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播 苗 学,播种 文 化
苗信仰 | 苗文化 | 杂说汇 | 东方学 | 西方学
摘要:
执芦笙……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芦笙,作为笙家族的一员,它与现流传于世的笙、葫芦笙、现已失传的竽以及现流传于东南亚的牙笙、角笙等属于同族乐器。它是“自由簧管气鸣乐器。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苗、侗、水、仡佬、瑶、壮、彝等少数民族中的多管型簧管乐器”。
关键词:
芦笙 改革 历史 苗族 中国西南地区 气鸣乐器 少数民族 东南亚
执芦笙⋯⋯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
芦笙,作为笙家族的一员,它与现流传于世的笙、葫芦笙、现已失传的竽以及现流传于东南亚的牙笙、角笙等属于同族乐器。它是 “自由簧管气鸣乐器。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苗、侗、水、仡佬、瑶、壮、彝等少数民族中的多管型簧管乐器”①。“芦笙由带簧笙管、笙斗、吹管和共鸣筒组成。笙管竹制,长短不一,装入杉木剜成的笙斗中。簧片部分密封在笙斗中,笙管下部有指孔,吹气入斗时,按闭指孔,簧片和管中空气柱耦合振动发音,发音原理同笙。传统芦笙皆为6管,可发3~6音,只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民间乐曲。”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传统芦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先后研制了8管、11管、13管、18管及20管芦笙,能发8~22个音,并能转G、D、F、降B等调式。其中以18管21音芦笙影响最为深远。芦笙的演奏方法为:“双手抱笙,以拇指、食指、中指按左右两排笙管的指孔,口含吹管,吹气及吸气皆能鼓簧发音。可吹出八度、五度、六度、四度和音以及三和弦。”
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常常把芦笙与苗族的关系等同起来,认为芦笙文化就是苗族文化的代名词。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芦笙舞是“苗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因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簧管乐器芦笙作为伴奏乐器而得名。也叫‘踩芦笙’”。
一、苗族芦笙的历史考察
上古传说中,用芦笙作为声音信号的故事广泛流传于黔北地区的芦笙乐手中③,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从单管乐器演化为多管乐器。从现流传于民族民间的传说中可以发现,苗族芦笙音乐艺术伴随着古代苗族先民的大迁徙,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芦笙文化系统。杨方刚先生这样概括苗族芦笙的发展轨迹:“芦笙的历史沿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单支笙苗的创制;以葫芦为笙斗,有不同音高的六支笙苗的葫芦笙的改制发展;以木制笙斗取代葫芦笙斗的变革。”④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竽
由于竹制的笙、竽、葫芦笙、芦笙等同族类乐器极其不易保存,因此,目前还未出土一件先秦时期芦笙乐器文物,但与芦笙同为“匏类”乐器的(汉)笙、竽、葫芦笙的出土,也从侧面展现出一些笙类乐器所共有的特点,为研究者提供先秦时期笙类乐器在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实物材料。例如,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的葫芦斗笙、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葫芦斗笙、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木质笙嘴笙、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竽、云南江川李家山M24号墓出土青铜笙斗葫芦笙以及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早期滇墓出土青铜葫芦笙等。
从以上春秋战国至汉初出土的笙、竽、葫芦笙来看,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南部,以楚文化和滇池文化区为主。其中,楚墓出土的笙均用葫芦作笙斗,竹制苗管(笙管)。尤其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其笙苗上簧舌与框吻合程度之精密,连发丝都难以插入。”⑤这些笙的笙管多穿透斗底,一般有两排直行排列,每排笙管一般数量相同。这样的排列与今日之汉笙笙管呈马蹄状排列不同。但是这种排列方式以及笙管数量却与今日之苗族传统六管芦笙、西双版纳布朗族的排笙和东南亚国家的匏排笙⑥相一致。
越南芦笙/苗族的小朝芦笙
老挝各族群的芦笙
“芦笙”这一专有乐器名称最早出现于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 并肩舞蹈,终日不倦”。到了清代, 学者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一书中写到:“(男)执芦笙。笙六管, 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这段记载点出了芦笙舞的精髓。但是,关于“芦笙”的形制构造的记载则始于宋代。宋代文献中所记“卢沙”即是后来的“芦笙”。例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卢沙,瑶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胡卢笙,两江峒中乐。”。又如,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乐器门·猺乐器》:“猺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卢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嚘其声⋯⋯胡卢笙,攒竹于瓢,吹之呜呜然⋯⋯”这两段记载提供了十分重要论据:即“卢沙”,后来的“芦笙”与“葫芦笙”是两种乐器。“卢沙”的形制类似于古箫(实指排箫),以竹子为材质,无论是“纵一横八”还是“横一纵八”,都是八只管子穿过一只管子,透底贯穿。这种形制与今之苗、瑶、侗等民族所使用之“芦笙”的形制基本一致。而“葫芦笙”(胡卢笙)的描述更加形象:将竹子聚集在葫芦之中,钻过葫芦底。吹奏时发出低沉的声响。因此可以说,这两段记载基本证明了“葫芦笙”与“芦笙”非一种乐器,它们曾在宋代并存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的几百年中,芦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苗族人将其带到了世界各地,使其广为流传。芦笙也逐渐成为西南各少数民族盛行的乐器。而葫芦笙的流传却远不及芦笙。同时,从现代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葫芦笙”和“芦笙”来看,二者在外观和簧片的形状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百苗图》中芦笙鸣山涧的场景
