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利平
第668期
光绪版《宣城县志》中记载了以漏泽园为代表的殡葬福利史实,虽然记载的不详细,但含有的历史信息还是值得去挖掘,这对宣城的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北宋慈善事业建立的社会背景
宋朝着力于官办慈善事业的创建,以起到安定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抚慰流亡百姓之效。根据记载,宋徽宗统治的1104年,此时宋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与西夏、吐蕃、金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不断。徽宗即位后,重用的蔡京等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
宋史记载蔡京等私下规定“三千索(“索”即贯),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取量添酒钱及增一分税钱,头子、卖契等钱……”。蔡京等还认为国家太平已久,财政富足,可以好好享受,向徽宗提倡丰、京等之说,以此粉饰太平来掩盖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徽宗由此大肆挥霍,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汴京大兴土木,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政治腐败,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百姓困苦。
宋朝建国就一致秉承“重文轻武”治国理念。大力实施以漏泽园等为代表的慈善事业,体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疾苦“悯”和恤民的善政,借此达到化解日益尖锐社会矛盾和安定社会目的。
宣城县志中记载了除居养院和漏泽园机构外,还设立了福田院、安济坊、慈幼坊等慈善机构,本文主要就宣城漏泽园慈善历史展开概述。
二、宣城漏泽园设置的基本情况
漏泽园也称义塚(漏泽园是蔡京为义塚取的新名称),宣城漏泽园建立于北宋,且一直延续到清统治后期。1888年光绪版《宣城县志》:“按(南宋)嘉定(1208—1224)志(《宣城府志》),崇宁三年(1104)诏曰,人物繁庶,贫无以葬或至委业,可悯。州责之县,选僧管干,可名漏泽园……”《明史》卷七十七:“初,(明)太祖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
1709年宣城遭遇春季大瘟疫、5月和7月又遭遇大洪水,出现了抛尸荒野的惨景。
宁国知府佟赋伟《二楼纪略》记载:“流亡载道,民相枕藉,死余郊行,见积骸暴露,为之恻然。乃捐资……买山为义塚……”。
宝庆《四明志》“(崇宁)四年五月诏曰:……丽养生送死尚未能无憾,朕甚悯焉。今鳏寡孤独既有居养之法,若疾而无医则为之置安济坊。贫而不葬则为之漏泽园。”
从中可以看出漏泽园职责是国家对死者进行统一安葬的机构。安葬对象包括:死后无钱、无葬地、无亲人的贫穷百姓;暴露野外的枯骨;客死他乡者的灵柩;死亡多年且无亲属者;不知姓名的死者;死亡的乞丐等。政府安排人员免费收集尸体和遗骸进行统一安葬,目的是为了不出现疾病瘟疫、抛尸荒野,同时体现政府恤民和皇帝“悯”。所以,漏泽园是国家的殡葬福利制度,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种仁政。
漏泽园作为安葬死者之所,具有公墓性质,选址肯定位于城外。从其它地方志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宋元方志丛刊》记载了浙江奉化、慈溪、定海、余杭和盐官等县漏泽园位于城外一里至十里(约0.5-5公里)处,有的 “择高原不毛之土”之处为园。
结合宣城历史的记载,北宋至清统治前期,宣城漏泽园位于城南南壇(今鄂城花园)、城西安乐山和望城岗、城西北顾村芥子冈(现菜子冈亚龙湾小区等)及城北祈雨墩(今敬亭苑小区)。
县志记载“康熙元年(1662),吴公渊持江东漕节,……始命宣城令李振移置于城西官道之傍,及买地广义阡于西郭外。” 即命令县令李振在宣城西门外官道旁购买土地重建漏泽园。城西北芥子冈的漏泽园位置,与1709年宁国知府佟赋伟重修漏泽园是一致的:“……山在城西二里外芥子冈,鬻(卖、出售)者张、沈、詹三姓,共受银十九两,谴官正其四至界山税视漏泽园……”1738年梅瑴成作《宣城义塚碑》,此碑立于芥子冈义塚处,后流失。乾隆和嘉庆年间的义塚分别位于芥子冈附近荒山、小东门政通桥西(又名大园、紫园)和城北祈雨墩附近。
