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5月21日,第五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与工作坊暨新建筑论坛(春季)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顺利举办。在本次会议上,学术委员和代表们经过热议,建议共同发出关于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的倡议,使建筑口述史学工作机制常态化,也让更多的机构和学者关注并参与到建筑口述史工作中来。《新建筑》刊发并一同发起倡议。
口述史有着悠久的历史。建筑口述史不仅是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工作,更是扩展建筑学知识版图的重要途径。口述史抢救正史中被忽视的、实则充满了情感记忆的“具体”的历史。20世纪以来是我国建筑各行业及建筑教育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建筑业、建筑各学科、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造机构、人物等的历史都存在大量的空白,开展相关口述史学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现当代建筑史、学术史、机构史、人物史、建筑教育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同各位同道学者一起向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界,以及关心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各方人士倡议: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为业界和学界“访真存史,索隐钩深”(马国馨院士语),挖掘历史财富,弘扬口承文化,传承时代精神。
记忆比实物和文献更难以保存,也更容易消失,所以也应是“遗产保护”工作的对象之一。各地各民族的传统匠作正面临被现代化进程淘汰的困境,亟待继续搜集和整理;经历过我国现代建筑转型发展的从业者和建筑教育的工作者保有大量珍贵的记忆和丰富的史料,但第二代和第三代建筑师现在很多已是耄耋老人,身体和记忆力在衰退,必须对他们的记忆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和保护!这项工作刻不容缓,我们绝不能给后人、给历史留下遗憾!
中国建筑口述史的开展可以追溯至1920年代,《营造法原》、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众多词条的解释等都得益于口述史学工作的开展。口述史把建筑史调查的重点从物引向人的事迹,从整理传统工匠传承技艺的口诀,到今日城乡更新中对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访谈,“建苑旧事交口传,营造拾遗续丹青”(常青院士语)。在使基层图文档案得到关注的同时开展对各地建筑从业者的访谈,让有关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叙述得到丰富。建筑口述史学对建筑等工程设计的教学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口述史的成果反映建筑实践的复杂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生命体验和设计实践的真实状况。学生或年轻从业者通过开展口述访谈,收获的是建筑前辈浓缩的人生经历和专业感悟。
“口述史是人人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记录关心人人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口述史工作是人人都可以作出贡献的历史”(《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篇首语)。我们在倡议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倡导相应的口述史工作机制。
建议各高校把每年的校庆当作新生倾听和记录老毕业生故事的机会,发动学生与前辈学长或业界校友建立更多的联系和互动。建议各建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将采访建筑前辈设为一项必修训练,将其作为毕业论文的必需附录。建议各设计单位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把总结和整理本机构的历史当作一项常规业务,有组织地对本机构或行业的前辈进行访谈。建议中国建筑学会等各学会及其分会开展相关学科和学术领域的人物口述访谈,构建相应的学术史。建议专业杂志、媒体开设专栏发表口述成果,定期组织交流,共同推进建筑口述史学工作。
“口述史学对于历史书写是孪生兄弟,不可偏废”,让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发挥其激活史学、补充史学、挽救史学、匡正史学的四大贡献!”(顾孟潮先生语)n
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学术委员会
2022年5月21日
注:由谭刚毅执笔,赖德霖、戴路教授修改。感谢陈伯超、龙灏、赵琳等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宝贵意见和董哲、贾艳飞等的参与。
以下分别为马国馨院士、郑时龄院士、赵立瀛教授、常青院士和邹德侬教授为《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至第五辑的题词。
▲马国馨院士题词
▲郑时龄院士题词
▲赵立瀛教授题词
▲常青院士题词
▲邹德侬教授题词
原文请查阅《新建筑》2022年第3期(总第202期)。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学术版全文下载链接。
本文内容版权系新建筑杂志社所有,欢迎转发。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形式。
引用本文|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学术委员会. 关于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的倡议[J]. 新建筑,2022(3):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