20世纪60年代,音乐研究者在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地区曾搜集到一支14管排笙,左右分列两排管,每侧各七管⑦,其形制与《新唐书》中所记“匏笙”相仿,且与宋代的“卢沙”非常相近。有学者认为,从“匏笙”和西双版纳布朗族“排笙”以及两者中间环节—宋代“卢沙”,似乎可以为“芦笙是从古代葫芦笙演化发展而来”提供证据⑧。
曾侯乙墓出土的笙
二、20世纪以来苗族芦笙的改革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 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音乐响起。贵州苗族传统芦笙以吹管为直管的6管6音芦笙为主。对于传统6管芦笙的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传统芦笙存在笙苗少,音域窄、不能转调等缺点,因此,来自于贵州等西南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演奏家联合北京、上海、苏州等民族乐器厂,对传统六管芦笙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芦笙经历了11管11音、15管15音、18管18音、18管21音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系列的改革,在保留原来芦笙的外型、音色、音位排列等方面的基础上,配置了活动共鸣管和按键,实现了扩大音域、音量,方便转调的目的,极大地丰富芦笙音乐的表现力。著名芦笙演奏家东丹甘先生研制的具有历史突破性的18管21音芦笙⑨,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成功典范,使芦笙的音域、调式和声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和丰富,为芦笙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其所研制的18管21音芦笙已被欧美多国乐器博物馆所收藏。
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的苗族村民莫厌学在展示芦笙制作技艺 图/视觉中国
著名芦笙演奏家、现代芦笙改革家东丹甘,自1956年起即开始对苗族芦笙进行改革。他在民间工匠和上海、苏州民族乐器厂张阿坤、严根山等人的协助下,于1963年成功推出18管21音改良芦笙。东丹甘对丹寨苗族芦笙的改造思路是在音的数量、音量、音色、曲调等方面展开的。其18管21音芦笙的研制过程:6管——8管——11管——12管——13管——18管。在管子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原来的左、右手各三个手指,即大指、食指、中指
已经不能胜任日益增多的音,于是无名指与小指也被运用到实际演奏中,与其他指头承担相同的演奏量。之后,对于芦笙各指按音的位置排列,东丹甘又做了非常科学的调整。从此,乐手的十个手指都被运用到了芦笙的演奏中,这种18管21音芦笙可以吹奏三和弦、七和弦及其部分转调。可以吹C、F、G、D四个调的七声音阶以及不出现第四级的bB调。通过改革,18管21音的芦笙在音量和音色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换。此外,东丹甘还对芦笙的外部形制和附件进行革新改良,如硬木管脚、排水阀、支杆、活动气管、扁形吹嘴、塑料气斗的研制,都进一步完善了芦笙的演奏要求。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又有一批芦笙研究者、演奏家对其进行改良,他们都是在东丹甘先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的18管21音改革芦笙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虽然各自都对芦笙进行了改良,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均未超过东丹甘先生18管21音芦笙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成果。
例如,1980年,广西柳州地区文工团朱国谋与融水县梁庄丰合作在东丹甘先生18管21音芦笙的基础上,研制出25音(高音、中音)和18音(中音、低音)F调芦笙⑩。又如,1982年,广西歌舞团覃立兴推出了22簧41音芦笙(11),他受到了“苗笛”一簧多音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1987年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木主设计出一种26簧加键芦笙(12) 。它是在原来21管改革芦笙的基础上加管、加键、加音而成的。又如,199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韦祖雄研制出一种28管半音阶芦笙(13) 。它是在C调15管芦笙(去掉靠后边的降B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再如,1996年沈阳音乐学院孙友研制出30簧平均律芦笙(14) 。它保留了专业团体中使用的18簧芦笙的音位以及指法,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三、结语
芦笙承载了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苗族代代族人口传留下的民族记忆,如同汉族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琴,其继承了华夏的“九代遗音”。芦笙,则较为完整、全面而生动地体现了苗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苗族文化的符号与象征。芦笙在苗家人的观念中是“母亲的化身” (15),其发出的乐音是“母亲的声音” (16)。在“母亲”的带领下,苗族的先民历经多次的民族大迁徙仍然使族群“生生不息”,使苗族民族文化这一奇葩得以发扬光大。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舞蹈》编辑委员会编,本词条作者:袁炳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
②同上。
③杨方刚:《芦笙乐谭》,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④同上,第4页。
⑤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
⑥秦序:《芦笙起源初探》(续),载《乐器》,1981年第5期。
⑦秦序:《芦笙起源初探》,载《乐器》(续),1981年第5期。
⑧同上。
⑨东丹甘:《苗族芦笙的改革》,载《乐器科技》,1979年第1期。
⑩蒙智扉:《芦笙改革传佳音》,载《乐器科技》,1980年第6期,第5——
6页。
(11)覃立兴:《二十二簧四十一音芦笙》,载《乐器》,1982年第3期,第6
页。
(12)木主:《廿六簧加键芦笙》,载《乐器》,1987年第5期,第10页。
(13)韦祖雄:《二十八管半音阶——芦笙》,载《乐器》,1995年第1期,第
27页。
(14)孙友:《30簧平均律芦笙》,载《乐器》,1996年第1期,第19——20页。
(15)杨方刚:《芦笙乐谭》,第5页。
(16)同上
主要的图片来源于原文,部分图片源于网上
本资料主要用于文化学习、公益宣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