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doc】“四把钥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doc

【doc】“四把钥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doc

【doc】“四把钥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docCANGSANG四把钥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仝建平摘要

CANGSANG四把钥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仝建平摘要"四把钥匙"即年代,地理,职官,目录,是五十多年前邓广铭先生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史入门的四种基本工具,历经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其科学性愈益得到学界的认可和接受。在新世纪之初,重申和提倡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运用"四把钥匙"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四把钥匙"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科中的支柱专业,以文献典籍丰富,研究队伍庞大,学术研究较为成熟,学术成果大量积累而着称。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经久不衰,现代学者见仁见智,归纳总结出许多研究方法。譬如有学者曾说职官和年谱是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础;有学者说文字,音韵,训诂和版本,目录是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础;有学者说义理,考据,词章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方法;另有学者曾说"四把钥匙"是学习中国古代史入门的基本工具;也有学者曾说"四把钥匙"加上"理论"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方法。诸如以上所述,均是强调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注重基础抑或基本功的训练培养,重视基本方法。在20世纪的后五十年间,"四把钥匙"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工具被广泛接受,采用和征引,在国内外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四把钥匙"是着名历史学家,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教授上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的历史讲堂上提出来的,即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掌握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四种基本工具,简称"四把钥匙"。尽管其后这种提法在政治干扰甚至打断正常学术研究活动的时代风潮中曾被错误批判,但因其具有极高的科学性,逐渐能为治中国古史者所接受,影响渐大。"文革"结束不久,由中央负责社会科学组织活动的领导同志出面主持予以平反。年代即时间。历史之"历"者,过程也,即要求关注时间观念。如一些社会制度,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特质内容,因此划分朝代,划分历史发展阶段而归纳其时代特征并非全无道理。比如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认为魏晋隋唐为贵族政体,世家大族垄断国家政权;宋元明清为专制政体,朝政大权向最高统治者皇帝手里集中,皇帝参与朝政大小事务;而中晚唐五代宋初正处于一个变革期。其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多为治唐宋史者所援引。又如唐代的宣徽使,为使职差遣官,其权力,地位前后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唐初设,仅为内诸使之一种,供奉于宫廷事务,在朝廷中尚无实权可言;其后随着宦官专权,宣徽使逐渐掌握了一定实权;晚唐时,宣徽使的权力达到顶峰,成为内诸司的总管家,跻身权力中枢,地位举足轻重;唐亡前夕一改前此专任宦官的做法,改用士人,尽管在朝政中地位重要,但权力远不及晚唐。

再如秦汉时期最高行政长官三公的名称前后就有变化,秦及汉代前期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晚期的三公为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东汉的三公为司马,司徒,司空。诸如此类在教学,研究中应关注年代,时间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注意时间观念,即年代,对于中国古代史甚至整个历史学科教学研究的精致,准确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位宋史研究大专家陈乐素在培养学生时也强调年代学为治史的基础之一,认为"时,地,人,事"为"治史四要"。地理,即空间,是历史事件展开的场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这种提法固然不对,但毫无疑问,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关注地理环境是历史学研究和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中国古代史当然自不例外。比如后周世宗以征辽收复幽云十六州为己任,为了解决征辽时南方的南唐或与辽联手南北夹击后周或乘势单方面出兵进攻后周的后顾之忧,于是在大规模征辽前先连续数年出兵南唐,陆续夺取了南唐在江北淮南的州县,与南唐形成沿长江对峙的形势,这样一则从军事上稳固了后方,一则威慑南唐谨慎出兵后周,于是乎可以倾全力出兵北伐征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治江先治淮"的生动反映。再如三国时诸葛亮自知蜀国国力最弱却屡次出兵伐魏,以攻为守,便是想控制秦岭沿线,占领汉中组建防御前线,这样方能确保蜀国长期割据西南;否则曹魏一旦进占汉中,迟早可以越过秦岭关隘,通道深入蜀国腹地,就会加快蜀国灭亡的时间。

后来曹魏(西晋)先灭蜀而后灭吴,杨隋灭陈,蒙元占陕西下四川降吐番大理再灭南宋,均是先占领大西南,然后沿长江而下,对南方政权形成大包围之势,进而直接发兵南下最终灭亡南方政权。再如金元清这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定都今北京,均是最主要考虑到北京正好处于北方草原与中原农业区域的中间地带,这样对于这些发迹于北方的民族政权来说可进可退,进可以控制中原,退可以坚守发祥之地卷土重来。可见,地理环境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此外,古代的政区是很复杂的。比如讲到宋代今山西地区的政区时,就应该细化,960年北宋建国时,北部今大同,朔州地区早已属于辽国的地盘;北汉占据今晋西北及晋中部分地区直到979年国灭才人宋;南宋时今山西地区全部成为金国的统辖范围;此外北宋时今运城的部分地区不属于河东路(治今太原)而属于永兴军路(治今西安)管辖,而今天陕北的神木(时称"麟州"),府谷(时称"府州")等地则属于河东路管辖等等。职官,即官制,也就是过去狭义上所说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制内涵丰富,名称繁杂,各代既有沿袭又有变革,涉及中央和地方官制;文官和武官系统;内朝与外朝官;实职与虚衔官;官员的选拔,考课,待遇,致仕等等,向为治史者所重视,甚至视为畏途。

