耻的。
“声色犬马,口腹之欲,那都是消费主义的陷阱。”唐志军如是说。
开头蒙太奇很好,大国对宇宙的探索同质于战争,均意在扩张与侵略,唯独真正对宇宙心存敬畏的人,才愿意相信探索背后的文明与爱。——奔兔吉尔
标题出现,这个故事开始了,开始的滑稽又离谱,但它将你带入到了唐志军的情境中,让他的心结纠缠到观众,甚至会让你愁他所愁,我喜欢这个电影对唐志军的描写,很生动,很立体,好像就是你生活里一位叫不上名来的叔叔。
招兵买马,他们带着谜题出发,此行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前往西南方向寻找大山沟里的外星人,说出来是有点好笑。
翻山越岭,饮雪,徒步,寻找真经——人与宇宙的连结。世上还有那么多偏执的孤独调频,他们终其一生却又能否取得真经的诗篇呢?——野凡
关于探险精神
在这场荒诞的旅程中,我联想到了我爱的另外一部电影,来自美国的导演詹姆斯格雷的作品《迷失Z城》,他们在某些内核上有程度相当的共鸣之处:在科学探索界对目标追求源动力之纯粹的赞扬。这让《宇宙探索编辑部》和《迷失Z城》产生了微妙的连接,它们镜头下的人都是不被世人理解的,偏执的,不愿对外界的干扰屈尊以降,置世间之利禄于不顾。
迷失Z城 (2016)
6.9
2016 / 美国 / 剧情 传记 冒险 / 詹姆斯·格雷 / 查理·汉纳姆 罗伯特·帕丁森
《宇宙探索编辑部》在除开故事本身之外,也是这样一部相当可爱的电影,在我们结束《流浪地球2》的饕餮之后,出现了这么一部不以讨论科幻的宏伟概念本身,而将目光聚焦到探索这件事本身上的“另类科幻电影”,它在歌颂探险精神,它在歌颂那些百分之九十都毫无反馈的探索旅程,与参与其中义无反顾的可爱的人们,“有好奇心,是好事。”
唐志军在山谷里找到驴子的时候,自是倔强的他与他的符号相投射的瞬间,地外文明之于唐志军如胡萝卜之于驴,是维持他在这个与他格格不入的世界里行进的为数不多的动力。
“其实我觉得我们所有人还是需要那么一根胡萝卜吊在我们眼前,如果没有那根胡萝卜的话你可能是面对的一些混沌无边的虚无,一直执着于凝视着这跟胡萝卜那你可能又会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所以怎么跟你自己的那根胡萝卜和谐相处,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找到的一个答案。”——导演孔大山
如此一想,电影的创作何不也是宇宙探索的历程,这般创作本身便是创作苦旅,创作本身便是创作结果,至于有无得到探索谜底的重要性,也在创造的过程中烟消云散了。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宇宙的尽头呼唤爱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我看到一个以科学为纲的行动小队和打着科幻标签的电影最后落脚在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上时,一时害怕这个电影会把话题拉的太大,但还好,创作者们早已打下了唐志军和女儿的另一条感情线,这是除了追寻地外文明存在与否之外第二个唐志军穷极一生苦苦追寻的问题,女儿最后的短信,是利用父亲一生的执着所作的嘲弄,也是寻短之前留下的最后的哀叹,电影利用了这条感情线,引出了这次民间科学考察的B面:唐志军的自我救赎,也是这个电影最后的收束。
“在宇宙的尽头呼唤爱”很合主题,虽然这个门匾只有两三秒种的镜头。
电影里展现了对科学的信仰和观点,与旧观念的矛盾和讽刺,同时还有时代内在的变化矛盾(杂志从流行到不流行,从志气所在到朝九晚五),他在嘲笑人,讽刺人,最后回到我是人,人类活着的意义,谜题就是答案,唐志军转身了,秦彩蓉却在床前驻足,诗的联结不正是这样美好和无序吗?---Morning
“艺术,是人们发明出来逃避现实生活的工具。”
“我,写了一首诗,是,献给我女儿的。”
唐志军的人物弧光,落在婚礼的致辞,在抚摸身高表的手,在结尾的抽泣,随后镜头拉远,飞出地球,飞向宇宙。
保持好奇心,走出电影院,又抬头看一下星空,突然非常非常感动,而其实我也已经很久没这样了。——tangerine
