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最初名为工艺美术史系,其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建院时成立的共同课教研室史论教研组。1977年,学院恢复招生,在院党组安排下,史论教研组赴各地考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状况,编撰《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1年,学院在国内率先获得“工艺美术历史与研究”硕士学位授予权。次年2月,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尚刚。1983年,工艺美术史系成立,首招17名本科生,为全国最早成建制的工艺美术史论专业。
1986年,工艺美术史系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史论博士学位授予点,截至1999年培养出祝重寿、李砚祖、尚刚、杭间等13名博士研究生。1999年,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系名称由工艺美术学系变更为艺术设计学系,并最终于2001年定名为艺术史论系。艺术史论系在保持工艺美术、设计史论研究特色的同时,引进师资,加强美术史论、艺术批评和美学研究,于2000年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正式启动,最早驻站的邹其昌、邱春林、黄厚明等博士后,如今已成为艺术史论界知名学者。
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艺术史论系获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框架下,继承传统,发扬特色,整合资源,形成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全面发展、重点突出、优势显著的学科格局。在教学方面,施行双一流人才培养战略;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探索时代前沿问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艺术学理论学科依托清华大学跨学科、国际化平台,以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群为依托,以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清华美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当代艺术研究所、书法研究所等为科研平台,以《装饰》《清华美术》《艺术与科学》等学术刊物为理论阵地,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校内实践基地,以“非遗研培计划”“艺术管理联合培养项目”等为行业交流窗口,形成多平台资源共享、多渠道协同创新的学科发展局面。
(一)学术传统与学科特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艺术学理论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核心任务是研究艺术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原理”,“知识基础一方面为各门类艺术(包括音乐学、舞蹈学、影视学、戏剧戏曲学、美术学、设计学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成果”。[1]有一种看法认为,清华大学的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广度上没有涉猎艺术全门类,在理论高度上也不够“一般”和“普遍”。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第一,清华美院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都有向全校大学生提供通识教育的责任,尤其是各艺术门类欣赏课,由此产生了日益紧密的学科关联,二者常常被大学视为一个整体;
第二,艺术史论系的学生处在大学开放选课系统中,学科多元交叉,且拥有众多海外研学交流机会,其知识体系生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第三,与学院另外两个并立的一级学科“设计学”和“美术学”相比(所在系教师除了从事设计、创作实践,也要做科研、写论文,且不乏教授陶瓷史、服装史、绘画史的专职教师),艺术史论系开展的设计和美术史论研究以理论而非以实践为导向,较难归并到前二者中去;
第四,艺术史论系的学术传统是多样化的,并不局限于实证性的艺术门类史研究。文史哲兼通的尚爱松先生、在课堂上播放古典音乐的吴达志先生、兼治陶瓷史和书法史的叶喆民先生等都是通专结合的代表。从事美学、文艺理论研究的专职教师也一直在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清华美院的艺术学理论在广度和高度上符合教育部的学科要求。不过,国家的教育资源有限,各大学发展方向各异,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不一定贪大求全,而应百花齐放、各展所长,通过差异化发展,拼合为一幅开放包容的学科画卷。[2]就清华美院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而言,应立足学院传统,与设计学、美术学及相关实践领域保持密切的交流互动,继承发扬工艺美术、设计史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在物质文化研究、艺术设计批评及“生活启蒙”方面引领时代潮流。[3]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不可急功近利,富于特色的学术传统,是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通过一代代师生的努力,在长期学术实践中积淀而成的。1983年至1999年,工艺美术史系有硕士生导师6位:尚爱松、田自秉、叶喆民、王家树、吴达志、奚静之;博士生导师3位:田自秉、王家树、奚静之(庞薰琹、雷圭元等亦为导师组成员)。这一批老先生在共同课教研室时期便进入学院工作,后来又参与建系,开创了富于工艺美院特色的艺术史论学科传统。
其中,奚静之先生对于创建史论系、田自秉和王家树等先生对于奠定工艺美术史研究范式做出了重要贡献;师从他们的祝重寿、李砚祖、尚刚、杭间、方李莉、邹文、张夫也、杨阳、陈芳等博士,后来都成为工艺美术和设计史论界的知名学者。除方李莉去中国艺术研究院、陈芳去北京服装学院工作外,其余几位都留系任教,接续老一辈的治学传统。他们培养的新一代艺术史论人才,不少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文博系统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其中陈彦姝、郭秋惠和王小茉留系任教,继续在工艺美术、设计史论园地耕耘。
在工艺美术、设计史论领域,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教材和参考书多出自艺术史论系。例如,1983年集体编撰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年)、《中国染织史》(与吴淑生合著,1986年)、《工艺美术概论》(1991年)和《历代工艺名家》(2008年),王家树的《中国工艺美术史》(1994年),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纲要》(1989年)、《隋唐宋元陶瓷通论》(2003年)和《中国陶瓷史》(2006年)等。
