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答案】(14分)(1)“自强”(2分),创办军事工业(2分)
(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2分) 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 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
(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1分)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1分)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1分)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和措施。解答本题一定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的口号和措施,解答时就一定要根据材料一来解答,材料一中“御侮”“自强”告诉我们口号是“自强”,措施是创办军事工业。
(2)本题主要考查张謇弃官经商的原因及其在创办实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题同上一题一样,一定要依据材料二来回答,材料二告诉我们张謇弃官经商的原因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刺激,要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他在办实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等困难。
(3)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这场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材料四的图片来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如图1);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如图2);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如图3)。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四: 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工业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创办的? (1分)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 (1分)
(2)材料二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1分)
(3)新中国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分)
(4)材料四中这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是指哪场革命?(1分)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1分)后来,美国是如何“模仿”苏联的?(1分)
【答案】
(1)洋务运动(1分);求富(1分)
(2)《马关条约》(1分)
(3)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
(4)工业革命(1分)
(5)原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同一时间的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分) 美国出台了罗斯福新政。(1分)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础知识。从材料中的汉阳铁厂可以判断出是洋务运动。而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张之洞以“求富”为口号开办的民用工业之一。
(2)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材料里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这些句子可以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化的起步的意义。建国初期,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病大幅度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从材料里的关键词:200多年、英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是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的工业革命。
(5)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则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困扰。为此,美国出台了罗斯福新政。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大危机。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
【答案】A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目的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他们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使封建统治不受列强侵扰更稳固。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C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5.泰州是新中国海军的诞生地。我国的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当时是洋务运动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6.简答题
(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2)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1分)他们为什么要发动事变?(1分)事变结果怎样?(1分)有什么意义?(2分)
【答案】(1)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准确理解与记忆,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史实可知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2)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为了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最后结果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