电影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我只讨论了唐志军,他的荧幕形象给我触动很大,他承载的是《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核心的核心。
我们既是存在的谜题,又是谜题的答案。——编剧/主演 王一通
最后,我想用片尾曲《生活倒影》里的歌词做结束,献给唐志军,和所有和他一样不被理解的灵魂。
“没有人知道他,他还好吗
为什么遇到的,都是苦难的呢
路过他的朋友,不必用怜悯,不必要问候
也许还没等他回过神
就又是一年春天过去。”
文章引用多处原片台词,因电影仍在公映,文章内容纯靠记忆呈现,多有不对,请多谅解。
友邻点评环节
@要丸 9.5/10 “我知道诗歌只是人类情感沟通的工具,数学才是全宇宙通用的语言,但我就是讨厌这种确定。”任何会让我无底线爱住的,都是在存在主义泥潭里高歌爱与自由的电影。我们或许是提出存在主义谜题的迷思,但我们更是答案本身。在生活和梦想之间,我们上山又下山;在肖邦的离别曲和友谊地久天长之中我们送走了热爱。不管是民俗还是民科,精神病还是正常人,我们都有自己生活的苦痛和梦想的追求。在路上,在向西游,在手持镜头之中我们寻找的不是外星人或UFO,是每一个人活着的奇迹。是麻雀立满石狮子,是毛驴传送千里外,是傻子连接外星人的奇迹。这些奇迹佐证了宇宙不过是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人类,是活着是活着本身这件事。
@奔兔吉尔 6.5/10 太阳神→孙一通→SUN→太阳→日食→太阳神。开头蒙太奇很好,大国对宇宙的探索同质于战争,均意在扩张与侵略,唯独真正对宇宙心存敬畏的人,才愿意相信探索背后的文明与爱。讨论的东西很明确,在一个人们都不愿相信飞碟存在的科学年代,该如何守住内心信仰?在凡事都讲究精确的理性社会,谁来提炼生活的诗意?入川后随即进入反常魔幻空间,各种超自然现象频发,理性主义逐渐被经验主义逾越,像是《七月十三之龙婆》闯入短视频年代《失败的取经》,但自觉否定掉迷信选择,高调伪装成真相求索。可令人遗憾的是那保守的动机写法,唐老师数十年来的信仰仿佛只有被验证(目睹肉体凡胎得道成仙)、被肯定后才拥有意义,但事实是他其实已通过西行之旅找到答案,于是创作者的这份恩赐便与角色最后的感悟自相矛盾,讲到底还是不相信观众能接受一个无解结局啊。
@MinamiFans 5.0/10 真的不是故意唱反调。这片晃得我在电影院直呼救命,以至于看到最后要念诗了,都还不确定思绪漂浮到了宇宙里的男主的情感是否还停留在地球表面。只想马上回家看一遍《飞向太空》或者《星际探索》洗洗眼睛。PS:准备去电影院看的友邻们一定记得买后排座位。
@wild life 9.0/10 以目前国产片纬度而言可以给到满分 在看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中发射着无数的哲学思辨,从头到尾无时无刻不在聚焦于“何为存在”“存在的虚幻”到结尾“存在即怀疑”“存在的尽头没有意义”整个过程我翻来覆去思考了无数次,尽管结尾给了个非常具象的答案,可我仍然陷入了沉思。 全片风格完全模仿不来,荒诞不羁的幽默感,写实的伪记录片画风,通过围观一群“精神病”来看到宇宙的尽头,表面疯疯癫癫,实则深沉忧伤 ,在你笑的正欢时给你迎头一击,打回现实,这种大胆的拍摄才叫眼前一亮。 这应该是今年唯一一部够格评年度十佳的内地电影,它大胆,张狂,却又敏感,内敛,为整个幕后团队点赞。
@ . 8.0/10 看完有点失望,有延续了《法制未来时》风格,内容是讲宇宙和外星人,其实本质还是人与人的连接,不断向外的探索最终结果还是向内的探索 个人认为糅合了库布里克和毕赣:在开始的几个配乐,结尾的DNA看到了2001的影子;念诗,墙上画正和西南地区看到了路边野餐的影子
@理易封 8.5/10 太神经病也太现实了,开了一个巨大的人生玩笑,人类的宿命和个人的悲剧在这个荒诞的故事中变得更真实,西天取经一样的追问之旅,强调摄影机在场的伪纪录,文艺又带点嘲讽的诗性,都很有特点,让人眼前一亮的处女作。
