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朱江 报道:6月1日、2日、3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3天,分别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为题,重磅聚焦“文化自信”。
6月3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新闻联播》中提到:“我们探源工程就是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实证我们的文明连续性,把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电视画面中,同时播出了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郧县人”考古发掘现场。那么,距今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古人类头骨化石是如何被接连发现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有哪些重要价值?在十堰区域内,还有哪些古人类遗址遗迹呢?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土
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汉江从秦岭南坡一路奔流而来,碧波荡漾的一江清水在郧阳区突然拐了一个大弯!江面,由窄变宽,曲流回肠,山嶂对开,峰回路转。
北靠大坡子山,南临汉江,东临曲远河。学堂梁子遗址,位于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旷野遗址。
古人类遗址和所出土的材料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历史延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和抓手。1989年5月18日,是石破天惊的一天,也是世界考古史上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当年5月,原郧阳地区组织第三次文物普查,原郧县博物馆的王正华和郧西博物馆的屈胜明一组,在郧县开展工作。5月18日,王正华和屈胜明决定到弥陀寺村进行一次现场调查,因为此前听说这里有不少“土龙骨”。在村民的带领下,王正华和屈胜明来到学堂梁子顶部,发现了第一具头骨化石。
1990年6月1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天元带队在学堂梁子进行试掘,又在同一地点发现了第二具头骨化石。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看过这两件头骨化石后称其是“国宝”。随后,国宝级修复专家、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经过20多天精心修理,两具郧县人头骨化石逐渐露出真面目。
贾兰坡与其他专家研究、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这两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人”头骨化石。其年代距今80万年至110万年左右,分别被命名为“郧县人”1号和“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
生命不断线,历史不断代,文化不断层,精神不断流。十堰,是中国乃至世界难得的古人类化石的聚宝盆。除古人类化石外,还发现有大量的旧石器遗址,其分布广、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充分表明这里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中华文明的探源地。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标本
百万年前“郧县人”已是成功狩猎者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演,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被发现。化石位于考古探方坑壁处,距地表仅有0.62米,有一半从岩土中露出。
与“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根据这些动植物化石的种类,以及它们摆放堆叠的迹象,考古专家初步判断,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已是娴熟的工具制作者和成功的狩猎者,肉食来源或许以食草动物为主。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介绍说,“郧县人”头骨同层,发掘出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是食草动物,最多的是犀牛、象、马、鹿。而食肉动物中,偶尔会发现豹子,还发现了零星剑齿虎的化石,但是主要是以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据专家介绍,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动物化石,以头骨、趾骨、脊椎骨等破碎的肢骨居多,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这就排除了自然死亡成因。另外,这些动物化石集中出现在发掘区的东南角,推断这里应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垃圾堆。堆积在这里的动物骨骼化石,不是定向排列,进一步排除水流搬运等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骨骼化石堆里还发现了石制品,可能用于狩猎和动物切割。种种迹象,帮助专家逐步揭开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食谱。
专家从这些证据推断,当时“郧县人”消费了很多大型食草动物。“这些石制品在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它有特点,主要是以自然的河卵石为原料,把卵石本身加工出尖或者刃作为工具来使用,在南北方还有所不同,北方主要是从石头上打下小的石片,用小的石片加工成工具,这样就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文化。”高星说。
“考古方舱”内部发掘现场
十堰是中华文明的探源地
75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6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5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猿人……都分布在“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地方圆百十公里范围内,有力说明了“郧县人”不是孤证,证实了百万年来十堰区域优越的生存条件。
2010年6月,中科院院士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主任傅广典等44名中外专家,共同发布“关于人类起源与演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宣言:以郧阳为中心,汉江中上游是中国人类演化研究的重要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遗产地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十堰古人类遗址如此富集,在全国仅有、世界罕见,表明汉江流域以郧阳为核心的区域堪称人类进化廊道。
“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这次发掘的收获,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现场
“在陕西蓝田上陈村附近发现的约212万年前、非洲之外年代最早的石制品,距今115万至110万年间的公王岭蓝田猿人头盖骨,在湖北境内发现的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直立人和大约同期的梅铺直立人、约50万年前的白龙洞直立人、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早期现代人和150余处旧石器时代各时段的考古遗址,构成200万年以来人类迁徙演化的廊道。”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陆成秋表示,学堂梁子遗址所在的秦岭及汉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国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类演化圣地。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总书记讲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非常深刻。认识中国的过去,对认识现在的中国和今后的中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探源工程就是把我们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脉络梳理出来了,实证了我们的文明连续性,要把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来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对人类的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介绍说。
学堂梁子遗址
实证东方人类故乡历史源远流长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发现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组建合作研究团队,统筹推进激光扫描三维重建、土壤微形态分析、地质埋藏学研究与古环境重建、多方法年代测定等多学科合作研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最大程度提取考古发掘、埋藏和遗存信息,确保考古工作质量与水平。
经过考古人员仔细剥离,2022年12月3日上午,“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出土,放入特制的保险箱存放。目前,这具珍贵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周密安保条件下,已被运送至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利用该所国际领先的高精度 CT技术做断层扫描、数据提取与形态重建,做进一步观测和研究。
那么,这一发现,有哪些重大意义和价值呢?专家一致认为,学堂梁子遗址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古人类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说:“凭借其出土文物、现存面积、保存完整度、堆积丰富度、可持续工作条件等方面优势,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占有重要一席,填补东亚直立人演化空白,研究价值不可替代。”
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专家介绍说,“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2022年度我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大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实证东方人类故乡历史源远流长,华夏远古文化博大精深。
相较于30多年前发掘出土、已严重挤压变形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3号头骨化石保存得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据介绍,该头骨与以前出土的1、2号头骨位于同一套地层中,与同一层位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共生关系明确,地层、时代和埋藏学信息清楚,反映了百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群生存演化的鲜活画面。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