比如两宋的官制,更是纷繁复杂,官,职,差遣相互分离,《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一?官制总序》日"官以寓禄秩,叙位着,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也就是说官以确定地173-位,俸禄,职是给有文学才能的官员加的荣誉性头衔,只有差遣才负责处理具体的实际事物;所以人们提到宋代的官制时经常会说"官与职殊""名与实分"。两宋三百余年间,宰相制度大体有五次变动。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宋代的中央官制主要沿用中晚唐五代以来的使职差遣制度;改制之后,中央的文官制度大致恢复了唐代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宋代的官制和理学曾被有的学者戏称为研究宋史最难啃的两块骨头。官员的名称及其职能也较复杂,官衔往往长达数十字,通过品,阶,勋,爵等制度显示各种职官的贵贱尊卑。比如司马光在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进献《资治通鉴》表中系衔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长达五十余字,此官衔由元丰改制前的散官,寄禄官,职事官,贴职及其他附加性官衔组成;此类数十字的官衔在碑刻墓志文内容开头甚为常见。再如"通判",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时南方的吴国(南唐继续设置),宋代沿用,但其职能略有区别,成为中央派往地方制衡知州防止割据的职官。

《水浒传》中描写的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不熟悉宋代军制的人可能误以为林冲统领八十万禁军,其实"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一种武职名称,属于低级武官。至于官僚制度的实际运作,更是灵活多样,纷繁复杂。研究时需要将文本记录的制度规定与制度落实紧密结合所处时代,运行区域,当事人群等,这样的诠释才科学合理,得出的结论才可能相对接近历 史真实;切忌从文本到文本,只是对制度进行简单的,一般性的 描述。 目录,向来被誉为"治学之门径""学术研究登堂入室之钥 匙"。清代史家王鸣盛在其史考名着《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 解》分八十卷"条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 途,方能是其门而入。"又在同书卷七"汉书叙例"条中说:"凡读 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中 国古代史内容庞杂,史料丰富,研究它更要具备一定的目录知 识。这里讲的目录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目录学知识,进而可以熟 悉研究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料以及研究中国古代史某些具 体问题时如何查找到相关的史料;在当代,其内容还应该包括研 究某些具体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即论着)目录。"史学即史料 学"这种说法大致是站得住脚的,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出发点 和立足点。

可见在研究教学中国古代史时,掌握必要的目录知识 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比如研究宋史,就应该知道最基本的 史料有《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宋史》《建 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三朝北盟会编》等,还有 CANGSANG 宋代的诏令,奏议,私史,笔记,文集,方志,谱牒,金石资料等;同 时应该清楚上述史料是单行本还是汇刻在丛书中,如何查找并 确定版本优劣,史料价值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 等是学习掌握目录知识较好的书籍。目录之学,只有在具体的教 学研究中勤翻勤查方能实际掌握,绝无终南捷径可寻。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20 世纪前期以文献考订,史实叙 述为主,后期多强调史观,均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但20 世纪末 与本世纪之初,学界可能是要彻底肃清前此"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论代史"对历史学正常发展的干扰,同时也是受国外史学流 派的影响,一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经济,社会史,在研究上多有重 视宏观轻视微观的倾向。笔者认为,政治史永远是中国古代史研 究的主体,微观研究永远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础。离开精确微 观的宏观研究是靠不住的,离开政治史的经济社会史研究无法 实现历史学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过去多是强调基础,强调基本功的 训练。l:L~n 党史研究专家张静如先生曾谦称自己年轻时古文和 外语功底不行就没敢钻研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而是致力于中 国近现代史,后来专门从事党史研究。同样也是强调基本功。现 今,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中强调基础,基本功,掌握基本工 具,基本方法仍旧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因此,邓广铭先生50 年前 颇有远见提出的"四把钥匙"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中重申和提倡"四把钥匙"的运用仍然 具有较强的科学实用性。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和落 实这四种基本工具,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历史问题和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初步的历史研究能力;历史学工作者 在具体研究中充分利用这四把钥匙,可以打下扎实的研究基础, 进而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创造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1999。 【2]xl~广铭。邓广铭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裕民。宋史考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张希清等。宋朝典章制度【f 州。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仝建平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樊誉) ||Ill。一。 |,仓尊光盘Il 作老版面袭岳免爱提供作着爻革统计资游l作着可通过豫莅单住设立昀奇国尊朱 人在《光盘版》和中国知网"(ch@ehh0umaLmcn)上发表文献的被引用情况毒本单位味设中国期刊学术文献检索咨询

上一篇: 【4.0】盘点目前所有角色的固有天赋(已更新)
下一篇: ​在自然中探索雕塑的艺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