@mdr skywalker 8.5/10看完之后有时候还会想起当时在影院的感觉,确实是近几年气质很不一样的国产电影。也一直在想片名的意义,宇宙探索编辑部到底在探索什么,表面上好像是那些怪力乱神,激发很多人的想象力的现象,但随着章节的层层推进,导演从荒诞喜剧片最终过渡到了存在价值的价值观探讨,伪纪录片其实就是营造一种虚实难辩的效果,而不断出现的诗歌在不断强调人和宇宙的情感联结,电影真正探索的是这些像唐志军一样孤独执拗的人的内心世界,在宇宙中人确实很渺小,但有一个浪漫∵的内心,也许在孤独求索的过程中真可以与内心和解,得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浪漫又浩渺的宇宙星云,即使在他人眼中只是电视机的雪花点。
@空曲成歌 8.5/10 挺喜欢的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宇宙的尽头是诗歌
@Fairy 9.0/10 偏执的最浪漫,一本正经的最可爱。 至第三章完毕后渐入佳境。文本和影像非常美,不是依靠科学、科技的科幻片,而是极富浪漫气息的科幻文学。我不喜欢数学的确定性,我喜欢语文的无限可能。 本以为是个科幻迷执拗地迷信“宇宙”的故事,直到诉说出女儿的故事才真正体会到影片的含义。一切的追寻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存在在宇宙中的最大意义就是爱。 以献给女儿的诗做留白,特别好,要是念出来就不够美了。结尾一片片的星云构成的宇宙银河,是最浪漫的表达。杨皓宇本来就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演员,他的演绎太完美太契合。
@raymexic 9.5/10 追逐微弱渺小梦想的人永恒的执着,头顶锅盖的木讷之人也会铺开的浪漫,泼辣直率的外表下也有着脆弱温柔的内心,还有装满了好奇心的你我他,盛载着全部悲喜的每一个人,我们就是这片宇宙,我们都是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最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的编辑,这也是我能想到的,解构宇宙最平凡却又最浪漫的方式。
@落日数羊 7.0/10 国内大熊猫类型,完成得非常流畅和惊喜,好感慨好感动!!那些疯狂执着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非常私人的原因,而且可能从未外露。宇航服、伪纪录、雪花、520块、花洒、诗、公路、毅力、驴、女儿、DNA、照片。宇宙的尽头肯定是爱啊~(看完回来就7.3级地震我的妈……魔幻现实,我不想要这种呼应
@扶不起先生 6.0/10 非常荒诞有趣的文艺片,包裹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我既是彩蓉又是摄影机,前期无法对唐志军产生共情,时不时的想看他闹出怎样的笑话。可惜从始至终他都是最坚定自我的人,反而让我这个观众成为了最后的小丑式人物。追逐内心的自我探索之旅,对信仰虔诚般的朝圣之路,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唐吉坷德。神明披着科幻的外衣了无踪迹,用现代版的聊斋故事来形容这部电影比科幻云云来的更加贴合。创作者们富有新意、诗意、回归本我的表达值得赞赏和鼓励,从国产电影市场的枯燥环境来看,它的确算是一部绝好的电影,但却不是我个人爱看的好电影,抱着无比崇高的敬意打出三星。
@牛逼协会会长 7.0/10 风格上可看成是其代表作《法治未来时》的一次延续,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略显自嘲风格的段子,堆积出一个疯子的疯狂与偏执。看似他在仰望星空,实际上他还是那个困在原地的闭环个体。导演并无意将其扩大成一场宏大的叙事,而是把宇宙的尽头定义在了个体身上,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科幻概念,但也确实能够比较容易让大部分观众理解,但他更想表达的是与自我和解,力度跟星际探索比起来差的可是有点多啊。