再如陈瑞林的《20世纪装饰艺术》(2001年),祝重寿的《中国插图艺术史话》(2005年),尚刚的《唐代工艺美术史》(1998年)、《元代工艺美术史》(1999年)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2007年),李砚祖的《工艺美术概论》(1991年)、《装饰之道》(1993年)和《艺术设计概论》(2002年),张夫也的《外国工艺美术史》(1999年)、《外国工艺美术简史》(2000年)和《外国现代设计史》(2009年),杨阳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1994年)和《中国乡土艺术》(与杨先让合著,2000年),杭间的《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1994年)、《手艺的思想》(2001年)、《中国工艺美学史》(2007年)和《中国传统工艺》(与郭秋惠合著,2006年),邹文的《工艺创造学》(1999年)等。
上述教材和参考书不断重印、修订、再版,广受读者欢迎。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等称号,应邀到全国各地举办讲座,为其他院校提供学术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史论系教师还主编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丛书和译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对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史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1983年,艺术史论系(工艺美术史系)首届本科生与教师合影
1984年,学院首位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方向研究生尚刚答辩场景,左起:奚静之、陈高华、庞薰琹、雷圭元
(二)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自1983年建系以来,艺术史论系一直保有良好的学风。首届招收17名本科生,当时在职教师16名,师生比接近1:1。1999年并入清华以后,招生规模受到更严格的控制,本科生每年在15名左右,入学成绩比所在省文科一批线高1.2倍左右,基本上都是各地的文科状元。入学后,超半数本科生都能获得境外交换学习机会,不少同学获得了清华大学双学位或辅修证书,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在本系或国外大学深造。研究生招生,每年只招收学术型硕士8名,其中5名为系内推荐免试研究生,剩下3个名额分美术史论和设计史论两个方向,竞争异常激烈,不少外校考生需要考两至三年才能如愿以偿。
2015年以来,艺术史论系新增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才稍稍扩大。清华大学人事改革后,符合条件的副教授也能带博士,近年来史论系的博士招生量也在递增。以今年为例,秋季入学的硕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总计28名,约为本科生人数的两倍。研究生数量高于本科生数量是清华大学的普遍情况,符合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史论系本科生普遍不急于找工作,硕士研究生过半数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这也体现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律。
迄今为止,艺术史论系已培养本科生482人、硕士生260人、博士生126人、留学生47人、进修生86人、博士后38名,接受访问学者68人。目前在读本科生66人,硕士研究生60人、博士研究生40人,在站博士后7人。据统计,过半数毕业生在高校任教,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西安美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其余毕业生多数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工作,还有少数进了政府和企业。近年来,随着艺术产业的兴盛,选择创新创业的学生有所增加。
史论系的硕博士生,除大学和学院的公选课外,基本上都由导师一对一指导。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设置的考核和考查环节非常多,要想如期申请毕业论文答辩,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近三年来,史论系在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增设了毕业讲演会,遴选优秀毕业论文,让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同台竞技,面对现场听众和直播镜头推介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史论系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一般是“小题大做”,从材料收集到设问求证都十分严谨,在国内同类论文中质量堪称上乘。史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尔会接近甚至超过国内其他院校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准。这并不奇怪,因为史论系本科生一向是被当作准研究生来培养的。史论系所有在职教师,无论年龄大小、名望高低,都要为本科生上课;每位教师需要开设两门本科生专业课,这些课有可能都是专题性而不是通识性的,授课内容也会随研究不断更新。
史论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一直较高,尤其是“老三届”,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以首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为例,杭间写的是《人的生物性与工艺——简论工艺机制》,曹小鸥写的是《欧洲罗可可式工艺和清代工艺装饰风格的比较研究》,赵农写的是《略论中国盛唐工艺美术的本质和风格》,杨阳写的是《形象的文字、艺术的语言——谈陕西关中、陕北地区民间剪纸之内涵》,邹文写的是《脱胎之变——论漆艺装饰与现代漆画的关系》。回顾一下这些毕业论文,再比照作者后来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不难看出大学本科教育是培育高端人才的重要起点。
文革结束后,重新走上讲台的老先生们劲头十足,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时任系主任的奚静之先生,要求本科生读书、读图,还安排有严格的考试。2013年,为筹备三十年系庆去采访奚先生,经她建议,系里组织老师和博士生拟定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要求本科生在毕业前至少读完30本书,每学年提交一次读书笔记,由相关老师进行检查。在筹备三十年系庆的过程中,系里对全体系友进行了联络,对杰出系友进行了采访,并建立了系友会。
建立系友会的目的,除了联络感情、了解毕业生就业和工作情况,另一个目的是通过系友网络帮助在校生认识社会、了解行业需求。清华大学的二学位、辅修课和各类社团活动多,本科生如对本专业就业前景不了解,容易产生迷茫。为此,系里近年来持续开展读书会和系友会活动,邀请研究生参加本科生读书会,邀请不同工作单位的系友来校与新生交流,帮助他们确立人生发展方向。
