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普洱市高中历史刘文通名师工作室第十次集体教研评述(澜沧一中站)

普洱市高中历史刘文通名师工作室第十次集体教研评述(澜沧一中站)

普洱市高中历史刘文通名师工作室第十次集体教研评述(澜沧一中站)久旱逢甘霖,和风细雨润边疆。为了助推边三县课程改革,落实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为了帮助澜沧一中、孟连一中和西盟一中等学校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名师

久旱逢甘霖,和风细雨润边疆。为了助推边三县课程改革,落实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为了帮助澜沧一中、孟连一中和西盟一中等学校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名师,2019年6月15日普洱市高中历史刘文通名师工作室在澜沧一中组织集体教研。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460.png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也是新高考重点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它与传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目前中国历史教学科研最新的重大成果。它将在较长时间里引领高中历史教学。它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在此次四节交流课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老师结合本校实际和高考的要求,给参研教师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本次教研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

第一组 课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组的课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别由澜沧一中彭正华老师和孟连一中朱学春老师诠释复习课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应用。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544.png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萌芽、扩张直到最终形成,历经约六百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开放性和掠夺性把处于相对封闭和孤立状态的人类逐渐纳入同一体系中。穿越时空隧道,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浏览跌宕起伏的世界史,两位老师诠释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彭老师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解为:一、新航路的开辟;二、荷兰的殖民扩张;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五、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时空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把大专题分解为小专题。接着应用唯物史观等史学范式分别对五件事情作“历史解释”。教学方法突出小组合作学习,讲练结合,较好的实现了教学预设目标。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667.png

朱老师在导入环节就巧妙渗透时空观念。他的导课方式富有新意,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今天我们在哪里上公开课?答:今天是2019年6月15日,在澜沧一中高238班上公开课”。巧妙且幽默诙谐的语言和风格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也吸引着学生紧跟朱老师往下学习。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837.png

朱老师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解为:一、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的出现;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三、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以时空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把大专题分解为小专题,遵循“时间+史实+阶段特征”的专题复习一般规律。接着依托史料,应用唯物史观等史学范式分别对五件事情作“历史解释”。较完整的体现了五大核心素养在复习课中的渗透。课件制作图文并茂色彩鲜亮、美感足。教法采用启发式与小组讨论结合,课堂气氛活跃。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1244.png

一部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其次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及其走狗的抗争史,第三是一部中国先进阶级(层)不屈不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第四,它还是一部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推动本国发展的近代化史。

第二组 课题: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第二组的课题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分别由西盟一中杨成兰老师和普洱市一中马琴老师诠释复习课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应用。回望满目创痕、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艰难岁月,两位女教师的诠释与众不同。

杨老师在导课环节采用“破题”法,紧扣主题“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突出时间“近代(1840——1949年)”,空间是“中国”,核心主题是“探索救亡道路”。“破题导入法”直奔主题,易于学生抓住重点,剔除无关的繁杂信息。为复习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1460.png

杨老师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分解为:一、“睁眼看世界”;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维新变法思想;四、走向共和。以探索主题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把大专题分解为小专题,遵循“主题+史实+阶段特征”的专题复习一般规律。依托史料,应用唯物史观分别对四件事情作“历史解释”。知识点的梳理与体系构建清晰,结合高考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加强题型训练。关注高考走势并在教学中渗透,使得教学紧扣时代的脉搏。采用讲授法与小组讨论结合,教学风格富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

马老师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以人物为线索,分解为:一、地主阶级展厅(抵抗派、洋务派);二、农民阶级展厅;三、资产阶级展厅(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知识分子);四、无产阶级展厅。以人物(探索主体)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把大专题分解为小专题,遵循“人物+史实+阶段特征”的专题复习一般规律。依托史料,应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分别对四个阶级的探索作“历史解释”。知识点的梳理与体系构建清晰,逻辑严谨。教学设计紧扣考纲、课标与考情,紧跟高考的发展趋势。教学采用“模拟情景法”,借鉴学生喜闻乐见的“博物馆、展览馆解说模式”,让学生既充当解说员又当听众诠释复习教学。教案和学案设计规整,具有示范性特点,彰显陕西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扎实的教学功底。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1830.png

交流共享敞心扉,互帮互学谋发展。在下午的评课与交流中,围绕以下主题参会教师踊跃发言,学术研究气氛味足纯正。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渗透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高考复习课中如何提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各校培优补差经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等。在说课、评课与交流中,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2166.png

凤凰花开沧江畔,主持寄语促发展。高三复习课根据现行人民版教材专题体系特点,常规复习可分为,一轮组织专题复习,二轮组织通史复习,三轮再组织专项复习。学练结合,夯实双基。大专题分解为小专题复习,多组织“微专题”复习。三轮复习各有固有的内在逻辑和侧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与逻辑体系的构建要兼顾。

从知识性学习向学科综合素养教学提升。新课和复习课都应渗透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会使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七大史学新范式分析和研究历史。创新教法,使得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阶段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搭建教学平台,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参与教学体验的机会。适时变化教法,保持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针对基础素养较弱的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抓背诵与记忆;抓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抓概念的理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抓思维逻辑的学习与训练。

对于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学需要不断学习与积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不断提升教学的境界。加强对考纲、课标和教材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题型和命题的方向。《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曰:“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凤凰花开沧江畔2019.6.20历史名师工作室3009.png

最后,感谢普洱市高中历史刘文通名师工作室全体老师的支持与理解!感谢普洱市、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和普洱市各所高中学校的鼎力支持!

普洱市第一中学

2019年6月20日

图/ 刘文通

文/ 刘文通

上一篇: 历史记忆研究
下一篇: 马斯克:需要对未来进行投资,探索多星球生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