@六翼黑天使。 8.5/10 表面上是对于那些坚守价值和意义、如山般不可动摇的理想主义者们一次不彻底的关怀,但内核更是让他们适时放下对求索的执念,回归生活的一次温柔劝诫。别那么执着,你怎么知道他们远道而来,不是也想问我们同样的问题呢。哪有什么精确的答案,暧昧和朦胧才是人生的底色,那些公式到不了的地方,就让诗歌带我们去吧。 当我们看向彼此的时候,眼睛里即映照着最宏大的图景。 当然,唐老师执拗、自说自话的形象开篇便深深打动了我,他说电视机里发光的是宇宙亿万年前一次闪耀的余晖,而我们有太多人忘了仰望星空。如果他这场向西而行的旅程,没有如此踏实地回落在生活上,而是拾起艺术如同拾起另一支剑,劈开虚无继续迈步,那才是对理想主义者们的真正致敬。
@叶底藏花 8.0/10 荒谬的举动背后,或许只是有着隐藏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极其私人的原因。都是现实的场景,但也有超现实的情节。从追寻宏大对于宇宙的狂想,最后落在人类的情感,的确是国产电影里没见过的类型。无数浩瀚星辰组成这个宇宙,我们存在这个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只有生活下去,这个问题才有答案。
@Rábano 7.5/10 荒诞,幽默又浪漫,虽然个人不是很喜欢伪纪录片的类型,但这片确实让我真切感动到。理想主义者的坚持令人动容,杨皓宇的表演很出色,从第三章开始影片节奏渐入佳境,结尾的升华也是宇宙级别的浪漫。我尤其喜欢孙一通的诗歌创作,对这个角色非常有好感。
@小植野 4.5/10 手持摄影和跳切的高密度使用,在前两章还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临场感使用,虽说摄影机的视点始终存疑,观众并未清楚伪纪录片来自于谁的观看,但作为一种快速让观众代入旅程的手段同样也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伪纪录片风格在前半段中所带来的幽默感,也逐渐因为这种风格的退场而随之消失殆尽,实在是可惜且与之割裂,这些消失的喜剧元素本应该是独一无二极其特殊的存在,而与并没有多着墨的父女感情线也产生了相斥的化学反应,作为西游记起点的终极问题,却没有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动力源,这同时又与本片的伪纪录片风格又背道而驰,而这个落点处理得似乎又不够顺畅留白。
@tangerine 8.5/10 看见了中国科幻能走,该走,要走的路,而那不是《流浪的球》。就像是我一直认为的,科幻就要天马行空,腾云驾雾,都无所谓的,它是幻想,而不是科学。中间想起了小时在电视前看《走近科学》的感觉,那不就是胡说八道吗,但是中国群众对科幻的爱,也是这样从最底层的土壤里,最不正经的民科里来的,保持好奇心,走出电影院,又抬头看一下星空,突然非常非常感动,而其实我也已经很久没这样了。
@负一级特工 8.0/10 “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答案是唐志军想要取得的真经,但现实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以“你只能走到这里了”为旅程的终点。不过一方面他走过的路程已经超出别人太多,并且旅途中随时出现的浪漫化台词很是动人心弦,另一方面他也收获了珍贵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因此哪怕是如宇宙般浩瀚的空虚也能被填满。
@Láogon 7.5/10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出幽默,手持镜头画面与台词不断交互,取景粗糙但情感细腻,是公路片,是科幻片,是文艺片,也是纪录片,绝对是一部观影体验极其奇妙的电影。
