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 现代化的进程, 是伴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开始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及其统治阶级的天朝幻梦, 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西方强大、中国贫弱的原因, 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力图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运动, 而洋务运动则是这一系列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止于九十年代中叶,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影响下,在清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由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发动的“求强”、“求富”的运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先进技术也随之涌入中国。六十年代前后,列强又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和特权。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元气大伤。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清廷内部部分开明官僚一方面感受到当时的中国已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再也不能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了,必须改弦更张;另一方面,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们也感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深感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自行设厂制造新式枪炮船舰的紧迫性。因此从六十年代起陆续开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又建立了新式海军,从而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对于西方近代文化,顽固派采取了一概拒绝的态度,主张“夷夏之辩”,洋务派则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中学,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西学,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对现代化概念的解释, 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现代化作为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历史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观念意识的转变。这一过程, 是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开始的。
二、洋务运动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现代化运动的推进、根本还是在于社会经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洋务运动作为一个自强求富为目的的现代化运动, 根本目的也在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评判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洋务运动从军事的现代化开始,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这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动力。所以,中国人现代化观念的形成,是从对洋枪洋炮的认识开始的。人们最初以为只要制造坚船利炮,便可以自强御侮,因此, 军事的近代化首当其冲。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把现代化运动导向了社会经济领域。洋务派的这种转向, 是对现代化运动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洋务派认识到, 国防强大的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 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所谓“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借此二端矣”。经济的现代化,就成了必然之势。此外,维护民族独立,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也是洋务派转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洋务运动在工业化中的公营企业
洋务派的官办工业主要有军工和民用工业。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至1893年张之洞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大大小小19个军火工厂。在大兴军工之同时, 也创办了一些官办民用工业, 如台湾基隆煤矿、湖北织布官局等。这些企业为最早的中国人创办的近代化产业。
起初的几家军事工业企业都以手工方式生产,不使用机械动力,比如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在秦淮开办的三个洋炮局;随着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聘用洋人的帮助,后来的军事工业企业装备了汽锅、发动机、车床、铸造机、造型机等机器设备。比如1863年,清军胜太平军而攻下苏州后,李鸿章迁马格里的洋炮局至苏州,成立苏州洋炮局,这是第一家使用机械动力的工业企业。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政府除了继续维持已建的这些军事工业企业,开始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民用工业上。这样做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军事工业所耗费的资金巨大,清政府的连年赔款造成的国库空虚,已经支付不了这样的开支。所以想发展一些民用工业作为军事工业发展的基础来辅助其发展。另一方面,洋务派意识到“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所以发展民用工业也是为了“求富”的目的。
鸦片战争后,国内市场有所扩大,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开放口岸,而且市场的总需求和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对机制产品的需求量扩大,在一定条件上刺激了政府对民用工业的发展。这时候的中国无论是在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上都有了新的特征:新产业的发展,让不少的政府官员和旧式商人有了新的投资方向,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有大量资产的买办阶级也投向了新的产业。这样就为民用工业企业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洋务运动的现实影响
(一)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悠久传统。洋务运动的历史实践和“中体西用”的提出施行,使我们认识到了传统对现代的双重作用。尽管传统与现代存在着创造需求和保守心理,开放与封闭,竞争原则与中庸信条等等矛盾冲突,但传统并不意味纯粹的过去,它是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共同汇集的结果,是一种延续的动态存在,现代化作为延续,必须存在着实质上的一脉相承。中国的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现代化,它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因素及文化而构建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所以,它仍需要中国传统因素及文化作为它的土壤根茎,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否定传统,在这一土壤上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就应对传统合理扬弃,重新整合,在复兴和重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科学和民主的现代成果,以史为鉴,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更大发展。
(二)发展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政治现代化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创新活力,自然地趋向于塑造成一个富有弹性的社会有机体,并随着社会利益集团的多元化而不断适应性地发展与变化。随着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容纳变革的能量也将增大,这就要求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也就是社会结构的强化与国家政治结构的弱化。”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其方向是自上而下的,这就要求政府作为现代化的组织者,应该是由公正、廉洁、具有现代知识和改革倾向的社会精英所组成,必须具有中央权威和现代化的意识,要真正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己私欲出发管理整个国家。杜绝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的官僚作风,积极改革政治系统扩大政治参与,以容纳社会精英阶层,使权力范围逐步扩大并且日趋下移,实现真正的“主权在民”。洋务运动,只谋求经济上的现代化,造成了现代化模式上的畸形发展,犹如单腿走路,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也决定了摔倒、栽跟头的必然。因此,对于我国当今现代化建设来说,要实现国家社会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双管齐下,同步进行。在发展经济、完善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要加强党的建设,实现政治民主。
(三)在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坚持对外开放
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迈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历史证明,正是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中国一次次错失了现代化变革的契机,被动地成为实施后发赶超现代化的国家,存在着起步晚、技术落后、缺乏经验等困难。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没有相对的权威会出现混乱,但权威如果绝对化又会压抑创新和发展。吸取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在保证民族独立,强调民族独特性,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一种开放的态势对自己开放、对外开放,求得发展和进步。
五、结语
洋务派所采取的这种具有调和、中庸色彩的现代化运动的原则, 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所谓西学和中学, 毕竟是属于两种性质完全不同、价值标准大相径庭的文化体系, 这两种体系是不可能兼容并存于一体的。西方的文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 而中国的“文物制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西学的引进, 必然会导致传统社会的变化, 甚至渐近于社会制度的变化。洋务派主观上希望将这一过程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当然只是一种主观意愿而已。事实上,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现代化的内容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也间或渗入了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的内容。但是, ‘这些内容超出了“用”时范畴, 是不为洋务派大员们所容忍的。因此, 洋务派所倡导的现代化运动,到了后期,实际上面临着一种两难抉择或者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限制西学的引进, 使洋务运动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现代化程度上或者摒弃“中体西用” , 不断扩大西学的范围, 在高层次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内上推进现代化运动, 最终冲破封建主义的“体”。当然, 洋务派不可能也不会选择后者。因此,“中体西用”实际上是导致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初始阶段——洋务运动收效甚微的内在根源。
洋务运动虽然有着种种的不足之处, 但是, 它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 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 在社会经济方面, 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本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宪进生产力, 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 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 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浅谈洋务运动对我国的影响
文章地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