1738年梅瑴成《宣城义塚》碑拓片
宣城漏泽园是选择僧管干管理:“……州责之县,选僧管干……”;佟赋伟在《二楼纪略》“……捐资义塚,募民一人,僧二人,月给资粮……”。僧人有佛家慈悲之心和超度亡魂的“能力”,这适合了漏泽园职业性质。
宣城漏泽园日常费用主要来自官府,如《二楼纪略》记载1709年漏泽园工作人员月费用是政府给工资和粮食,“……捐资义塚,募民一人,僧二人,月给资粮……”。其建设经费来源为政府出资、官民共同出资和民间集资三种途径,如县志《义塚山》记载了雍正癸丑年宁国知府黄叔琪、乾隆丁巳年监生骆懋鼎和生员骆懋杰、嘉庆十年监生梅调鼎和十二年贡生詹世俊等购买土地作为义塚。
三、宣城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宣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繁荣为漏泽园建立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宣城是“江南名邑”,历史上人物繁庶,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乡。最初由周武王册封商末周文王大伯泰伯的第五代孙子周章为吴子而成。秦设鄣郡,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设丹阳郡,其治为宛陵(即宣城,相当于省会),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镇江市句容市、常州市溧阳市,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及以西、湖州市安吉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隋589年改为宣城。
宣城境内交通发达和经济繁荣。水阳江可达南京等地,别士桥曾经就是宣城著名的港口,陆路交通从建康至临安的驿道就是从广德境内经过。宣城北门一带是商业闹区,商家云集,鳞次栉比。宣城物产丰富:“按宣城物产向称,笔、漆、栗、蜜,暨税丝、雪梨、木瓜、缎匹、芽茶诸品……”。手工业发达,采矿、冶炼、陶瓷、造纸、制笔、制墨和漆器等,都有显著发展,宣城历史上的南陵,曾经就是宣城铜矿中心,后发现了大量开采铜矿和冶炼遗址;泾县是中国宣纸的发源地,是中国造纸中心;绩溪是中国徽墨重要产地。根据县志记载,建于三国时的金宝圩是重要的粮仓和鱼米之乡。
其次,宣城漏泽园建立时间早、规模大。
宣城漏泽园设立于宋徽宗崇宁年间的1104年,之后北宋就在全国掀起兴建之风。宣城漏泽园规模庞大,县志《义塚山》“西路安乐山二亩,望城冈一亩;南路南壇边三亩;北路芥子冈一亩五分。……嘉庆十年监生梅调鼎价买……民地二十二亩……等处呈县为义塚山。”
第三,持续时间长,客观上改善了环境卫生,对防止疫病流行具有积极意义。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看,宣城漏泽园始于1104年,明清也都设了义塚。明初,令民间立义冢。天顺四年,令郡县皆置漏泽园。清康雍乾三朝至嘉庆十二年义塚一直存在于宣城。1709年宣城遭遇春季大瘟疫、5月和7月又分别遭受了大洪水,出现抛尸荒野的惨景,宁国知府佟赋伟在《二楼纪略》这样记载:“流亡载道,民相枕藉,死余郊行,见积骸暴露……”灾情导致的抛尸荒野无人掩埋,非常容易遭受疾病和瘟疫流行,早日掩埋尸体,客观上改善了环境卫生,同时能有效消灭传疾病染源。
最后,宣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共同推动了宣城漏泽园的发展。县志《义塚山》载 :“……乾隆丁巳骆懋鼎,生员骆懋杰等……愿自买(芥子冈傍空山)一号计四亩六厘二毫五丝,呈请换作义塚……”。《二楼纪略》中记载了宁国府和佟赋伟本人共同捐资购买顾村芥子冈(菜子冈)张沈詹三姓的土地为义塚。嘉庆十二年宣城成立同仁会购买城北祈雨墩附近土地为义塚:“嘉庆十二年岁,贡生詹世俊、王耿光,廪生阮廷奎,吏员童敏、孙栋和潘啟裕,捐立同仁会。价买城北祈雨墩下……山,专葬寺观寄頙旅梓……”。
宣城殡葬福利慈等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和社会矛盾,社会呈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为当代宣城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宣城的慈善、福利事业会发展更快、更完善、更规范,从而满足广大宣城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和谐社会的向往。
(作者系宣州区水东中学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