@大宝魚 7.0/10 比几亿投资的流浪地球更像科幻电影。通过人物看似漫不经心的独白或对话若有若无的发出了些对未知文明和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而电影最后给出的探寻方向不在地球之外,却是在内心之中。其实不需要深究唐志军是否真的看到了外星人,因为那完全可能是吃了毒蘑菇的结果,关键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活法,他对宇宙信号的回应,对女儿亏欠的弥补,最后都藏在了那首想说却说不出口的用眼泪谱成的诗里…
@Gordon 8.0/10 摇晃的手持镜头带来的生活气、角色间的嬉笑怒骂弱化着本就浮于表面的科幻感,给追逐繁星的科学梦想赋予人文主义的浪漫。数学是宇宙通用的定理,是前方的未尽之路,而当处于对其探索的迷惘之时,诗歌一路相伴。理性与感性,二者在唐志军身上实现从对立到后者显露的平滑转变,从否定人对情感和欲望的需求,到用泣不成声的诗倾泻悼念,神经质的淡漠和固执是规避现实焦虑和痛楚的自我防御机制。最后回归俗套的“宇宙由人组成”的主题却并不显得做作,不断抬高的镜头里从微观到宏观,宏观在高速扩展的视野里又再成为微观,原本对立的二者的闭环最终呈绚烂光点汇聚的奇观,像是在试图打破常规,抗议着那些渲染人类在宇宙中渺小如尘埃的宏大叙事,用天真幼稚的口吻诉说宇宙因人而存在。
@starlight.7.0/10 你可以笑它是一本正经地胡说,也可以被这种过分执着的浪漫所打动。向着未解之谜一路走到黑的人,在如今这个纷纷扰扰的现实社会中愈发难能可贵,唯有虚构世界能够赐予他们一方容身之地,以及光明的结局或是答案,我想,这大概便是此类电影存在的意义。
@野凡 7.5/10 宇宙诞生的余晖被藏在电视的雪花中,世界的尽头被绘制在暗仄山洞的石壁上。每个人发出自己的频率调制,为合群而彼此磨合,少部分人无人与之共鸣,在无垠的宇宙中,他们发出的频率调制久久没有回应,就像52赫兹的鲸,在孤独中坚持不被人理解的信仰。荒诞的偏执狂,在偏僻的山村探索整个宇宙,完成自己的《西游记》。翻山越岭,饮雪,徒步,寻找真经——人与宇宙的连结。世上还有那么多偏执的孤独调频,他们终其一生却又能否取得真经的诗篇呢?
@群魔將死於盛夏 8.0/10 不喜歡文藝匯上的詩朗誦,但喜歡生活中所有可以以詩表達的瞬間。這是我對某句話的回答。或許我們真的需要更多在午後街頭讀詩的即興與隨意。//太喜歡太喜歡這部作品,跟瘋子一樣的癡迷。即使是由詩表達的時刻,也大都真實而浪漫。似乎所有的梗都很好的依附在這裡。從表象的探索到本質的回歸,母題。山間的戀人,那張結婚照也是神奇的時刻,不是嗎?
@几点奔马 6.0/10 一个痴人说梦的公路片,一段黑色荒诞的闹剧。人与人的关系还没说清楚,就要诠释人和宇宙,感觉还是有形无神,表达的很浅。看到后面很会审美疲劳。
@芝士汉堡. 8.5/10 漫漫长夜的孤独才有仰望星空的狂想,璀璨繁星的光芒照亮追寻宇宙的道路,化身堂吉诃德便义无反顾踏上荒诞的旅程,可笑愚笨的种种表象却涌出理想主义的炽烈信念,当羽化成仙脱开了生活的沼泽,当宇宙余晖映出了内心的绿洲,目睹诗篇入世的灰烬,见证碰撞决裂的离别,我们既是迷题也是答案,我们既是蝼蚁也是巨兽,宇宙的尽头终究是爱与自我的绽放。现实与魔幻共舞,自由与浪漫和鸣,我终于看到了宇宙的轮廓,那是今时明日都不曾改变的归途或宿命……
@Morning 9.0/10 以科幻类型来限定,从寻找孙一通以后就落了下乘,但以人物类型来概括,它做出了精致的影响展现。唐志军换宇航服时脱下的袜子是新的,孙一通的衣服也太新,第一章的配乐歌曲太局限,这几点我都不太喜欢,在孙一通的大段落里我也怀疑过,这是“审丑”吗?但是他的诗写得太漂亮,我觉得比毕赣和杨超都要好,我最终相信了这个人物,日全食一场戏很惊艳,老辣锋利,不得不感叹导演太有才华。当提出宇宙和人类为什么存在时,仅仅是唐志军抚摸墙上的身高表一个画面,就让人泪流。电影里展现了对科学的信仰和观点,与旧观念的矛盾和讽刺,同时还有时代内在的变化矛盾(杂志从流行到不流行,从志气所在到朝九晚五),他在嘲笑人,讽刺人,最后回到我是人,人类活着的意义,谜题就是答案,唐志军转身了,秦彩蓉却在床前驻足,诗的联结不正是这样美好和无序吗?
@浪漫血液 9.0/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