此外,自2013年起,还在本科生暑期课程中安排了实习环节,实习单位包括故宫、国博、首博、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苏富比拍卖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等。自建系以来,每年都会有专业老师带本科生外出做史迹考察,参观名胜古迹,观摩博物馆,调研民间艺术。史迹考查主要是帮助学生接触一手材料、学好艺术史,而社会实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和职业。由于史论系学生一般不会选择在本科毕业后就业(并不是因为工作难找),实习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专业兴趣、确立学习和研究方向。
并入清华之后,本科生得到的呵护尤其多。本科生有专门的工作组,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大学对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都有量化考核。这样一种管理机制,再加上原本就很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史论系本科生的学风不可能不好。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建立读书会、系友会、增设实习环节,系里还在专业写作课、艺术管理课中设置了与其他系交流、策展的环节。其中一次是与绘画系合作,两系同学结对,绘画系同学负责创作,史论系同学负责评论、策展和宣传,在实操中完成专业写作训练。
清华大学与众多海外知名大学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史论系同学,从本科到研究生,在学期间都有出境交换学习的机会。此外,系里还积极邀请外专授课,平均每学期有2-3名外专举办讲座或短期授课。在近年来承担的研究生教改项目中,张敢和陈岸瑛负责的两门课程先后三次与外专联合授课,结合课外阅读、分组研讨和结课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借助各类学术平台,组织国内外会议和专业考察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校内外学术交流。
2019年6月,艺术史论系毕业讲演会
2019年6月,艺术史论系毕业欢送会
2014年5月,世界知名设计史家大卫·瑞兹曼(David Raizman)首次来系讲座
2019年1月,世界知名艺术史家费雷德·克莱纳(Fred S. Kleiner)第三次来系讲座
(三)时代需求与前沿探索从奚静之、吴达志、尚爱松、叶喆民、杨琪、李永存、陈瑞林、祝重寿到杭间、邹文、陈池瑜、岛子、李静杰、张敢、陈岸瑛、邱才桢、章锐、刘平等,艺术史论系在中外美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西方美术史的学科开拓,主要是加强国际交流,为此建立了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美国艺术史与展览:19世纪至今美国艺术在本土与海外的呈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工作坊,此外还邀请大批海外专家来系交流授课。中国美术史的学科开拓,主要是建构中国艺术学体系,为此成立了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由陈池瑜带领博士后、博士团队开展研究和出版工作。此外,史论系教师还依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借助高水平展览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管理,都是和当代艺术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方向。岛子培养出盛葳、段君、郝青松等一批青年艺术批评家,在当代艺术界成为活跃人物。陈岸瑛打通艺术哲学、艺术史方法论、艺术批评方法论和艺术创作理论,形成富于活力的艺术理论教学体系,还联合策划了“亚洲艺术的当代性”第五届新朦胧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立象与对话:当代艺术的东方世界观”学术研讨会、“比格尔与当代艺术”学术论坛、“杜尚之后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北大-清华-南大三校艺术学博士论坛等一系列理论研讨活动。
2012年,艺术史论系开始筹建艺术管理专业,为此引进曾在苏富比拍卖行工作过的章锐。迄今为止,已招收5届43名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此外,还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组成跨学科项目组,与苏富比学院联合招收艺术管理硕士,与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联合招收艺术管理博士。在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及社会企业支持下,史论系通过承办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探索新时代艺术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积累了新的经验。
2015年以来,艺术史论系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与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等形成横向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路径。除为各传统工艺产区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还重点参与了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
此外,还牵头申报获批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开展艺术与科学交融的传统工艺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传统工艺行业及地方文化经济发展;联合策划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物修复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年度性活动,参与政策咨询、文件起草和项目评审,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编撰和《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续编修订工作,加强传统工艺学科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这些工作与学院及史论系的学术传统相关联,同时又面向时代需求,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2019年1月,古瓷今说——叶喆民先生纪念座谈会在清华美院举办
2016年10月,首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举办,该活动由艺术史论系与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联合发起创办
2018年11月,2018“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漆艺邀请展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举办,该活动由艺术史论系、工艺美术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参与策划和指导
2019年7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结课合影,该活动由清华大学主办、艺术史论系承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