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近代探索的三大运动及其作用是什么

中国近代探索的三大运动及其作用是什么

中国近代探索的三大运动及其作用是什么中国近代探索的三大运动及其作用是什么一, 洋务运动作用:1,为中国近代化的产生起了引导作用:洋务运动初期,在自强口号下,先后创办了20多个近代军工企业

一, 洋务运动

作用:1,为中国近代化的产生起了引导作用:洋务运动初期,在自强口号下,先后创办了20多个近代军工企业,军工企业内虽然存在浓厚的封建性,虽然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但军工企业已带有相当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已使用近代大机器生产,出现了生产工具的完全技术革新,企业内部已存在劳资间的剥削关系,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己带有商品性质,并且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正在日益扩大。不但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而且为后期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了引导作用。

2,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刺激作用;在洋务运动的推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投资兴办近代企业,这些人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基础。它代表中国近代社会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样,在洋务运动的开展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

3,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洋务运动中,为适应兴办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和翻译馆,另外还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新式学校共有20多所,它的创立,培养了一批懂得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军事人才及科技队伍,翻译馆的设立使西方自然科学大量被引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和价值观,也有利冲击了封建的教育制度,为以后废除书院和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洋务派的大胆实践活动造就了第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二,戊戌变法

作用:1,维新运动促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派要求发奋变法,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等进步的主张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宣传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以及自然科学成就,几乎涉及到文化领域的各个角落,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愈来愈多的人们要求革新,进而倾向革命已成为不可遏制之势,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2、 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维新运动实际是对洋务运动的批判继承,为了发展中国近代科技,为了造就和培养中国近代新型人才,维新派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如:废八股科举,创办新型学校等。维新派敢于冲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牢笼,公开举起西学旗帜与中学相对抗,从而为西学在中国提供了土壤和勇气,加快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它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0世纪初,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资产阶级共和国也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主要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学习西方,但最终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清末新政

作用:1,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和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

由于兴学堂、派游学两个方面的途径,全国各地兴办的各类学堂达4.2万多,1911年更是增至5.2万多所。到清朝灭亡前夕,全国学生人数已达156万多人。出国留学盛极一时,仅以留日学生为例:19世纪末,全国留日学生不过一二百人,1905至1906年间,达到8000余人。(1)一大批具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大批出现,他们相继开展爱国运动,积极探索着该如何解决中国实际的道路。他们中的杰出人物如:黄兴、邹容、陈天华等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推翻清政府的道路。

2、 有利于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

在新政过程中,北京设立了练兵处,袁世凯充当会办,最初全国拟练新军36镇,分别限2至5年练成,但由于饷需太大,直到清军灭亡时,全国建制完备的新军才有16镇。(1)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之一就是一些新军阀的相继产生。其中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的最有力者。袁世凯就是靠其掌握的北洋新军而发迹,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脑,后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直至成为窃国大盗的。

3、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政内容有中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并于1903年成立商部,后又聘请资产阶级上层代表人物张謇充当头等顾问。商部成立后,颁布了有关商务和奖励实业的章程,由于清政府政策上的变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资本总额在万元以上的新建厂矿企业共有388个,资本总额达8828.8万元。

新政是由当时统治危机引起的,其主观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维护清朝腐朽统治,所以新政是反动的,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新政的内容及措施在当时毕竟符合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在客观上它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上一篇: 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
下一篇: 历史知识读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